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十年小说创作 ,新人辈出 ,流派纷陈。但其发展线索并不难把握 :首先 ,“先锋派”以其回归语言本体的崭新风貌登上创作舞台 ,但是 ,这种形式主义的文章在中国缺乏读者 ,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随之而起的 ,是各种“新字号”流派的兴起 ,力图吸收“先锋派”的写作经验 ,又试图为传统现实主义的读者所激赏。在经历了这一转折之后 ,文坛又向现实主义复归。这种形式主义是对以前各种创作风格的超越 ,关注生活、充满理想是它的最大特点 ,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又使远离文学的读者重新关注小说。这种与现实主义传统有着深刻历史继承性的小说 ,对读者来说 ,堪称“似曾相识燕归来。”  相似文献   

2.
一《春香传》是朝鲜最优秀的古典名著之一。由于小说《春香传》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思想和高度的现实主义艺术力量,在朝鲜古典文学中,它不仅是读者最多的一部作品,而且,介绍到世界各国以后,深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小说《春香传》是和朝鲜其他的古典名著《沈清传》、《兴夫传》、《蔷花红莲传》等  相似文献   

3.
论《金瓶梅》的近代现实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中国小说史上,近代现实主义的曙光是由谁升起的?在跨向近代现实主义方面,究竟是哪一部分小说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成为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对某个作家作品的历史评价,而且涉及到对中国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的正确认识。(一) 我认为,在中国小说史上,近代现实主义的曙光,是由明代中叶后的笑笑生升起的,他的《金瓶梅》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这主要是由于笑笑生的《金瓶梅》和它以前的小说有许多显然不同的新的特色,反映了从古典现实主义跨向近代现实  相似文献   

4.
乡土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现实主义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它的意义在于推进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并提高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水准,为新文学迈向民族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写实小说创作是在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中形成的,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学在特定的时期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然而,新写实小说创作在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又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它的创作观念与法国的新小说派甚为相似,在创作的手法中,又汲取了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一些艺术技巧,使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迥异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在显示了现实主义的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坛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在世时,英国读者,上自公王贵人,下至厨娘无不爱读他的小说。在非英语国家,狄更斯的小说也赢得了最广大的读者的喜爱。即使在现代主义浪潮席卷西方文坛的本世纪,狄更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古典小说家之一。狄更斯小说的魅力是什么?高尔基说得好:“在伟大的艺术家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象是结合在一起的。”狄更斯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狄更斯的创作方法的特点便在于他把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198 7年几乎与“先锋小说”同步在当代文坛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小说创作潮流即“新写实小说” ,还有人将其称为“后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小说派”等。面对这股小说潮流有评论者说它是现实主义 ,有人说它是现代主义 ,还有人说它是自然主义 ,说法众多 ,不一而足。新写实小说虽有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诸多方面的“新”的特性 ,但从大的范畴上看它仍是属于现实主义的 ,它的“新”只是现实主义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掘墓人的女儿》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关于犹太人雅各布一家在经历大屠杀后逃亡的过程中身份探寻的一部备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丽贝卡,掘墓人雅各布的女儿。欧茨是美国女性作家中最善于用暴力因素创作的,暴力描写原属于哥特主义的特点,在欧茨笔下的暴力却不仅仅体现血腥、黑暗,欧茨试图通过暴力描写给读者展现一种历史现实,巧妙地将哥特主义的写作方式与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融合在一起来帮助她表达她所想展现给读者的宗旨。整篇小说以哥特现实主义的写作特色来带领读者探寻犹太人的身份抉择,将哥特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效融合,既体现血腥暴力,又让人反思犹太人在经历大屠杀以后的生活困境及身份抉择过程,更有效地呈现给读者当时犹太人在美国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库普林的小说笔法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他是20世纪初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亚玛》与古今中外相同题材文学作品相比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本文试对库普林和他的小说《亚玛》的文学特色做一个略作评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初福克纳的小说首次被译介以来,国内读者就和福克纳结下了不解之缘。近百年来,福克纳的小说被不断翻译和反复解读,但不同年代读者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他们先后把福克纳看作悲观的现实主义作家、反战反帝的政治进步作家、意识流派代表作家、书写人类时代状况的现实主义作家、现代派作家,甚至认为福克纳小说具有后现代主义因素。这种变化,不仅折射了中国历史语境和文学观念的历史转型,而且显示出经典文本蕴藏着丰厚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1.
王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引领者,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性。他的小说以关注现实、介入生活见长,他通过人物命运与情节发展的辩证性构述实现了小说对人生、对社会的反思,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贯通着一种批判意识,这也是王蒙以文学反思历史、探讨文化的重要方式。对现实的关注、辩证法的运用以及带有自省意味的批判性,构成了王蒙创作中现实主义品性的三个重要维度。王蒙的文学创作,将现实主义品性与故事情节、人物的表现完满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成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典范。在新的历史发展语境下,王蒙文学创作内蕴着的现实主义品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至为宝贵的经验,探讨其创作中一系列现实主义问题对于丰富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当代文坛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小说即新写实小说。它有明显的写实成分却称为“新”,它与“旧”的现实主义小说有哪些不同,本文将以传统现实主义作为参照系凸现新写实小说的特点即“新”的内容所在。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佳作。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使之在国外评论界享有盛誉,被认为是本世纪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是现代中国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它的成绩是多方而的,本文仪就其心理刻划,作一粗浅探讨。一《围城》素有“新儒林外史”之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大量的诗词插入,这是世界文苑中的奇特现象。究其妙用有三:其一,古典小说在其产生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其文化地位难以与正宗的诗歌相匹敌。小说家们为了提高作品的档次,往往在故事情节中插入一定数量的诗词,这样,可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对小说的看法,把小说与诗词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至于将小说当作另类来看待。其二,插入一定数量的诗与词,可以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以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古典小说中插入的诗词,一般都是在故事情节比较精彩的地方或小说中比较关键的地方出现。精美诗词的插入,丰富了小说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主潮",对新文学起着推进或制约的作用。本文在新世纪文学的背景与视野下进行文本分析,认为反腐小说表面的现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部的现实主义追求,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而底层小说也因自身命名的争议以及知识分子如何表达底层、采取什么叙事态度表达底层等问题的提出,使得现实主义叙事的广度与深度受到削弱。只有分析与反思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困境,才能获得真正具有独立意识、真正写"现实"而非理想化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6.
《马丁·伊登》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其半自传体小说。小说讲述了年轻水手马丁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贫穷走向成功,最终产生幻觉投海自尽的故事。本文基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两方面探讨这部小说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7.
《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小说的取材,详实、精确的背景描写,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主人公具体、详实的行动描写以及小说的语言特色等。探索《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关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不仅以其成功的人物塑造闻名于世,而且其全新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以其激动人心的力量震撼读者,这种震撼源于悬念手法的运用。本文分析其小说在故事情节方面如何制造悬念,以达到征服读者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三侠五义》是一部读者喜闻乐见的清代公案侠义小说。它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高潮迭起,人物众多,头绪繁杂,文中运用趁窝和泥、穿针引线等叙事技巧及部分采用限知视角叙事使故事叙述得张弛有致,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20.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全景式地描写了当代中国从1957年至1985年间纷繁复杂的城乡生活,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的人物形象,在结构的营造、情节的推进、艺术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内在特质,也是路遥有意识创作具有史诗性风范作品的积极探索。《平凡的世界》在读者市场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但在学院派编写的文学史中却遭到了冷遇。它的成功与缺憾也折射出新时期现实主义史诗性创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