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效率与公平是证券市场的两个基本范畴。政府是否应该基于公平的理念干预市场、对投资者提供全面和足够的保护 ,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讨论了理论界对政府干预和监管的不同理论 ,指出对投资者进行有效和平等的保护是一个追求公平理念的政府的份内职责 ,是政府监管的伦理基础。在此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投资者保护的具体内容 ,从反欺诈、反歧视待遇、社会救济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对投资者保护给予了全面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金业快速发展,QF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新的投资机构纷纷入市,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最终将决定证券市场的走势.  相似文献   

3.
试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的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外成熟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实践的剖析,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并结合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和参与公司治理现状,阐释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公司治理的现实意义,同时就我国机构投资者如何参与公司治理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机构投资者在过去十几年规模和数量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没有定论.通过考察2006-201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股价同步性偏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股票股价同步性更低,而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增加却未能降低股价同步性.机构持股和机构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和对不同规模的股票影响不尽相同,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托、养老基金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有利于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提高市场效率,应在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改善机构投资者结构并优化基金经理业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后市场结构的变动进行博弈分析,建立了QFII与本地机构投资者(DII)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对QFII、DII、PI(个人投资者)和证券交易所(SE)任意两者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QFII拥有对股市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信息掌握程度及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QFII将成为证券市场的主导力量,并引导市场投资理念由外生导向的资金驱动型转向内生导向的价值驱动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市场有效性理论,说明了证券市场效率的含义,分析了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措施:1.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2.解决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3.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投资主体机构化;4.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和投资需求,减少市场投机;5.强化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证券市场的“内在效率”  相似文献   

7.
投资主体机构化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可利用赫芬达尔指数构建一个新的机构投资者竞争度指标,并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竞争程度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基于2003--2011年的沪深两市数据,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竞争越激烈,市场信息效率越高,这体现在如下方面:股价行为更接近随机游走;股票高频买卖价差更小;公司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程度明显降低。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清晰的政策含义,即我国监管部门应该大力推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通过理性投资者对信息的竞争和利用,使得市场价格更充分吸收市场信息,从而使得信息效率与定价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存在诸多争论,但立论依据和角度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外部治理观点和稳定股市观点.本文借鉴青木昌彦的分析框架和考虑到国外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方式转变,结合我国的现实约束,提出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内部治理中相对外部治理更能发挥作用,监管部门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9.
新兴资本市场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异质分歧,传统行为金融理论并没有结合两者对IPO抑价进行深入研究。文章结合信息不对称和行为金融理论,构建投资者可观测性异质和私人信息结构下的IPO定价、抑价模型,分析了可观测性异质、私人信息结构与IPO抑价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投资者之间可观测性异质越大,IPO抑价越高;机构投资者私人信息对IPO定价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散户投资者是否拥有私人信息对IPO抑价影响不大,即机构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IPO抑价越低,散户投资者则无影响;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IPO抑价还与投资者风险规避系数、配售比例和发行规模正相关,与机构投资者数量负相关。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能解释中国IPO"异象",也能为中国证券市场下一步市场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QFⅡ制度是新兴资本市场实现对外开放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引入QFⅡ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博弈结构,对我国对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盈利模式乃至投资者行为都会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和改变,从而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由资金驱动型向价值驱动型的转化,加速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是在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而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存在用户需求观和投资者保护观两种争论。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投资者,保护投资者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投资者保护问题源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度会影响投资者保护水平。投资者保护不仅受到所披露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影响,而且受到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质量的影响。所以,用户需求观难以满足我国现实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目标应该选择投资者保护观。  相似文献   

12.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则成为实际研究中的重难点。考虑到以往使用单个指标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容易导致代理有偏和信息不足等问题,抛弃单指标度量方法而选用多维度指标来,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第一只上证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并在该指数的基础上考察了投资情绪指数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造AH股市场综合情绪指数,再运用条件贝塔参数随着投资者情绪和公司特征值变化的两阶段条件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投资者情绪的条件定价模型,AH股定价的规模效应变得不显著,A股定价的B/M效应显著性明显下降,因此投资者情绪可以帮助定价模型捕捉股票定价异象,但A股定价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程度强于H股,不同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影响程度差异是导致AH股双重上市公司同股不同价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期货市场中小交易者保护与政府介入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货市场中小交易者是否需要监管方式给予附加的保护,政府监管当局介入中小交易者保护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研究得出通过市场的方式并不能给中小交易者提供足够的保护,交易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只有不完全激励保护中小交易者。政府监管介入应当考虑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在交易所激励充分的领域政府监管当局不应当介入,在交易所激励不充分的领域政府应当和交易所共同履行监管职能,通过外部监管改变交易所激励,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15.
理性与非理性: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经济行为体,从心理预期到理性预期,从理性特征到非理性特征,对投资者行为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投资者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和波动性均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一般被认为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非信息敏感"设计,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大量质量良好的资产支持证券却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获得流动性.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将投资者信心引入资产证券化流动性问题分析,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资产证券化设计所传递的积极信号能够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时,投资者就会提高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从而提升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体现在随着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增强,投资者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会出现显著的超额收益;在投资者信心大幅度丧失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会迅速枯竭,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建议在资产证券化监管与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投资者的信心,加强资产证券化相关信息的披露,合理安排对资产证券化设计创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证券市场危机的爆发是系统内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界定证券市场危机状态的临界状态,选择宏观、微观和市场三层次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证券市场危机预警模型。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证券市场危机发生的概率,及时迅捷地释放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8.
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质量、投资者的信息解释能力和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三者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披露信息质量,投资者的平均信息解释精度将提高,但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之间信息解释精度的差距将变小;投资者信息解释能力对价格变动有影响,所有投资者的平均信息解释精度越高,价格变动越小;披露的信息越接近公司的真实价值,价格反映公开披露信息的效率越高;提高信息质量,专业投资者源自信息解释能力的信息优势将减少。  相似文献   

19.
参数稳定性检验揭示了投资者关注度与市场收益间的相互影响存在结构性变化,因此,传统的基于静态影响假设的研究可能存在偏差。而对两者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投资者关注度对市场收益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但该负向效应的显著性和强度正逐步减弱。借助Hurst指数发现,正是市场有效性的增加削弱了投资者关注度对市场收益的解释能力。另一方面,市场收益对投资者关注度存在显著正向效应,但随着市场波动程度的下降,该正向效应也正在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