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本刊第六期“敦煌学研究”栏目刊发了有关敦煌文学与艺术研究的六篇文章,半年来,全国一些敦煌学研究的著名专家教授来信给我们,认为这一栏目办的好,刊发的文章有一定学术价值。现将一些来信摘登如下,也算是我们对读者的一点汇报。  相似文献   

2.
读者·作者·编者亲爱的于先生:谢谢您的书信。我为你们的研究计划感到高兴,这对被介绍到中国的法国哲学家来说,是一件幸事。您愿意评析我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动。感谢您亲切地告诉了我。在《哲学是什么?》(Qu’est-cequelaPhilosophie?)中,...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月,我们与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我省著名楚辞学者赵逵夫同志一起在本刊第五期举办了西北楚辞学者笔谈“屈原的思想和屈赋的价值”专栏,刊发文章十篇。半年来,全国许多楚辞学专家教授或给我们,或给赵先生来信,认为这次笔会办的好,办的成功,参加笔谈的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观点鲜明,现将一些来信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关山同志:好久未晤,时在念中,你自德国归来,所获必丰.读你译的R.米勒:"《论日本的社会科学》一文,(载本刊1985年第11期.——编注)选材极好,西方研究日本、关心日本比我们邻国高而深,真正应该借鉴.因外文没有汉字,所以译起来有困难,  相似文献   

5.
读者何品伟同志来信提出统一译名的问题,这是翻译界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值得重视.我们将这封信转致多年从事翻译工作的陈尧光同志,请他谈谈看法.现将这两封信一并发表,供关心统一译名的读者和翻译工作者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每一本书的出版都少不了编者、作者、读者。这三者相互联结,相互推动,结成一张沟通的网络。读者拿到一本好书,会称道编辑点子好,作者写得好,却偏偏忽视了自已在书的诞生过程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书,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产品,总是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为第一目标的。编辑计划、书稿选题、作品等,应读者需要而生;书的价值也只有通过读者和社会的检验才能体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青年信箱》深受广大青年欢迎,社会将赞美的眼光投向编辑部,然而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没有大量来自读者生活的信件,信箱必定毫无生气,再高明的编者、作者,也难于施展自己的才能。读者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它影响和推动着编者和作者的创作情绪、意向和抉择。读者作为社会一员的这种需要必然是群体性的。饱经  相似文献   

7.
《唐都学刊》编辑部:贵刊八五年第二期发表拙作《站在未来门口的人》引起文艺界的关注。今天接到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陕两分会书记处书记、常务理事、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小说创作委员会顾问,原《延河》主编董得理同志来信,特转给你们发表。董得理同志的来信,提出了当前文艺界忽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基本原理的弊病,同  相似文献   

8.
本着了解学科研究发展趋势、提高刊物学术质量、扩大学有专攻的作者队伍群的目的,《浙江学刊》编辑部于1991年8月29日借北戴河“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研讨会”机会,特邀部分读者、作者就《浙江学刊》如何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的统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现实感的统一、以及如何赢得广大读者、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支持、扩大刊物在学术界、理论界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应邀参加座谈的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赵剑英,《天津社会科学》主编尹靖、副主编张朝  相似文献   

9.
学报办起来了,这是件大事,喜事,对繁荣学术研究、促进教学,会起很大作用。今年创刊,看起来是作为内部发行,应争取明年,或明年下半年,进而公开发行,即交邮局发行为好。因既办起来,就大力办好,有声有色,有其影响。为此,希望办得有自己的特色。印刷质量(主要是纸张质量)最好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一) 编辑同志: 蒙赐《唐都学刊》。谢谢。高等学校办学报很有必要,不仅可以促进本校的教学和科研,而且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学术阵地、学术中心。山东的《齐鲁学刊》,最初也是师专办的,后来改名《破与立》时,有一批论文颇有质量,声誉大振。贵刊这几期论文大都有一定水平,而且从第一期到二、三期,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趋势。现在尚是内部发行,如公开出版,当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都学刊》2000,16(4):100-100
  相似文献   

12.
13.
文本·作者·读者——文学批评在三者间的合理游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批评中,存在着"作者中心"范式、"文本中心"范式、"读者中心"范式.在三种范式间合理游走,就像文学活动中以作品为中心一样,在文学批评中也要以文本为中心,兼顾作者和读者;在批评活动中,把作品的原典意义和解释意义区分开来,注重对作品原典意义挖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   

14.
正光阴任苒,日月如梭。史诗般的2008年不知不觉间倏忽而过,时间又翻过一页,迎来了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009年。在过去的一年,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的社会工作介入和社会工作职业考试后,社会工作界的同仁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2009,(2):8-8
光阴任苒,日月如梭。史诗般的2008年不知不觉间倏忽而过,时间又翻过一页,迎来了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009年。在过去的一年,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的社会工作介入和社会工作职业考试后,社会工作界的同仁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场大地震救援和那场社工大考几乎同时进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事实也证明社会工作在处理危难事件时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编辑先生:您好! 感谢贵刊刊发拙文《刘禹锡、柳宗元与武元衡关系论略》,贵刊“汉唐研究”栏目是一个颇具品位和特色的栏目。西安是汉唐故都,也是“汉唐研究”的重镇,此一栏目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学术环境,该栏目刊发的文章,或考订文献,或探析学理,为务实求真,言人所未言,富有启发性、创造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该栏目刊发稿件充分,因此成为汉唐研究者心目中的学术园地。刊发的文章转载率高,人大复印资料和《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常有转载或摘引,可见该栏目也是一个颇有知名度的栏目。再次感谢贵刊刊发拙稿,作为一名唐代文学的研究者,我衷心祝愿“汉唐研究”栏目越办越好,祝愿《唐都学刊》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7.
我与《天津社会保险》杂志结缘于1996年,当时,我刚刚调到社保机构工作,既是员工,又是读者,后因工作需要,又做了几年相当于执行主编的工作,让我进一步与它相知。那时没有专门的编辑机构和专业人员,杂志的编辑出版与发行只是宣传调研  相似文献   

18.
19.
编者随笔     
《社会》2002,(5)
在董乐山先生的文集《文化的误读》中有篇短文 ,题为“阿Q的革命” ,文中转述了他从事中译英工作的朋友谈的一件事 :那人将某篇杂文里“阿Q的革命”一句直译作“AhQ'srevolu tion”。译稿到了英国专家手里 ,此句被改成“therevolutioninthe  相似文献   

20.
编者随笔     
《社会》2002,(8)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中国的城乡社区正逐渐摆脱以往受国家行政权力强力控制的束缚 ,开始向社区自治转轨。随着民众对社区事务参与的深入 ,人们开始关注社区内部的权力结构问题 ,人们想知道究竟谁是社区权力的主宰?在诸如社区管理层的任命、社区公共环境的布局与重建 ,以及公共教育政策等一系重大事项上 ,谁拥有最终的决策权?社区的权力是掌握在少数社会精英的手中 ,还是分散在不同的利益团体中?这是一个颇吸引人的研究课题。早在上个世纪初 ,美国就有一批社会学家把他们的研究目光投向了社区的权力结构上 ,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还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