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散于民间的货币资金或因分散而形不成投资,或因信息闭塞而没有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或因投资环境制约等原因而闲置,没有形成资本因而也没有增殖功能,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乐山实现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就是要使这种闲置的资源转化为创造财富的资本,并在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增殖,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造富于一方人民.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和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资本市场是直接进行资本交易的市场 ,产权资本市场是实现市场化产权交易的场所 ,二者与货币市场共同构成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金融资本转变 ;产权市场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产业资本转变。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目前正赶上一个历史新机遇。  相似文献   

3.
一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对民间金融活动必然产生相应的影响。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培育形成时期,金融机制还不完善,信用手段相应落后,由此而形成了我国民间金融资产所具有的结构和融通特点。 (一)结构单调。目前我国民间金融资产除少数用于购买国库券、金融债券和股票以外,80%以上是以储蓄存款的形式存在,在我国民间金融资金中,银行存款占绝对优势。尽管当前这一比重有所变化,其主要表现在有价证券方面,然而,居民的信托投资等业务方面还有很多空白,生命保险等居民金融资产还不到一个百分点。 (二)手持现金数额庞大。现金是商品交易的媒介体,民间的现金货币大多数用于消费基金性支出,以现金充当支付手段,在金融工具、结算方式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普遍喜欢持币购物。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我国信用还相对落  相似文献   

4.
民间借贷在山西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释放民间资本、补充正规金融以及优化区域资金配置等作用。由于其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不完善、对高利润的追逐以及规范化程度低等,导致了民间借贷在山西省存在着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酝酿着高风险、单笔交易金额小资金运用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发挥资金合力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放松利率管制,加大财政支持,促使民间借贷走阳光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间借贷所存在的融资优势是:市场定位适当;效率高、期限短;信息渠道畅通,准入条件较低;对中小企业发展有推动作用。近年来民间借贷发展很快,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些问题的出现直接扰乱了金融秩序,尤其以企业为主导进行的民间借贷活动最为明显。存在的风险是:资金大规模流向房地产行业,潜在威胁大;大规模融资易导致非法集资;高利率可能导致中小企业偿债困难。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是:将民间借贷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探讨分类法律监管模式,规范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加强公众教育,抵制非法集资;建立健全民间借贷风险监督预警机制;引导民间资本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规避投资风险。保护好民间资金市场,积极合理的引导,可以使大规模的民间借贷资金能够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小微企业民间金融支持与制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但是,不少小微企业受正规金融机构门槛的限制,只能依靠民间借贷融资寻求自身发展.我国民间资金已从剩余资本发展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在农村经济、民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如何引导民间金融发展,让民间金融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从制度上规范民间金融;拓展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优化民间金融服务的外部环境;小微企业立足自身发展是根本.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我国的金融生态体系严重扭曲和失衡,直接导致了资金这一稀缺要素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一方面,主流金融机构不能满足旺盛的民间经济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民间借贷却以非法的身份尴尬地承担着民间资金主要供给者的重责,民间金融也就有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生存空间.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统一的金融监管及政府态度的晦暗不明,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金融成野蛮生长和泛滥的状态.引导中国30万亿民间资本健康地服务于经济实体,尤其是既有的4000多万小微企业,不仅是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更是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包容性的、可持续的、平衡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论宋代民间资本的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劳动力要素的常见动向是弃本趋末,资本要素则主要是从工商业流向土地、高利贷,或滞留在商业流通领域,较少转化为手工业生产资本。民间资本的这个流动特点,是资本自身的运动规律和封建政府干预的结果。宋代民间资本流向的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整个中国封建经济史。  相似文献   

9.
2014年5月11日,大庆市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在肇源县揭牌,该中心充分借鉴温州、泉州金融改革模式,结合区域特色,是东北三省首家集交易登记、备案、中介撮合、公正和融资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借贷服务平台。大庆市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在引导民间资金合法有序进入实体经济,动态掌握民间资金流向和流量,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间借贷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爽 《理论界》2011,(10):54-5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业主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银行机构信贷的融资门槛较高,手续较复杂,审批程序较长,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从商业银行机构借贷的成本比较大,而民间借贷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民间借贷活动日益活跃起来,为地方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撑。但是由于我国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监管,民间借贷过程中出现一些借贷不规范、借贷资金用途违法等现象。因此,加强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探索规范化的民间借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下半年以来,温州等地出现的企业主"跑路"事件逐渐演变成一种风潮,并引起各界对于民间借贷问题的极大关注.曾几何时,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地,温州的发展极大地受益于民间借贷这种传统非正规的资金融通形式,可以说,民间借贷在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是不可持续的,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是促进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江苏民间投资资本所有者缺少投资渠道和企业缺少发展资金的现象并存.江苏民间投资不振的制度根源在于:投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投融资体系不健全,以及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建立健全民间投资的市场体系是促进民间投资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促进民间投资还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3.
民间借贷的活跃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淑娟 《学术论坛》2006,(5):111-115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值关键之秋,而民间借贷市场亦十分活跃,二者都是主要服务于广大农村的资金融通.文章就当前农信社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分析民间借贷活跃的因由入手,探讨其对农信社改革的某些启示扩大信用社浮动利率改革,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吸引民间资金入股,简化信贷程序,降低贷款门槛;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改革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文化建设形势难以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迫切需要探索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传统民间文化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根基.从中国民间传统的特质来看,持中贵和的思想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间传统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专业工作人员不足的困境,便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可以减轻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资金压力.  相似文献   

15.
浅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但在民间金融中大量存在的违法现象,导致金融市场潜在着巨大的风险。建议在建立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的基础上,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规范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16.
近代广西民间典当业的开设资本主要是股东集资,公私人存款成为典当营业的流动资金.典当与商店联系密切,二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来自商店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典当资金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适时适度放开民间金融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我国金融制度的不足,导致大量民间资金闲置而中小企业融资却非常困难,促动了民间金融制度的自发产生.这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内生于中国体制外经济的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的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民间金融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撑,却至今没有取得合法地位,极大地限制了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应该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适时适度放开民间金融,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娟 《理论界》2005,(4):42-43
我国当前内需不足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充分利用民间充裕的资金,加速启动民间投资是解决内需不足的明智选择。加速启动民间投资,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做出新贡献,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创造众多岗位。为此应采取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律制度、调整市场准入政策、加大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减税方案等,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民间金融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对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发挥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其不规范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是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支撑,能有效促进我国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多层次发展极的建立.民间金融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对接,既符合金融制度的变迁规律,也能扩大地方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更好地满足当地金融需求.民问资金进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应开拓多种创新途径,引导民间资金进入诸如信托、典当、保险、担保、租赁等地方性非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地方金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民间立场成为一些知识分子思考、写作的自觉选择,涌现出不少有价值、有影响的作品.因此,就出现了一批被称作"民间知识分子"的群体.转型时期的中国,曾经丧失的民间社会正在发育,民间学术犹如一股清泉,汩汩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