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石 《职业》2010,(13)
关于蚁族的争论仍在持续.唐家岭等蚁族群居地的拆迁改造,引发了蚁族该向何处迁移、是否回二三线城市等一系列的新问题.有的大学生甚至担忧自己的前途,害怕自己成为蚁族.面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国家已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每年有近六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这么多大学生都成为社会精英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毕业生将成为普通劳动者.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毕业生“啃老族”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已经习得较丰富的知识,有一技之长并获得被社会公认的学历文凭,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害怕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转而退出就业或处于游动就业状态,部分或全部依赖父母,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此乃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畸形现象,对于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毕业生自己都是十分有害的。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研究这类群体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其产生的根源和危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一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3.
黄瑛 《社会学》2007,(3):62-64
“啃老族”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啃老族”的出现,有三大原因:一是观念上的,中国的父母觉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让年轻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第二,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生活成本急剧攀升,客观上形成了他们向父母和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第三,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没有显著提高。帮助“啃老族”走出人生误区。一是要抓思想教育,教育年轻一代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尽快走出及时行乐的“游戏时空”;二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啃老族”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4.
《职业》2010,(10)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5.
《职业》2010,(4):71-71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刘晗 《职业》2010,(10)
短短几个月内,一个被冠以蚁族的群体现身浪尖风口,引起了整个新闻界、社会各界乃至两会的关注.一时间,谈蚁色变.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一位极其年轻的80后学者、社会学家,现在他已是社会上公认的成功人士、社会精英.  相似文献   

7.
金瑞莲 《职业时空》2008,4(10):162-16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加之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摩擦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思路和办法,多渠道共同努力,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磊 《职业》2013,(4):20-21
二三线城市、中小企业机会更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可以通过几个数据的分享来说明。首先,从就业预期上,63%的毕业生希望在北上广工作,30%的毕业生希望进入国企,而实际上国企能够解决的就业非常有限,而二三线城市、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则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  相似文献   

9.
林海峰 《职业》2011,(8):18-19
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包分包揽"向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转变。这一历史性变化,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多大学深造机会。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如何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     
5.5倍 ——我国大学扩招后,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剧。1980~1985年出生的人当中,城市人上大学的机会是农村人的5.5倍。这意味着,13个大学生中,11个来自城市,只有2个来自农村,而在1975~1979年出生的人中,这一数字为3.4倍。  相似文献   

12.
蔡小葵 《职业》2012,(22):131-13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加剧了国内就业的竞争。如何引导高职毕业生树立科学、健康、实际可行的择业观,在就业中理智择业成为了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魏建新  刘敏杰 《职业》2011,(17):79-81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处处面临着竞争和挑战,这给当代大学毕业生带来了空前的就业压力,贫困大学生也不例外。贫困生有着较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在求职过程中常常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就业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种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14.
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绳发  丁义国 《职业时空》2008,4(2):127-128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就业需求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压力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为了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安康学院紧密围绕着“一个中心(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两个基本点(正确的就业观念、广阔的就业市场)”的目标,实施“走出去”的积极就业方针,“立足省内,面向西部和基层市场,建立稳定的东南沿海就业基地”的大学生就业战略思路,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总量上大大增加,2009年普通高等院校计划招生629万人.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使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增加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大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企业技术日趋密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从理论上说,目前的学校招生人数与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增加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学林 《职业时空》2005,(14):18-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找个理想的工作更难,有的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找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二是在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许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却得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培养精英逐步向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转变,这种转变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2004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达360万,比2003年增长46%。毕业生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导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与难点。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导致社会总体需求并没有成倍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