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利率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对抑制通货膨胀有一定作用,而外汇占款成为我国流动性过剩乃至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货币政策应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一国经济的发展中出现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黄金往往被投资者当做避风港,不过,不同的经济体在发生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时,黄金所呈现出的避险属性不同。另外,某些时期通胀预期对金价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之本,它不仅关系到单个银行的存亡,更牵连着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而流动性过剩更是被视为导致潜在通货膨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愈演愈烈,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加大、超额准备金攀升、金融市场利率走低等。笔者通过对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的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戴根有1994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很快。到年末国家现汇结存达516.2亿美元,比年初的212亿美元增长1.4倍。在高通货膨胀背景下,国家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引起了境内外的普遍议论。境外一种有影响的提法认为,1994年中国的高通货...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货膨胀,美元走势,地缘关系等都对黄金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世界黄金开采成本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前景扑朔迷离,更加剧黄金价格的波动性。本文主要简述黄金价格影响因素与黄金市场投资。  相似文献   

6.
热钱作为一种流动性极强的投资资本,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美元大量贬值,人民币汇率接受层层挑战,增值预期近在咫尺的大背景下,大量流入中国。房产被打压后、农产品价格如跳房子搬猛涨逮跌,国家经济遭受打击,因宋经济政策受到挑战。国家忽需对这批热钱加以监管,控制,用以稳定我国的经济秩序,保证我国经济的铯定发展、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谨从热钱的特征及危害出发分析,抛砖引玉,以探求监控热钱,稳定物价的实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通货膨胀预警:构架与实证顾海兵通货膨胀是困扰我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1993年开始,我国通货膨胀又趋严重,并在1994年达到历史最高值。严重的通胀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焦点。本文试就我国通货膨胀的预警研究作初步探讨。一.中国通货...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投资与经济增长--关于宏观调控背景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益于投资从而也有益于经济增长。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本文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数据围绕通货膨胀和投资、产出、过度货币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分析。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得到,投资增长是产出增长的原因,却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本文建立了通货膨胀率的ARMAX模型发现,通货膨胀率上升并不是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结果。同时本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些结论说明了,通货膨胀并不会抑制投资并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我国近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货币超发和流动性过剩等,中国未来将长时期面临物价快速上涨的考验。如何防范和缓解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当前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文章从我国近期经济现状着手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结合政府已经采取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尝试探寻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贾峻搏  董静 《决策与信息》2009,(10):127-128
黄金这个古老的硬通货曾经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就渐渐淡出了金融核心的地位。但是随着中国和印度相继增加黄金储备之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黄金储备所扮演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分析黄金储备的过去和当前的作用,以及持有的利弊,提出我国应当在权衡储备结构,以最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为原则,适当的增持黄金储备。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国内经济形势通货膨胀压力逐渐明显。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基本形势,探析当前引发通货膨胀的动力,最后就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基金灵活的申赎制度致使其容易遭受投资者赎回的压力,甚至引发流动性风险。本文以2006-2019年开放式基金持仓数据为样本,探究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对流动性风险可能采取的动态防控策略以及策略的业绩有效性。研究发现:(1)市场波动率与基金赎回压力正相关,有理由作为基金流动性风险防控的信号指标。(2)当预期市场波动上升时,基金资产组合存在流动性储备显著升高、流动性共性显著下降两种现象,符合以市场预期波动为信号的两种基金流动性风险防控策略。(3)流动性储备行为对基金业绩无显著影响,而流动性共性削减行为能够显著提升基金业绩。本文研究为基金管理者和监管部门选择合理的流动性风险防控方案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韩秀云 《领导文萃》2008,(22):131-137
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就意味着一国通货膨胀的来临。这是让我国政府、企业家和老百姓都头痛的事情。因为通货膨胀不仅让你今天的钱贬值了,还让你一生的积蓄都缩水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上,从物价上涨、CPI、PPI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并从流动性过剩,生产成本增加等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振  杨晓光 《管理评论》2007,19(12):17-23
本文采用基于VAR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和检验,数据样本为1994年到2005年的季度数据。结果显示,单位产出劳动力边际成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小,产出缺口仍然是实际边际成本的有效替代变量;理性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通货膨胀过程也表现出很强的惯性特征,这表明相对于纯前望模型,混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通货膨胀的动态过程。在混合模型中,通货膨胀惯性和预期起主导作用,而产出缺口的作用有限,说明我国控制通货膨胀应当采取循序渐进和稳定预期的策略以保持经济的平稳。此外,对混合模型参数模型的进一步计算还表明在我国约有70%左右厂商定价行为是属于后望形式的,他们的定价规则是以前一期价格和0.72倍的前一期通货膨胀之和作为当期的价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不断发生,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和世界资本市场愈加趋于不稳定,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经受极大的挑战。我国现行汇率制度被称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中有汇率浮动的机制,因此不存在稳定的汇率预期。因此,中国政府在经济决策方面必须就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何者优先的问题做出选择,对货币当局而言,必须对人民币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的稳定何者优先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这个经济现象在我国曾多次出现,而今年我国的通胀水平达到了05年以来的这波经济行情的新的历史高点,本文从此次通货膨胀的起因出发,在解释通胀现象的同时为缓解当前通胀压力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家外汇储备的政府干预有两层含义:一是被动的政府干预,主要指受制于固定汇率制的约束.一国中央银行被动地入市买卖外汇,以稳定本币汇率,其直接的负面影响是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且当本国汇率面临升值压力时,将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二是主动的政府干预,指政府调整本国外汇的规模和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目前针对外汇储备的干预目标主要是改变其规模过大、增长过快和结构过于单一的状况.2001年时我国外汇储备只有2121亿美元,到2006年底已达10663亿美元.从资产结构上看,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一直以国外证券(主要是美国国债)、存款为主要形式,以美元为主要币种,美元储备在外汇储备中占据70%左右的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19.
正金融危机产生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一些商业银行因此而倒闭。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保持流动性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产生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流动性状况入手分析流动性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保持流动性提出相关建议。后金融危机时期,在各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和救市计划后,世界市场的金融体系虽已基本稳定但还  相似文献   

20.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自2008年9月份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各自的救市方案,中国的货币政策也转为适度宽松。而这一政策以及4万亿的消费刺激计划使得市场上货币供应相对过剩。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和市场信心的逐步增强,价格上涨的潜在风险也逐步增大,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越来越高。从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通货膨胀确实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通过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了这种状况的成因,认为主要是由2008年中国实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在整个世界性通货膨胀背景下和全球性债务危机等,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决策者和大众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