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丽英  王大坤 《科学咨询》2007,(8):12-12,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而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贫困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严峻。据教育部统计,高校贫困生一般占在校生总数的15%-25%,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332万人,按20%的贫困生比例计算,当年全国就约有66万贫困毕业生。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而且关系到高校的安全、稳定甚至是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研究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成因,寻求解决此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自2013年被喻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727万人。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被社会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才供求结构失衡,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失衡,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等。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出了:优化高等教育改革,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挥政府作用,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据资料显示,我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依旧是困扰政府、社会、学生和高校的严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我国的开放性进一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这必然引起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这就要求我国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就业问题一度成为人们的焦点。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值得关注。大毕业生逐年增加竞争十分激烈: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335万,2006年达到413万,2007年增至495万,2008年高校毕业生超过559万人,2009年达到611,2010年为631万,到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660万。面对就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及日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观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据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本专科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150万毕业生,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此外,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许多企业纷纷裁员,这更使得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政府、学校、学生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自2002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显现出来。一方面,国家自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大规模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的规模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本文通过宏观层面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从教育制度改革与教育产品供给改善两个方面具体就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职业指导课程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职业指导课程在实施、效果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职业指导课改革完善的对策,使高校的职业指导课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瑞峰 《决策探索》2008,(18):50-5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因而,高校就业工作也相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但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短期促销”、“临阵磨枪”型的就业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9.
姚雁雁 《决策探索》2009,(10):65-65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日益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创高,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严重。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女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很多学者提出,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其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同时也对高校的长远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如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及广大人们群众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此,本文详细阐述了职业指导在推动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性,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国家整体就业形式、高校就业指导及贫困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能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帮助贫困生解决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据资料显示,我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依旧是困扰政府、社会、学生和高校的严重社会问题。针对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了许多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决策建议。但这  相似文献   

13.
李娜 《管理与财富》2009,(5):115-115
中国从1999年开始进行高校的扩招,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大学生就业也从最初的精英就业向大众就业转变。目前,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式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无法解决就业压力的强大冲击及就业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系列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及毕业生在内的就业体系,对就业进行调整、引导和规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且尤其是近两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劳动力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市场需求也明显加大,供需矛盾不再那么明显,但仍有很多高校毕业生无法成功就业。如何解决好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更是学校谋求生存年口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谢东明 《决策探索》2014,(24):44-44
随着各大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扩招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造成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其中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有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贫困大学生受其经济条件的限制丧失了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在就业上,也因而与好工作失之交臂。如果高昂的教育投入不能换来良好的回报,那就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2014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其就业能力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中的作用分别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目前"最难就业季"提出相应建议,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迈进,毕业人数已从2004年的280万增到2014年727万人,而就业岗位的增幅速度远不及就业人数增加的速度,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鼓励劳动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应对就业难题的基本工作方针;地方政府和高校也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8.
据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本专科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150万毕业生,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此外,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许多企业纷纷裁员,这更使得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政府、学校、学生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入手,探讨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不断提升,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847多万。受疫情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做好新时期"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需要建立一个完整体系,提高两个主体认识,搭建三个平台建设,落实四个保障机制,确保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科学、顺利开展,为更好地创建"双一流"高校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