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已有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CSR)会对员工态度、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已有研究还缺乏讨论CSR与员工态度、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机理。本研究根据组织认同理论(OI)和归因理论,通过23家企业的447份员工样本(有效回收392份)研究了CSR为什么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CSR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CSR与员工组织认同会被员工组织自豪中介的研究假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CSR Attributions)会调节CSR和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企业履行CSR有助于提高员工组织自豪,但是CSR与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却依赖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  相似文献   

2.
孙键  赵红 《管理评论》2013,(2):126-134
目前学界的研究已经从讨论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CSR)逐步转变为探讨如何履行CSR。本文从这个方向出发,在CSR评价研究以及借鉴其它学科研究的方法基础之上,创新性地提出了CSR重叠的概念。提出了以最小误判率为内核、多重比较为补充的CSR重叠测评方法架构并对CSR重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清晰的解读CSR重叠背后的因素,从而为如何履行CSR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专利授权有助于激发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实现专利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而产品质量则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针对由专利持有企业和品牌企业组成的系统,考虑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以及品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研究品牌企业产品质量决策和专利授权合同设计问题,进而分析CSR投入对各个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市场条件下,专利持有企业会策略性地设计专利授权合同形式,即选择仅包含"一次性固定授权费"或者"一次性固定授权费+版税提成"的专利授权合同;品牌企业CSR投入并不会影响专利授权合同的形式,但会提高一次性固定授权费;CSR投入会促使品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CSR投入虽然会降低品牌企业利润,但能有效提升专利持有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
从信息拥有主体和信息共享方式的视角,考虑一条由1家制造商、1家传统零售商、1家电子零售商和消费者构成的供应链,上游制造商拥有产品质量这一私人信息,并利用企业社会责任(CSR)向供应链下游纵向传递该私人信息.建立了在双渠道背景下,基于CSR这一间接信息传递方式的上游质量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完整地刻画了该模型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并利用“直观标准”选出了唯一的分离,以考察CSR在传统渠道与电子渠道共存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下传递制造商质量信息中的角色.均衡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适中的CSR水平能够(在分离均衡意义下)准确传递制造商质量信息;最低的临界CSR水平所对应的均衡是唯一满足“直观标准”的分离均衡;在满足“直观标准”的分离均衡下,一些外生因素对高质量制造商的均衡利润的影响依赖于下游渠道之间的市场竞争效应和上游通过CSR实现质量信息揭示的信息成本效应.这些结果揭示了上游企业在下游双渠道竞争性环境下利用CSR行为传递其质量信息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梁影  代华 《决策与信息》2011,(5):249-250
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CSR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对企业社会责任不同角度的研究以及CSR实现机制等方面做了较为综合的介绍,最后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SR)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销售努力问题,在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二者联合承担CSR三种模式下,分析了CSR行为对闭环供应链销售努力及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CSR分担模式下,成员企业的CSR行为不仅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提高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水平、产品销量及废旧产品回收效果,还有效的增加了制造商的社会福利、第三方及系统的总利润。当制造商或零售商单独承担CSR时,第三方及闭环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均相等且大于二者联合承担CSR时。当制造商和零售商联合承担CSR时,二者的社会福利均大于其单独承担CSR时,且主导零售商的社会福利较之制造商更大。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制造商企业社会责任(CSR)行为意识及零售商CSR投入的情形下,研究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的运作及协调问题。分析了制造商的CSR行为意识与零售商的CSR投入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以及二者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的CSR行为意识与零售商的CSR投入均有利于降低新产品批发价格、扩大新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且二者具有相互激励的作用。虽然制造商的CSR行为意识会导致自身纯利润减少,但却能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改善闭环供应链其他成员及整体的绩效。“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不仅可以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协调,还能促使制造商增强CSR行为意识、零售商提高CSR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供应链成员的社会责任(CSR)投入行为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考虑了闭环供应链中以下四种不同的CSR投入方式:(1)无CSR投入;(2)制造商投入CSR;(3)零售商投入CSR;(4)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投入CSR。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均衡决策和利润,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进行CSR投入的方式对闭环供应链决策成员和系统均最有利,而零售商投入CSR的方式优于制造商投入CSR方式。其次,以集中化决策模型的最优结果为基准,探讨了不同CSR投入方式下分散化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设计问题。结果表明:两部定价契约能有效实现CSR约束的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且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同时投入CSR决策情形,契约中制造商的议价能力最弱,零售商的议价能力最强。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模型中关键参数对闭环供应链均衡决策与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闭环供应链协调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绿色供应链,探讨了制造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零售商自有品牌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制造商CSR水平的提升,知名品牌的绿色度和市场需求量将得到提升,而自有品牌的绿色度和市场需求量则会下降;(2)制造商CSR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利润,而且当零售商采取绿色制造策略时,合理的CSR水平还能够改善制造商利润;(3)零售商创建自有品牌会降低知名品牌市场需求量、绿色度和制造商利润,甚至可能损害市场需求总量、供应链系统利润和消费者剩余,而此时制造商可以通过设置较高CSR水平来阻止零售商创建自有品牌,保障自身利润。最后,本文将模型拓展至不同的博弈情形。  相似文献   

10.
《管理评论》2009,(4):F0003-F0003
2009年4月15日下午,远东控股集团2008年度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发布会在北京腾格里塔拉酒店召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红教授应邀出席该发布会,对远东控股集团2008年度CSR报告进行展示与学术评价。同时与会的还有国务院总理外籍顾问、世界银行高级顾问Dr V.Setty Pendakur,  相似文献   

11.
王瑞  田志龙  杨文 《管理评论》2012,(8):107-117
根据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行为的四个维度即关注、信任、企业评价和购买意愿,本研究将中国消费者细分为热情型(N=205)、现实型(N=182)和精明型(N=148)三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SR对三类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存在差异。热情型消费者对企业CSR行为的购买支持主要源于内在的社会责任意识或价值观;现实型消费者在行为层面的CSR响应则主要源于经济理性(即将CSR看作企业和企业产品可靠性的信号),并且会呈现对比效应,即:在正面CSR信息的刺激下,对质量低或质量平平的产品反而会表现出更消极的购买意愿;精明型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不会考虑CSR因素。然而,不论对于何种类型的消费者群体,CSR均对消费者的企业评价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旨在为企业CSR实践提供策略性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开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企业履行不同的CSR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CSR行为方式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等问题是现有文献的研究断层。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了产品相关责任行为、慈善行为、公益实践这三种CSR行为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CSR行为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和慈善行为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提升作用显著,其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的影响作用最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慈善行为中,产品与CSR行为的匹配性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创新点在于,测量了产品相关责任、慈善行为、公益实践三种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分析了CSR行为与产品的匹配性在善因营销和捐赠行为这两种慈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不同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进行CSR决策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唐振伟 《经理人》2009,(10):142-142
企业社会责任必须跟企业的业务模式息息相关。如何构建可持续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模式?应该怎么做? 要与社区形成良性互动 李萌:什么是CSR?它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担负责任的同时,对员工、消费者、客户,对环境有一定的责任。CSR不是企业的一种品牌公关活动,它是一种管理工具、管理方法,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每个员工的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新产品和再造品差异定价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将企业社会责任(CSR)纳入研究,分别构建了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整体承担CSR、分散决策下分别由制造商与零售商单独承担CSR的两阶段闭环供应链模型,探讨了履行CSR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和闭环供应链对CSR的最佳承担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数量折扣与CSR履行成本共担的组合契约模型。研究表明:当闭环供应链成员单独承担CSR时,制造商承担的效果与零售商相比,两者各有优势,没有出现某一种承担方式的效果明显优于另一种的情形;无论制造商还是零售商,单独承担CSR的最优决策与集中决策相比均有较大差距;随着新产品与再造品竞争程度的增加,闭环供应链各成员及整体利润也随之增加;如果制造商和零售商能够按照数量折扣与CSR履行成本共担的组合契约来共同履行CSR,闭环供应链系统能够达到协调的效果,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5.
基于Baron为代表的战略CSR观点和一条由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用制造商和零售商是否被要求实施CSR行为来描述供应链中的CSR配置,分别建立求解了三种CSR配置下的三阶段非合作运作模型。相应的均衡社会业绩和经济业绩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对供应链中的CSR行为具有积极反应的条件下,由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CSR行为之间的策略性互补性导致的相互激励机制,使得“制造商和零售商各自为自己的CSR行为负责”这一CSR配置获得的经济业绩和社会业绩均较高。进一步,合作运作下的Nash讨价还价解显示,由于合作的运作方式可以克服非合作运作中存在于产品交易阶段的双重加价的问题和CSR策略性行为互动阶段的CSR行为动机不足问题,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业绩和经济业绩。这些结果一方面为解决"哪个节点企业应当对供应链整体的社会责任行为负责"这一争议提供了一个理论回应;另一方面,指出供应链中的CSR行为的管理,重点不是CSR在供应链中如何配置,而在于是否采用合作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CSR反应的产品类别差异及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六个行业1022名消费者的情境式问卷调查,将市场细分运用于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领域,从产品类型和消费者群体特征双重视角来探究消费者CSR反应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弥补了现有相关研究中缺乏产品类型比较和消费者分类的缺点.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总体而言,消费者会将正面的CSR行为转换为积极的企业评价、产品联想和购买意向,尤其是在CSR行为赢得消费者关注和信任的情况下;第二,消费者的CSR反应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销售体验产品相对于销售搜索产品和信任产品的企业更可能通过CSR实践取得消费者积极的产品联想和购买支持;第三,依据消费者CSR反应程度由强到弱,将消费者分为热情型、精明型和现实型,三类消费者群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分布各有侧重;第四,不同消费者群体对不同产品类别CSR信息的反应是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CSR)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内在动机,将企业的CSR行为划分为强制性、回应性、战略性和利他性4种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比较总结,认为CSR行为在本质上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决策,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并与之协同演进。由此,首次将战略管理中的协同演进观引入CSR研究,建立起CSR行为战略与组织绩效相互作用的协同演进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刘珊  陈东彦  姚锋敏 《管理评论》2022,(10):245-257
从供应链成员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SR)投入角度出发,在集中与分散两种决策模式下分别构建了无CSR投入、制造商CSR投入及零售商CSR投入时的六种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供应链成员的CSR投入及回收竞争对不同决策模型下企业均衡策略及利润的影响;然后,以制造商CSR投入的情形为例,探讨了多种协调策略的可行性问题。研究发现,首先,新产品零售价格、废旧产品回收率及供应链成员与系统总利润均与CSR投入呈正相关,与回收竞争程度呈负相关;其次,从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较之制造商CSR投入,在零售商的投入模式下更有利;最后,通过验证不同协调契为的有效性表明,基于成本共担的价格契约不能同时改善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故不能实施;而基于收益共享或带有固定补偿的价格契约可同时实现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从理念到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Cotporat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问题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了"CSR 运动",对CSR理念的倡导无处不在.反观国内,2006年苏丹红、红心鸭蛋等一系列事件的相继曝光,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或服务这一CSR最基本底线.由此,CSR成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生代“自我”特质的两种不同表现,为了探求新生代董事对企业社会责任(CSR)产生的影响,从制度抗拒视角出发,提出新生代董事与公司CSR绩效之间关系的竞争性假设,据此探讨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的调节作用。以我国2009~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司的CSR绩效受到董事会成员代际结构差异的影响,即新生代董事(相比较非新生代)导致了公司较低的CSR绩效;同时,新生代董事对公司CSR绩效的抑制作用在舆论压力下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