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东亚 《决策探索》2010,(19):42-42
福布斯中文版日前首度发布"中国家族企业调查",调查对象是沪深两地证券市场305家上市企业,调查发现,"中国民营企业远未达到‘富过三代’、‘家业长青’。目前中国家族企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向现代家族企业演进"。"富一代"还未完全退出,"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反腐进入"深水区"》的文章,锋芒直指"隐性腐败",这预示着中国反腐将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羞答答的"隐性腐败"开刀。"深"意味着深不可测,"水"意味着水中捞月,"区"意味着区域广泛,这是笔者所理解的什么叫反腐的"深水区"。  相似文献   

3.
秦德君 《领导文萃》2011,(11):38-39
领导干部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领导",一种是"小领导"。这里说的"大"和"小",并不以之为高低论,有的人职位高,却是"小领导",有的人职位低,却是"大领导"。大领导是"调控型"领导,小领导是"工匠型"领导。大领导应付裕如,"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小领导急不可耐,总是忙。大领导忙大事、忙职分事,忙得其所;小领导凡事忙,分内分外都忙。  相似文献   

4.
余晶 《决策》2014,(5):89-89
"文贿",顾名思义叫"以文行贿",较之金钱等传统贿赂方式,隐藏更深、界定更难,是整治、打击的盲点、难点。"文贿"既是文风病、也是作风病,更是"四风"的病灶,必须刨根问底,深入整治。 "先进"现象。评比表彰本是为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但有些地方,评比泛滥,"先进"扎堆。有的评比表彰不是按贡献大小、业绩好坏"论英雄",而是个别领导拉拢人情、照顾感情的"好法子";有的借机受贿捞钱,谁有钱、有能量,谁就能买到"先进"。  相似文献   

5.
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一大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受到了隆重表彰。但有少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如何创先争优上,存在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讲起成绩来"星光闪闪",谈起不足来"星星点点",甚至故意夸大成绩,掩盖不足;有的把工作精力和重心放在争取评先指标上,甚至在划票测评时请吃请喝,暗拉"统一战线";更有甚者,以己之长击人之短,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如此创先争优,后果实在堪忧。  相似文献   

6.
解玺璋 《决策探索》2010,(21):84-85
这些年来,作家们几乎是在集体上演一场"胜利大逃亡",逃离现场,逃离现实,放弃作家的历史责任、社会关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这时,如果我们将诺奖看作一面镜子的话,那么,它一定照出了中国作家"皮袍下的小来",照出他们的小情调、小情感、小历史、小时代,照出他们的委琐与没落。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镇化的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话题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城中村蜕变城中城"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聚焦"城中村改造",让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念及那些年的城中村记忆。事实上,一个村成为一座城,是大事,更是好事!  相似文献   

8.
冯春久 《决策探索》2014,(19):12-16
拥挤不堪的交通、人满为患的景区、堆积成山的垃圾……"黄金周"变成"黄金粥",对休假的渴盼,对现实的无奈,几多欢喜几多忧,"中国式休假"让人欲说还休。  相似文献   

9.
薛万博 《领导文萃》2011,(11):29-32
近几年,因官员"非同凡响"的雷人语录而引发舆论风波的"说话门"事件层出不穷。两年前,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实施的民意调查中,针对中国官员的"说话问题",有63.7%的人希望官员能"少打官腔";有57.1%的人希望官员"不要想当然地"信口开河;有68.8%的人希望官员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不要互相推诿";有91.8%的人则强烈希望官员少说众所周知而又了无新意的套话、空话。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西部曾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的经济中心。秦汉时期,"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唐朝前期,仍然是"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西。"唐代中叶之后,西部发展开始滞后,边缘化为"野营万里无城郭,  相似文献   

11.
李兵 《决策》2014,(6):I0004-I0005
正当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心聚力、革故鼎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兰考,调研群众路线教育,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时代肖像",始终葆有"五心",全力践行"三严三实",争做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2.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文章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提出了思想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教育方法上实现"四个结合";教育内容上实现"五个强化"的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作为高校"第一学科"。建设"第一学科",需要强化学科责任意识,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苦练内功做出成效。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党员干部应通过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五好干部",努力成为"好干部、好作为、好作风"活动的践行者。首先,要有加快发展、造福一方的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公子"和"衙内"在中国古代社会,一般用来指官宦子弟。平头百姓之间说客套话,尊称对方的儿子为"公子",那是当不了真的。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公子"一词含褒义,至少是中性词。而“衙内”,贬义味道十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新时期做好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几点感想和思考.指出要理顺离退体工作机制,确保渠道畅通;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动真情办实事;积极创造条件,服务"老有所为";认真组织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大胆开拓创新,以开创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1986年,国家首次划出273个国家贫困县;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个名单扩大为592个;2001年,国家的所有扶贫政策文件中不再出现"贫困县"和"贫困村"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重点村";  相似文献   

18.
郭菲 《决策》2014,(5):74-75
茂名PX事件让"邻避"这个词再次引起关注,所谓"邻避",就是在城市化推进和城市建设中,居民反对某些市政设施建设和土地利用的现象。近年来,由于市政设施建造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趋频繁。纵观国外历史,"邻避"现象几乎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而同时出现的。  相似文献   

19.
崔鹏 《决策探索》2010,(21):11-11
这些天,"民富"成了热词。十七届五中全会传递出明确信号,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未来5年的重中之重,这意味着要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强民富。  相似文献   

20.
偶读胡适传记,对其中一则名言感悟颇深:"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毕生倡导的都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而上面这句话,已超出了"治学"的范畴,既鼓励我们要"多疑",还告诫了我们必须要"善疑",是他怀疑主义思想的一个辩证的体现,不仅深有哲理,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