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培养法治思维能力是领导工作转型的迫切需要,它应以渊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然后形成法律精神,再在实践中养成用法律精神来思考的习惯,再进化为对法律的信仰,最后上升为一种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一、知而后觉,用学习培育法律精神渊博的法律知识是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大众对法治的信仰和践行,是法治中国的基础条件,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撑。要让法律成为人民的信仰,至少需要三条。本文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布穷 《决策与信息》2013,(11):75-75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奈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的培养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庞萌苗 《决策探索》2010,(12):61-62
受到信仰,是法律的生命,法律信仰又是法治的生命。要理解法律信仰在我国的作用,就应首先弄清楚法律信仰在我国的真正含义。而理论界关于信仰论和批判论这两大阵营的根本分歧,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对法律信仰的含义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则要看全民守法的情况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守法意识、法治精神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法治的文化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11,(11):20-21
要让法律切实得到施行.让法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的法治观念、培植法治文化是关键。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良好运行不仅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也需要相应的法治文化、法律精神来配套。因此.进行法治建设不仅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基层领导作为我国干部中的重要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推动者,因而必须培养自身的法律信仰意识。针对基层法律工具主义没有纠正,法治文化缺失,权力本位思想没有消除,法治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培育基层领导的法律信仰意识,应从提升法治意识、打破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借助宣誓仪式、强化制度体制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法治价值观,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培育现代诚信观念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宗教》一书是美国学者伯尔曼教授的著作.这本书不仅讨论了法律与宗教的复杂关系,而且在分析了法律与信仰之间的联系.本文试图从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一书入手,指出其所倡导的法律的信仰问题在我国当今推进法治的进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从理论上对法律如何信仰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是推动党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具备一定的法治精神并在实践中体现为法治能力,是引领带动全体人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推进法治建设的动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法治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法治思维、法治能力上,而公共权力的滥用、遴选与归责机制的弊端、不良风气等问题是造成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及能力缺失的主因。因此,应当明确权法关系,切实将权力关进法律之笼;强化党内政策法规学习,自觉慎用权力;尊重契约精神,明确责任归属;运用法治思维,破解执政难题,在实践中践行法治精神,通过法治精神培育和法治能力建设促进领导干部自觉慎用权力,自觉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12.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则要看全民守法的情况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从社会有机体的视角看,除了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净化政治生态至少还包括以下三个重要环节。夯实法治信仰。夯实法治信仰,就是将法治理念浸润于心、见诸行动,将法治思维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法律作为处理问题的基本工具,而不是靠"闹"和"访"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培育现代诚信观念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伦理基础。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使得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有了一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如何培养具有法律信仰的公民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中国人民在传统的人治社会生存数千年,法律权威一直服从于行政权力,因此当下的中国公民如何能感受到法治社会的优越之处,就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其中法律素质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重点分析高校中的法律教育,主要提出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6.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宪法得到尊重并有效实施,人民当家做主才有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顺利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要求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还要依赖人民对宪法法律真诚信仰的树立和法治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突出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充分展示了新的法治理念、法治价值和法治方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真诚信仰法治,坚守法律底线,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哲  相似文献   

18.
叶子 《咨询与决策》2013,(12):22-23
武汉市洪山区斥资在梨园街新嘉源社区建立了“法治洪山、幸福家园”为主题的法治文化浮雕园,以法治教育为内容,以文化形式为载体,将法治人物、法治典故、中外法治知识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浮雕艺术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浮雕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9.
《咨询与决策》2013,(12):12-13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的重要节点,是开展全民普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每年确定的主题,采用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权威。“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也逐步成为全民学法、用法、依法维权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0.
社论社评     
作为法律事实的判断者和利益裁量者,法官无疑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牵扯与压力。这是当代法律人无可逃避的重负,更提醒着司法人员,公堂内外,能不慎乎?2013年8月7日《法官形象关涉“法治信仰”》人民时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