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家访是指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一种活动。它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访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家访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以往教师的家访工作是传统方式由教师直接到学生家与家长进行沟通,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家访工作一度出现淡化,对于学生的教育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在新的时期下,为更好地教育好学生,教师应强化家访意识,采取传统式家访与现代式家访相结合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并结合时代特点,逐步改变工作方法,使家访工作取得实效。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就新时期对学生进行家访的必要性谈点粗浅见解,以讨教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2.
林玲 《管理科学文摘》2011,(21):153-153
开放教育改变了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各司其职。开放教育不仅是对学习者提出了挑战,更是对从事开放教育教师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开放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钟益 《科学咨询》2009,(19):43-43
古代诗歌鉴赏是新课改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去鉴赏古代诗歌,不少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并没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不会鉴赏或答题抓不住要领,或认识肤浅或表达不清。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在这个方面缺乏必要的积累和训练;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给学生一把打开古诗鉴赏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最主要的就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以现代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学生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要做到少教多学,教师必须要“少讲”,并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引导学生“多悟”,这是教学智慧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图是机制专业、机电专业、数控加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数控加工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高职教育要体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模块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合理使用,可以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陈萍 《科学咨询》2007,(12):8-9
普通话教学与其他教学比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本文对于任何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合作反思,提高普通话教学效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确立了一套普通话合作反思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益才 《科学咨询》2007,(16):22-22
语文学习是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学习,是学生基础素质与发展素质相结合的重要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是学生精神生活的有否丰富内容的基础性学习。新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依据新课标要求必须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教学前首先要弄清并把握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内涵,在人文基础上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才能更有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为此,科学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立足于人文性设计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教学环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资源,以教师的多形式教学支持服务为支撑的教学环境。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主要职能由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设计、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为主,教师的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指导学习方法为主。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有效学习的学生行为,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具体体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好坏反应了教师教学的成果。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创新意识,改变了以书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一线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教学策略。本文探讨了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应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中等职校学生入学成绩一般都较差,数、理成绩都及格者几乎是凤毛麟角,对于跟数理基础知识联系紧密的《电工基础》,其教学难度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作为一名电子专业教师,我认为应以备好课为前提,在进行理论课教学时,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入手。在进行实训课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真正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引导了学生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感。最后,我认为应改变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以学生综合能力为评价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任丛均 《科学咨询》2009,(12):58-5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现代小学数学要走向生活,走向学生素质的发展,首先需要数学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出发点。为此,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营销的心态开展情境教学,首先必须以“全面营销的观念”来看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就是推销员,学生好似消费者,教师要善于并乐于挖掘学生的“需求点”,有计划地制造“情境教学”这个营销平台,以丰富的形式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具体而言,可以在接触、体验、植入等几个阶段通过情感接近、情境创设、案例穿引等手法去实践。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师在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主体”的原则,这一原则还是在现代新课程标准基本设计理念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我们的施教理念就必须跟上,而且我们的施教理念还要跟得上中考题、高考题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灵活变换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并以此为镜,优化组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自从使用高中英语新教材以来,中学英语教师们一直都致力于一种有别于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法的新教学方法的探索,改变“费时较多,收效甚微”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师生关系。然而不少教师感到困惑,新教材“容量大,重运用”的特点不易于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甚至不少教师重操旧业,采用以轻车熟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课堂形式呆板,教师大力喷灌,学生机械记忆,把本来天性活泼可爱的学生的语言学习异化成为机械应对各色考试的机械活动。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英语教学成了扼杀学生个性的场所,师生关系淡漠,不少教师沦为“英语警察”,不得不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学生死学英语。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开展积极的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准科研的氖围和意境,同时有会增加实践过程和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是很有帮助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7.
沙志莉  孙颖 《科学咨询》2007,(15):50-51
高校外语教师必须要明白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除了教师的教学,也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差异因素,比如说学生性别差异,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  相似文献   

18.
广东版七年级新教材将每课分为四个板块:探究园、心灵导航(法律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一、三、四板块的内容都以体验为主,以体验开始,以体验结束。在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把它凝结成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堂活动应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让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老师的引领下内化为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感和行为。本文以两个教学片断为例,谈谈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教学对知、情、行转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刘红令 《科学咨询》2009,(22):53-53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考虑教学的主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善用才艺资源,巧用差异资源,妙用反向资源,捕捉鲜活的学生资源,以激活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0.
陈智兰 《科学咨询》2007,(18):52-52
在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个新的亮点。在当前面对推进素质教育新的形势下,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占绝大部分时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变革为: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换为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打破以往的学生看老师做,听老师讲,大打题海战术的习惯。这些变革能够把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无形中就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