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红 《领导科学》2012,(31):10-12
从历史的进程看,权力与腐败相生相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健全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建立和完善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权力滥用,实现源头反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企业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例看,一些腐败现象产生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对权力的运行过程存在着监管上的缺失和滞后,因此,必须强化企业权力运行过程中监督,建立起有效的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通过采取切实措施,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管,防止权力运行中出现偏差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程延 《决策探索》2005,(7):36-38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日益深入,惩治腐败官员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官场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然而,近年来官场上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亚腐败”。它介于一般作风问题和严重腐败行为之间.是一段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亚腐败”是一些党政干部作风的不良表现,是诱发严重腐败行为的温床.也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课题。这种现象在官场十分普遍,主要表现有“十大病状”。  相似文献   

4.
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分析众多腐败现象的成因,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监督不力。“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以权力制约权力,这是一个具有哲学理念的权力监督思路。目前,在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中,监督种类不少,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但与监督对象的权力相比,监督主体从总体上说仍处于劣  相似文献   

5.
腐败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它与政治权力的制约性、动态发展性和工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腐败实质上是政治权力的异化。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世情,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遏制腐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消除腐败提供了新的思路遵循。本文认为,通过制约权力、设立体制防线,建设道德、设立思想防线和大力惩处、设立机会防线,不失为反腐的三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长江 《领导科学》2013,(12):20-21
从权力约束上寻求治本之策,成为今天反腐败的社会共识。屡禁不绝的腐败现象表明,用零敲碎打的措施进行约束,就好比堂吉诃德用长矛大战风车,远远不足以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只有把纵向权力制约、横向权力制约和非权力对权力的制约统筹起来,形成多元化的监督约束体系,遏制腐败才有足够的力量。这些年来,反腐倡廉制度在朝着体系化的方向迈进。但是,缺乏体系性、系统性,仍然是现有反腐倡廉制度的突出特点。从系统论的角  相似文献   

7.
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向恶性,只要缺乏足够的约束、监督,任何权力都会生出腐败、瑕疵等行政特点。如何认真践行《廉政准则》,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堵塞干部队伍中的歪门邪道,遏制用人问题上的腐败现象,从严治吏,匡正用人风气,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本文试图从学理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腐败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腐败能够得到有效遏制,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构建一整套的反腐长效机制,本文从有效遏制腐败的基础、保障、关键、法宝、利器、根本等六个方面进行解析,旨在能够有效遏制我国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9.
防止企业领导人员腐败的关键是监督,监督的核心是企业领导人员的用权,很多腐败案件都是由于企业领导人员权力过于集中、权力行使不当,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的。本文就如何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权力的监督,提高监督效果提出三点建议,促使他们正确使用权力,更好的廉洁从业。  相似文献   

10.
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腐败产生的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权力本身,只要有权力存在就不可避免产生权力的滥用。拥有权力就拥有影响力、支配力,如果没有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和制约,就必然会产生腐败。因此,研究权力运作过程中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的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而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本文从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优势互补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在事前把关预防,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防范,从而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2.
职务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没有受害人以及高智商等特征,由此导致职务犯罪存在发现难,追诉难等问题。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监督有利于提早暴露腐败问题,特别是可以有效预防公共工程中的职务犯罪以及减少腐败官员的侥幸心理,从而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强化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需要充分认识新闻监督的重要性,减少对新闻媒体的不合理限制并大力发展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3.
任何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腐败,对国家权力的行使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则会形成对公民权力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腐败犯罪的一个显著动向就是涉棠的高级干部的明显增加、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为什么这些犯罪动向有增无减、屡禁不止呢?我因的监督体系机制还存在那些不足与缺陷?我们又如何更好地监督政府,实现权力的制约?这都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对象,以寻求克服权力拥有者腐败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建强 《领导科学》2003,(14):10-11
严密科学且执行有力的权力监督体制,是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好的体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不好的体制则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新旧体制之间的碰撞摩擦不可避免地在体制上形成权力监督的真空和漏洞,使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有了客观条件,主要表现在:以行政审批为核心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府职能错位,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条件;“从少数人中选少数人”的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惩治了一批腐败分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反腐败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那么,为什么一些腐败现象会久禁不止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呢?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腐败产生的主要症结在于对权力监督制约弱化腐败是一种社会的和历史的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剥削制度和剥削社会的产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产生腐败的阶级根源和阶级基础已不复存在,腐败现象理应销声匿迹。但事实并非如此。由…  相似文献   

16.
本方结合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去年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浅谈当前涉农职务犯罪呈现的新动向、产生新动向的主客观原因及遏制涉农腐败的预防举措。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虽然腐败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干部腐败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按照党的"十七大"惩治腐败的要求,对新时期产生腐败的主要根源、领域,人群,手段及反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心理学和制度创新等理论和方法,从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遏制公共职务犯罪,提出个人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当前腐败现象的典型形式,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了如何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利益源头上防止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大多表现为特定主体对非分经济利益的攫取,从经济原因上分析,腐败现象的产生与体制改革引起的经济利益重新调整紧密相关。改革过程中,行政权力过多地左右市场,为权钱交易提供了条件;市场机制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空间;体制和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为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转型期社会条件下,要有效地防治腐败,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运用经济手段来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为从经济源头上防止腐败,根据目前的情况,应尽快建立健全以下几种经济监督机制。一是改革行政审批许可制。过多过滥…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财务的审计监督职能还很薄弱.尤其是近些年高校经济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些违规违纪甚至贪污腐败等问题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追根究底.正是财务管理的失范和紊乱给了某些人“权力寻租”的空间。因此.如何全方位改进高校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防止高校经济领域职务犯罪,减少腐败和浪费现象.使财务管理走向良性发展轨道.成为高校一项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