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家的人口性别结构主要由出生人口性别比、死亡人口性别比、国际迁移人口性别比共同决定。中国并非移民国家,人口性别比结构主要由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死亡人口性别比共同决定。本文利用各年普查数据进行估算和预测,构建连续的出生队列并以此数据对我国人口性别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而在我国的生育文化特征下女性人口在低龄组更容易被瞒报,所以统计数据的瞒报、漏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低龄组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程度,但不能把瞒报、漏报认定为性别比偏高的主因。根据生物学一般规律,在同等客观条件下男性的死亡概率在任何年龄均高于女性,总体上同一出生队列的人口从出生到进入婚龄,男性死亡人口规模大于女性,所以婚龄人口性别比在没有国际人口迁移影响的前提下必然要小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低年龄组死亡人口性别比对于婚龄人口性别比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不断降低,死亡人口性别比不会给婚龄人口性别比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不会改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会导致婚龄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基本事实。通过对2020年婚龄人口相应出生队列的分析,认为无论采用哪种数据来源和方法计算,持续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必然会导致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比“三普”、“四普”数据,对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已经存在。虽然问题没有汉族严重,但其发展的趋势与汉族相当接近;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3.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我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情况下,浙江省湖州市却连续24年保持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起,江苏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受多重因素影响,逐年升高。为遏制升高势头,全省多措并举,全面启动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海南会议精神,加强数据综合比对和统计分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是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的地区,曾一度达到100:135.8,个别市县曾突破100:148。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持续偏高,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切。为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问题,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海南省从2003年起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了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3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降到了118,出现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为促进全省市县努力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形成全省"一盘棋"局面,省委、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虽然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世界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严重偏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人口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虽然初见成效,但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升高的态势,还需要做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状、特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虽然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世界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严重偏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人口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虽然初见成效,但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升高的态势,还需要做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8.
外来人口对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人口对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出生性别比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区异常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是否由外来人口造成?结果表明,城市外来人口生育的性别偏好与农村本地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都存在强烈的生男意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迅速下降的同时,出生性别比出现了不分城乡的普遍升高和偏高,城市出生性别比偏高,既有外来人口的作用,也有本地人口的作用,外来人口并不是造成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唯一或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目前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迫切需要。为了将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工作推向深入,本刊特推出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供各地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襄阳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综合治理,有力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切实增强做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紧迫感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既是人口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襄阳市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问题同全国、全省情况一样,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生性别比水平与数据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多套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目前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数据是否可靠、出生性别比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普查数据中0岁人口组性别比明显偏低,该年龄组的数据质量不可靠,判断我国出生性别比水平的态势应以其他低年龄组性别比的数据为主。普查数据中低年龄组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女(婴)孩漏报的现象,导致低年龄组性别比一定程度的虚假性升高,影响了对我国真实出生性别比水平的判断。但是,即使扣除了这个因素,各个年龄组的性别比依旧远远高于正常值。所以,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偏高的情况是真实的,只是真实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并没有普查数据所显示的那么高。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江夏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这4个区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5%,若按正常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推算,其对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贡献率达57%,使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7.4。因此,这4个远城区可谓是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点区域。在这4个远城区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引导群众树立性别平等意识,不仅可以遏制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而且可以对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综合治理提供典型示范经验。2009年,武汉市人口计生委制定"‘武汉市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宁晋县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人口大县之一。为从根本上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问题,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于2011年启动了"倡导民俗变革,推进性别平等"行动计划。经过几年的实施推进,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逐年回落的势头,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省有5个市、州、地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出正常值域上限值,最高的达到125.01。2001~2004年人口计生报表数据显示,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均高于正常值域范围并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贵州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比全国来得晚;二是速度较全国快;三是孩次越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越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得更为典型。据2004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报表统计,一孩、二孩、多孩的出生性别比分别为98.13、146.26、169.0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分别达到了104.18、152.50、253.55。针对这一趋…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由生育控制政策带来的低生育率水平以及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普及,中国自1980年以后出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态势。1986年,中国政府开始采取法律、法规等措施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治理。2000年以来,采取了更为综合性的手段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治理,查处"两非"的同时,运用利益导向等社会政策工具引导人们转变男孩偏好。然而,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升高的态势稍有缓解,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下降的势头,但其总体偏高的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生命表及其在人口性别构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倾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为目前人口学界的一大热点.如何判定一个人口的总性别比是否正常,中国人口性别构成状况究竟如何,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总人口性别比偏高与近年出生性别比偏高对中国总人口性别比偏高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利用生命表技术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梁颖  汝小美  宋冰  王聪 《西北人口》2011,32(2):6-12
中韩两国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有着极为相似之处,总结韩国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措施和做法.特别是通过促进妇女政策环境的形成和建立社会性别平等机制来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经验。对于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作为全区人口计生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强化领导,统筹协调,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长效综合治理机制,统筹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多次召开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会议,主要领导亲自  相似文献   

19.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切实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省人口计生委先后在六盘水市、贵阳市等地召开全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座谈会、工作会、专题研讨会,专门研究和部署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选择在天柱、丹寨等10个重点县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试点工作,并于2006年确定绥阳县为全国关爱女孩试点县。  相似文献   

20.
湖南是全国第七人口大省,自1982年以来,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呈升高趋势。自2004年开始,湖南省高层决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从2005年起,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呈降低趋势。湖南省的工作实践表明,只要决策有序,应对有方,措施有力,整治有效,落实有底,就可有效遏止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