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学的意义     
武砺兴 《社科纵横》2009,24(1):78-85
本文试图不偏不倚地面对国学研究方面的基本特征,来论证“国学的意义”这个关于国学研究方面需要加以心领神会的最根本的问题。以免大道多歧亡羊。因此,笔者在诠释与论证过程中,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国学的定义和范围做出比较精准的阐明,以期达到对国学意义的正名求实方面的认知成就。因为国学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而它所有的意指也都只指向其自身。所以,国学的意义并不是不可定义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厘清国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针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并着力探索了在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新模式:“理论精粹+琴棋书画”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国学教育+社区教育”的新型致用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3.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1):F0002-F0002,F0003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原名国学研究所),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成立。4年来,国学院在教学、科研、学校文化建设、国学教育培训、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的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国学精粹》及书画琴茶等多门课程,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国学辅助德育教育,为学生的成长给予一种养分,塑造了校园文化。开展国学教育,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同时,通过国学教育,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5.
先秦国学是中国国学的基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它与中国国学一样可分为自然国学和人文国学两大部分.先秦自然国学博大精深,是先秦国学的两大精粹部分之一.先秦各家几乎都以自然为基础,由此演绎出人事、政事;各家学说的核心都是探讨"天地人"的关系,而且不约而同地主张"天人合一";各家著述中都非常重视对自然国学知识的记载,并且所记自然国学知识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秦代的"焚书坑儒"和汉代的"独尊儒术",严重地摧残了先秦国学特别是先秦自然国学,造成了中国国学史上尤其是中国自然国学史上的大断裂.从此,自然国学从先秦国学中的精粹地位沦为人文国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   

6.
溯源“国学”的历时性内涵及反思其兴衰的时代背景,具有总结文化历史、着眼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城市国学讲坛(第二辑)》对国学内涵进行全面阐释的基础上,将国学教育纳入到现代化的语境中,探索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行不悖的教育方式;同时,基于对国学教育规律的把握,该著以国学的现代化进程为观照,主张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推进国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相促进、双向契合。  相似文献   

7.
区志坚 《阅江学刊》2009,(4):143-146
卞孝萱先生在《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中概述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的治学关意,表述国学大师治学得失,开拓研究现代国学大师的范围,提出甚多值得研究的民国学术史的课题。他虽师事有关大师,评论却不讳其失,论述观点为前人未导。该著可开拓研究现代国学大师群体的视野,不独是个人自述,也是半部民国学术史。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8,(4):91-95
中国近代学者一般把"日本学术"称谓"东学"。虽然中国古代早有"国学"之词,但是古代的"国学"一般指国家的贵族学校。然而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一般指本国传统固有的学术。在中国近代,一度出现了"国学"热,根据考证中国近代"国学"与"东学"有密切关系。其一,中国近代"国学"概念源于"东学"。据考证:中国近代"国学"概念借用了近代"日本学术"中的"国学"概念。其二,中国近代"国学"大师的思想深受"东学"影响。中国近代"国学"大师中,大多数国学大师思想都受到了近代日本学术的影响,即受了"东学"之影响。梁启超、康有为、王国维、章太炎、黄遵宪、刘师培等大多数中国近代国学大师,都数次东渡日本,其思想深深留有"东学"之烙印。其三,中国近代从"西学热"到"国学热"深受"东学"影响。由于中国近代"国学"大师受到日本近代"国粹派"思想的巨大刺激,思维方式从热衷于"西学"的对外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转向了潜心研究本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国学热",并且力图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华之精神,铸造东方中华之魂,以求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故而,不可回避地说:中国近代"国学"与"东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现今许多人都在谈论90年代出现的所谓“国学热”,那么,其意义究竟何在呢?首先,“五四”所提倡的批判旧的文化传统的运动,后来几乎变成对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时下所谓“国学热”,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种文化失误的纠正以及要在当今社会再建中国文化的期望。其次,所谓“国学热”反映了一些人文学者的学术自觉以及要向学术家园回归的愿望。至于近几年由商业出版炒作下的“国学读物热”,充其量也只构成一种商业文化的市场表象,它与真正的国学研究毫无关系。国人所习惯的大哄大嗡热潮,往往是被世俗欲望与利害心理所搅起,丝毫无助于国学研究。真正的国学研究,需要的是冷静而热诚的社会理解,以及自甘淡泊、沉潜奉献的学者劳动。中国文化的希望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0.
周建芹 《生存》2020,(1):0099-0099
国学教育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当前阶段利用语文国学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不断地增强自身对其的认可。此外,经典国学教育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国学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国学教育的发展,立德树人,帮助学生传承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试论北京辅仁大学的国学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辅仁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办学宗旨。校长陈垣通过多种方式网罗了一大批国学名师,为学校的国学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师资基础。辅仁大学为了强化国学教育采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举措,学校因此成为当时中国国学教育的重镇,这些措施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6,(8):100-103
中国近代,学界把"东学"狭指"日本之学术"。因为研究近代的黄遵宪"国学"与"东学"的关系,即借用了近代通用的"东学"之涵义。黄遵宪首先在《日本国志》中提到"国学"之词,并且多次提到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国学",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还叙述了日本近代江户时期的国学四大代表人物之一本居宣长。我国近代,国学界盛行"国粹"之说,也不可忽视黄遵宪的贡献。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给予了我国近代国学者极大的影响。我国近代学者通过《日本国志》,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等,而且还了解了日本的文化,了解了日本近代的"国学",了解了日本的"国粹",黄遵宪对我国近代"国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并且黄遵宪也阐释了: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对日本学术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继本世纪20年代、80年代的两次文化大讨论后,如何在文化传统中“继绝学”、“出新意”(或叫“返本开新”),在90年代又成了一些学人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便是所谓现代新儒学运动的复兴。当代兴起的这种“后国学”,以弘扬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人文精神而闻名于世。“人文精神”在“后国学”的推崇下似乎已成了一种法力无边的概念偶像,不仅是诊治后工业社会各种文明病的灵丹妙药,甚至是21世纪人类得以生存下去的精神保证。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地对待某些情绪化的渲染,就不难看出,为“后国学”所津津乐道的“人文精神”本身却有许…  相似文献   

14.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园地,德育之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素质教育的灵魂--国学,国学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素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素养并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言行。即: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与同伴、与师长相处的基本礼仪规范,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尊敬父母师长,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品行。从当前学校教育来看,过高重视学生智育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我们从现在学生突出表现的不良习惯出发,利用国学经典培养学生品德,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感染熏陶学生的性情。达到提高学生优良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国学特色的学习型社区,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开展社区传统文化活动为依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孝悌、礼义、诚信等为社区共同的价值观,在社区治理中建立起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通过居民个人学习和社区组织学习所构建的和谐发展的社区。创建国学特色学习型社区,应通过构建组织机构、整合文化资源、加强环境建设、开展社区国学活动、开发社区国学课程、培养社区文化骨干等多种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埠要闻     
正2015年12月11日,由黄岛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黄岛区教育体育局主办,黄岛区图书馆尼山书院承办的"书院传文·畅享国学"黄岛区大型国学汇报演出在隐珠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来自新区高校、中小学以及国学传承机构的师生和国学传承者们,纷纷登台表演。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浓缩了茶文化、民乐、汉服、礼仪、京剧、诗词歌赋等多种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了黄岛区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良好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8.
征稿     
“文化与经济”、“社区教育”、“国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为本刊重点栏目,欢迎社会各界投稿。凡属上述来稿,本刊当于两周内予以刊用与否的答复。  相似文献   

19.
日前,青岛首家儿童国学启蒙机构——青岛"童学馆"举行了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开馆仪式,让所有家长和来宾印象深刻。据了解,"童学馆"品牌创办于2006年,系北京金色摇篮潜能教育集团旗下的全国连锁儿童国学潜能开发教育机构。以"秉承千年蒙学思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童学馆"为0-12岁儿童提供国学启蒙教育和全脑潜能开发,注重儿童心灵教育和德行培养,目前在全国已有30多家加盟馆。青岛馆的开馆,填补了岛城"儿童国学启蒙机构"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名家简介     
《社会工作》2008,(20):F0002-F0002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省无锡人。以其博学精思、著作等身而享誉世界,中国现代的国学大师、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