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具体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及其所带来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充分展开。这个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把握社会经济现象的典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历史上,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的萌芽,在欧洲是早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就已经稀疏地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中出现了,但资本主义时期则是从十六世纪开始的。作为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则是从十八世纪最后三十多年的  相似文献   

2.
桂逸琼 《南方论刊》2009,(5):49-49,38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抽象、最一般的经济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章中从分析商品开始,得出关于商品的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实质。而马克思在分析的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也是整个《资本论》写作方法的一个体现,本文就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做一个阐述,进而更好的把握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资本从来到世间那一天起,“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事实表明,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完全是人权的践踏者,而不是卫道士。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事实也表明,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才是真正保障了人权,而不是侵犯了人权。这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历史。然而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搞自由化的人,出于和平演变的需要,却硬是要把这一切都颠倒过来。这样,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于人权问题,就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长期来,在哲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不同看法,未能通过充分的争鸣,在理论上形成科学的共识。而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这样那样的偏离,必将在实践中导致甚至极为严重的恶果。因此,我觉得当前有必要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通过探讨、争鸣,求得科学的共识。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来,求教于社会科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提到:“手稿是从第三十七章开始(按:指地租篇导论),接着是第四十五章至第四十七章(按:指绝对地租,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然后才是第三十八章至第四十四章(按:指级差地租:概论、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恩格斯在这里已经表明,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本论》第三卷地租篇的顺序和马克思关于地租理论的手稿顺序是不一致的。恩格斯同时谈到“马克思在第四十三章(在手稿中是地租篇的最后一部分)发觉有必要把全篇提纲简略地重述一遍。”卢森贝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指出来是有趣的,就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手稿中先为阐释绝对地租的各章,继而为表述级差地租的各章。可是在地租篇结尾,马克思放弃了全篇的计划,恩格斯于是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开放观的对立和斗争。 一种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所主张的改革开放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是这种改革开放观的根本。另一种是党内外极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精英”及其支持者所主张的改革开放观。其实质是割裂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两种改革开放观在其它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都是从坚持还是割裂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这个根本对立中必然引伸出来的,或者说可以归结为这个根本对立。 从两种改革开放观的根本性质来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也就是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的劳动力是最基本、最活跃、具有决定性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既然如此重要,那末,劳动力是怎样发展的?它决定于哪些因素?怎样才能使劳动力发挥最大可能的效率?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劳动力的培养与使用?本文将依据马克思关于劳动力的一般原理,结合历史和现实,试图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一、劳动力的一般性  相似文献   

8.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曾经喋喋不休地责怪马克思为什么不写一部逻辑学。列宁回答他们说:“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第三五七页) 《资本论》刚出版的时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不大为人所理解。许多资产阶级的评论家七嘴八舌,乱说一通。马克思对那些胡言乱语一概嗤之以鼻。唯独一位俄国彼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令人感兴趣而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它是矛盾分析的典范。矛盾分析,就是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分别考察每一个方面,得出它们相互关联的性质;它们的相互作用。马克思分析说明,资本是矛盾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在《资本论》的第一、二篇中,着重分析了商品的内在矛盾以及商品货币向资本转化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变革、国家新旧体制交替、各种矛盾错综纷呈的历史时期,胡耀邦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党内两种不同的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对历史和现实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提出了正确处理党内两种不同矛盾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具体运用到党内,这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正确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不揣浅陋,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本文拟对马克思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的逻辑进行简略探索。马克思《资本论》的问世,不仅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而且也使逻辑学这门古老的科学赋予了新的生机。列宁说:“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资本论》的逻辑在逻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思维形式思维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概念、判断、推理是逻辑思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其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经常把这一本书同《资本论》加以比较。这种比较对研究《资本论》的逻辑问题,乃至对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逻辑学,都具有重大意义。将《精神现象学》同《资本论》加以比较,也是这样。 在《资本论》中,也和在《精神现象学》中一样,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两种上升方法,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将社会排泄物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排泄物,即生产过程中排泄出来的废料、废渣、废气、废水等;二是消费排泄物,即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排泄出来的废物。这里,仅就工业生产排泄物的几个可题,作一粗浅探索。一工业生产排泄物的经济性质问题关于工业生产排泄物的经济性质问题,马克思在谈到棉纺织业时指出:假定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即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下,生产100磅棉纱要用115磅棉花,也就  相似文献   

15.
(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强制规律;(二)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相表里但其作用更宽广;(三)竞争规律在商品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特点;(四)竞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因素;(五)竞争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思想的“普遍性形式”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冯友兰先生最初提出问题时,引《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为“理论根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究竟从什么角度、在什么意义上提出了思想的“普遍性形式”的问题?对它作了怎样的论述?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领会其实质?从中学习怎样的立场、观点、方法?——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我重读了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学习过程中,随书记下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大肆喧嚣,企图利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来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立起来。 其实,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其他有关著作中,劳动异化这个概念虽然没有广泛地被使用,但它的内涵却构成了这些著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曾  相似文献   

18.
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问题是多年来我国逻辑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可以说多年来有关辩证逻辑以及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关系问题的争论都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问题有关。何庸同志在《哲学动态》1995第5期上发表的《关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不同意见》一文(以下简称“何文”),把我国哲学、逻辑界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介绍①,本文准备对“何文”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首先,笔者对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作一界定:所谓辩证矛盾是事物辩证矛盾在辩证思维中的反映。普通思维中也可以反映事物的辩证矛盾。例如,“张三是…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虽然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运行方式的科学著作,但其中也蕴含着超越资本主义的价值理想。既往对《资本论》基于“拜物教”批判的价值逻辑阐释以及对之反拨的科学逻辑阐释,均有所偏失,故有必要走向一种基于科学理论与价值理想相互中介的实践逻辑:一方面,科学理论服务于价值目的,其研究领域和对象的选择受价值理想指引或限定;另一方面,这一服务的方式是对价值理想进行中介,即根据所揭示出的事实性规律限定行动的目的与方式,使之具体化为可行之方案。这样一种价值理想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中介、价值逻辑与科学逻辑的交互中介,方才构成了人的对象性的现实实践活动之构架,因而,对《资本论》的阐释便当在这一综合了科学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第三种逻辑”的视域下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本刊邀请武汉经济学界的一些同志,就当前政治经济学领域内正在进行着的有关社会主义利润问题的论战,举行了座谈。现将座谈纪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