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简称《社建》课)是高校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这门学科不是阐述马克思主义某一传统学科的一般原理,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等。而是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出发,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揭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规律的一门新理论。较之马克思主义某一传统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社建》是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点出发,  相似文献   

2.
编写好《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讲好《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是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帮助当代青年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人生观,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原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现在,大家都在探索。笔者认为:这门课除通常讲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包括人的理论。理由有三: 一、关于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他们的理论体系时,多次深刻地批判过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和人性论。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做为高校公共理论课的一门主干课程,几年来为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对如何加强本课程建设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上看,《原理》 课不受学生重视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之所以如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没能科学地制定和正确地贯彻《原理》课的教学原则。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不受重视的状况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而《原理》课的教学目的就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根据《原理》课的功能,特点和教学目的,以及《原理》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大学生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并正确加以贯彻,就不能不说是《原理》课教师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此问题,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谈谈粗浅看法,并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主义这种学说在当今世界上赢得广数以亿计的人的赞成,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综合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质,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完善的、成熟的世界观,有效地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腐朽思想的侵蚀,综合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现在,这门课开设已有11年,我院开设这门课也有7年了.这里,本人想就加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的实际效果问题粗浅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等学校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要准确把握"原理"的整体性、科学性、时代性;在教学理念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这些对"原理"课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翻译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格桑志玛翻译课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翻译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已是共识。但如何结合?这取决于该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在《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选读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提高课,也是经济学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和学好这门课颇为重要。为此,主要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和理解经济运动的规律及其联系、在教学中坚持和发展《资本论》理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当代现实出发,着眼于说明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作完整准确的概括解释,建设一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深入人心,这是摆在广大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最近,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山西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合作编写(曹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一书,是这方面的可贵尝试和探索。这部书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教委的规定,石油大学社会科学系国际政治教研室为本科生开出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简称《国政》)这门公共政治理论课。学生普遍对此课感兴趣,有吸引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均很高的重要专业课程,本文分析了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编译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应用CAI技术、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编译原理》的CAI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的特点和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应该从整机概念出发,围绕“存储程序并按顺序执行”为主线来讲授这门课,并且使用的教材必须有相配套的实验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的推导过程,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在实验环节提出要开放实验室,从底层实验入手,增加设计性实验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应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提高《环境学原理》课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运用利导思维进行创新,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参与到《环境学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中来,同时重视教学艺术在《环境学原理》课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体系的特点 ,对新四门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逻辑性的原则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初步形成了新四门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 ,即“一门为主 ,多门渗透”(《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全面渗透邓小平理论 )。并提出了“明确一个目的 ,处理好三个关系 ,贯彻三个转变 ,进行三个结合 ,实现三个统一”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调整《教育学》学科目标定位的基本构想(一 )理论目标定位是前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 ,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对这门课程内容的讲授 ,必须使学生清楚掌握《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及最基本的知识框架体系 ;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分析解决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的能力 ,并有意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这门科学理论。(二 )方法目标定位是基础。《教育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更是一门重应用重实践的方法论学科 ,所以学习《教育学》就更应该突出它的方法及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浅谈《化工原理》课的教学体会仇冬梅为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我院理化系的专业方向作了必要的调整,增设了《化工原理》课。该课程改变了基础课教学中理论、实验的老模式,着重从理论联系实际入手,用工程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迫使任课教师必须改变原有基础课的...  相似文献   

17.
《信号与系统》是理工科院校无线电类及自动控制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学好该课程可为学习后续课程(如《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理论》、《控制理论》、《信号检测》等课程)打好基础。学生一般都觉得《信号与系统》这门课比较难学。我经过几年来对《信号与系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摸索,有了一些体会。一、努力提高授课质量,让学生听懂听好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讲课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有不少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对重点和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以下简称《社建》课)是作为高校教育改革而开设的新学科。应该承认,《社建》课无论在教学体系上、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理论的阐述上,都具有探索的性质。这一特点意味着这门学科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完善,还有待于经过教学实践不断地充实、完善。笔者通过近年来的《社建》课教学实践,深感到,《社建》课教学容易步入模式化、片面化、简单化倾向的误区。本文仅就如何避免这三种倾向谈点粗浅的认识。一、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模式化”倾向在以往的《社建》课教学中,教者往往为了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建筑材料》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材料》是建筑类中专学校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特点是叙述性内容较多,理论推导及计算内容较少。本文就在《建筑材料》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掌握好课程的重点内容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建设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对培养工科学生力学概念、力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思维导图在《理论力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促进了《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践行了新工科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