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涛 《兰州学刊》2011,(4):117-124
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的立宪行动大大加快,时为"议院基础"的资政院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资政院作为清廷主导产生的立宪机构,它同清廷及军机处、宪政编查馆等新旧部门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矛盾重重。而清廷通过修订院章、改换总裁等行为,以图加强对资政院的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武昌起义后,外力的骤压使得清廷对资政院大开绿灯,资政院也从原来的"议院基础"迅速转变为具有"虚君共和"性质的真正的议院,但这并未能挽救清王朝覆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1911年,清廷在立宪呼声不断高涨的严峻形势下,提前成立了一责任内阁,亦或谓奕劻内阁、暂行内阁,而非被众人一直所咒骂不止的"皇族内阁"。正因为该内阁是过渡性的责任内阁,所以该总理大臣所担负的任务之繁重,责任之重大也就可见一斑了。因此,在皇族间也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皇族不是力争上任总理大臣,而是力图避免担任此职,推卸责任。据《大公报》所载,在奕劻担任总理大臣的半年过程中,他就曾断断续续的七次恳辞该职,其原因是异常复杂的,除了与国内外形势的不断恶化有关外,还跟他年事已高,病情严重,与其他国务大臣关系不合,以及十分惧怕自己更加臭名昭著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然而,清廷对奕劻恳辞的这些原因却主要又表现为一次次的拒绝、慰留。  相似文献   

3.
评清末官制改革中赵炳麟与袁世凯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了仿行立宪的上谕,确立预备立宪为基本国策,从改革官制入手,以立基础。这是一个震动中外的异常之举,宣布了国家由此进入预备立宪,即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渡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开始近代化。次日朝廷派定载泽等编纂官制,制定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直隶总督袁世凯是其中之一,并命庆亲王、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和大学士孙家鼐、军机大臣瞿鸿(礻几)总司核定。官制改革揭开了清廷预备立宪  相似文献   

4.
以往研究者都认为 ,清末国会请愿运动平息以后 ,立宪思潮也就基本上平息下去了。笔者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请愿运动平息之后 ,立宪运动不但没有平息 ,而且是继续高涨的 ,因为当时存在着它继续高涨的社会条件。一  风起云涌的国会请愿运动虽然未能完全达到目标 ,但也迫使清廷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即允诺提前成立责任内阁 ,并把召开国会的期限提前到 1913年。这就给朝野立宪派一个希望 ,那就是 ,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已指日可待。他们又认为 ,国会政治就是政党政治 ,为了使国会成为真正的立法机关和监督机关 ,同时为了在国会中获得多数席位以…  相似文献   

5.
丙午改制,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的改订官制活动。在丙午改制中,袁世凯力主“责任内阁”方案,但遭到了清廷的否定。袁世凯的失败对以后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是改制失败后袁权势大减,已埋下宣元遭斥的机缘,而清廷“排汉”政策也从此发端;其二袁的失败赢得了立宪派的同情,从而为宣末民初二者的“合作”打下了基础。本文试分三部分对这个问题略加阐述。 一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六日,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端方奏请改订全国官制,以为立宪预备。而改订官制的第一条就是“宜略  相似文献   

6.
刘深 《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11-114
赵炳麟是晚清著名的诤臣,也是晚清大臣中最早奏请朝廷实行立宪政体的大臣之一。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赵炳麟积极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假立宪集团作斗争。他明确提出立宪的精神在于国会和民主,并要求明定责任制度,确立监督机关,最终实现三权分立,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因清廷的极度保守,拒绝真正立宪,使得晚清最后一次和平改良运动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7.
<正> 设置议院,是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资政院,只是清廷在“预备立宪”中所成立的“预备”议院.该院从1907年宣布设立到1911年自然解体,始终未能真正起到议会的作用,但作为立宪派精神领袖的梁启超,为了推动宪政运动的需要,一直对她倾注了极大的热忱.由于梁启超当时流亡在日本,其对资政院的影响,主要通过《政论》、《国风报》、《时报》等立宪派所办报刊,通过政闻社等立宪团体、徐佛苏等国内立宪派骨干去体现.考察此间梁启超的活动种种,可从一个侧面反映立宪派对资政院乃至对整个“预备立宪”的态度,有助于深入了解清末政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清末立宪在君权体系下接嵌西式民权制度,在政权形式上是一次具有结构性意义的转型尝试,其蓝图与模型主要是《明治宪法》及相应的法政理论。《明治宪法》以尊崇天皇为基底,由此产生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国体”与“立宪政体”的分立与纠缠,本质上是君权、民权紧张关系的表征。清季朝野各方根据明治立宪模式探索改制路径,因君权、民权立场的差异,持续引发中国的“国体”属性和“国体”“政体”关系的激烈争论,衍生出各种言人人殊但又交织互动的“国体”“政体”观念和主张。清廷试图模拟《明治宪法》,以主权在君的君主国体统摄立宪政体,立宪派则有意淡化君主国体的君权色彩。在汪精卫提出立宪以变“国体”为前提后,杨度甚至声称君主国体亦可由国会总揽统治权,与民主国体无异。清廷固守君权,与革命党、立宪派的民权诉求愈发冲突对立,改制困境日益凸显,预示了革命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资政院与清末的制宪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设立的资政院是清政府在仿行宪政过程中设立的一个重要的立法机关。虽然资政院院章 规定该院没有制宪权,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资政院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由于清廷不断发布上谕而逐渐 获得了制宪权,参与了清末三部宪法文件的制订,从而成为清末最重要的制宪机关。  相似文献   

10.
庚子之变后,清廷为挽救统治恢复实行变法.但清廷对变法的敷衍和对维新力量的排斥引起改良派不满,促使他们主张通过立宪政治救亡图强.清廷和改良派的矛盾使二者在改革问题上出现裂痕,并推动了立宪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1.
庚子之变后,清廷为挽救统治恢复实行变法。但清廷对变法的敷衍和对维新力量的排斥引起改良派不满,促使他们主张通过立宪政治救亡图强。清廷和改良派的矛盾使二者在改革问题上出现裂痕,并推动了立宪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2.
在短短的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廷相继组建了“满族内阁”、暂行内阁以及袁世凯的“完全责任内阁”,三者相继经历了流产、早产、夭折再到消亡的过程.它们的相继嬗变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的必然,是民主对专制否定逐步加深的结果,是超前与失序时代的产物,在结构设置及其人员安排等方面具有渐趋于西方责任内阁的发展势头.虽然前两者所移植的民主成分甚少,但却是逐渐增多的,其嫁接的程度也是逐渐加深的.清末责任内阁的嬗变过程不仅是中国宪政发展之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为当今宪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1910年 10月 ,大多数清朝督抚联名奏请清廷立即组织责任内阁 ,尽快召开国会。他们的这一举动 ,显然是对当时正在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的立宪派的支持。在这次督抚联合行动中 ,云贵总督李经羲起了倡导和组织作用 ,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1871年,台湾牡丹社人错杀漂至台湾的琉球人,引起中日争端,日本趁机派员驻琉球代办一切外交事项,并于1874年大举进攻台湾,迫使清廷缔结中日《北京专条》,造成清廷在中日交涉中处于被动地位。1875年6月,日本内务大丞松田道之前往琉球宣告琉球改制,强迫琉球改奉日本年号,停止对清政府的一切臣属关系。此举引起中国朝野轰动,史称“球案”。“球案”发生后,清政府根据琉球国王的求援,基于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对琉球的保护义务,同日本进行多次交涉。与此同时,清廷朝野各抒己见,出谋划策,围绕“球案”与诸国对华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以寻求解决方案。在“球案”的整个处理过程中,手握清廷通商、外交、海防等大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欣荣 《学术研究》2013,(9):106-115,160
晚清修律中的"无夫和奸有罪"本是无足轻重的法律议题,且不具实践性。劳乃宣等人提出保留和修订,试图在收回法权和保存礼教之间取得平衡,象征性地维系礼教精神。拒绝折衷调和的新派传媒将此举视为反对新刑律,并片面理解和夸大西方愿意放弃治外法权的消息,将之提升到国家生死和立宪成败的高度,于是结成游说团体"新律维持会",试图影响资政院议员的表决。不料却意外触发蓝、白票党之争,进而引起政学会和帝国宪政实进会两大西式政党的组建。两派根据法律异见而组党,揭示出以政见划分政党的西方学理的影响,但当时舆论已有不同意见,辛亥后的实践亦证明朝、野分立才是政党政治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关晓红 《学术研究》2012,(11):96-103
清末新政后期,移植域外政制形式,以变官制为实行宪政的先导。改革启动前,朝野官绅、国外政客和报刊时评,均对中国仿行立宪的基础、条件有所质疑,对官制改革方案的要旨、程序及实施措施,亦予以激烈批评,尤其对速成新政的做法给予劝阻示警,认为若当道一意孤行,新政最终难免速乱以致速亡的结局。对此,急于求成的清廷决策者未予重视,甚少采取相应对策及时调整以纠偏救弊,导致内外矛盾激化,救命丹反而成了催命符。社会改革不仅有基础、条件之别,程序、举措、时限与进程也直接制约着变革的进度与成效,而且往往交互牵涉影响。如此,则清季改制进程的种种教训与警示,值得后世反省深思。  相似文献   

17.
立宪 ,作为一种思潮发端于戊戌时期 ,而其正式形成则是二十世纪初的几年。曾留学日本的立宪派学生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充满理想 ,富有朝气 ,加上他们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文化知识 ,因此在立宪运动中 ,他们的言行也就显得更为激烈 ,他们基本上属于立宪运动中的激进派。190 6年 9月 1日 ,清廷发布预备立宪上谕 ,宣告“大权统诸朝廷 ,庶政公诸舆论”。① 上谕的发布 ,标志着清末预备仿行宪政的正式开始 :但是 ,清政府采行立宪的根本目的是“弭内乱”、“固皇位” ,千方百计的强固封建政权。因此 ,清廷对立宪采取了敷衍搪塞、毫无诚…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传略     
陈寅恪原籍江西修水,一八九○年五月十七日出生于清朝名宦的家庭。祖父陈宝箴曾隶湘军曾国藩幕府,后历任浙江、湖北按察使,一八九五年就任湖南巡抚。陈宝箴主张变法维新,保荐杨锐、刘光第为清廷军机章京,戊戌变法失败后,遭革职永不录用处分。父陈三立,光绪年进士,后为吏部主事,与谭嗣同等革新派人物相友善,戊戌年间亦被革职,此后遂隐居不涉世务,致力于诗文写作,为有名之诗人,有《散原精舍  相似文献   

19.
责任内阁思想是梁启超宪政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国权与民权是其责任内阁思想中的二元维度,选择其中任何一项来分析其责任内阁思想都将有失片面,破坏了对它的整体性和客观性认识。他主张国权与民权调和,因此在责任内阁设计上,不主张三权绝对分立,而强调行政权与立法权调和平衡,内阁与国会调和,中央与地方调和。  相似文献   

20.
清乾隆时,初设于雍正七年(1729)的军机房改名军机处。军机大臣在给皇帝上奏折后,其所奏内容另行由军机处负责抄录副本存档。其中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一本奏折中,就有关于琉球国与清王朝贸易往来的详细记录,反映了当时清政府与琉球之间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