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资本论》来看《21世纪资本论》,皮凯蒂把资本等同于物,马克思则认为资本是以物为载体的生产关系;皮凯蒂从分配关系出发,根据人们的收入状况,剖析了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阶层分化,马克思则从生产关系出发,根据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地位,揭示了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皮凯蒂担心的是继承财富基础上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回归,马克思关注的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和暂时性;皮凯蒂提供了一幅人类收入关系的演化图景和调节愿景,马克思则指引了一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扬弃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2.
2014年,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一著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现状及其原因提供了重要启示,但它并没有真正揭示21世纪资本运行的内在机制,也没有从根本上揭示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内在根源,更无法为我们探寻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提供现实可行的路径。就此而言,《21世纪资本论》并不能取代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人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指南。《资本论》依然具有不可超越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大纲》)和《资本论》的关系问题成为学界讨论新的热点之一。这一方面得益于MEGA2文献研究的进展,另一方面同当代资本主义及左翼批判的新变化有关。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过程,特别是资本一般概念的出现和消失以及五篇计划到六册计划再到三卷四册计划的转变,可以发现:从《大纲》到《资本论》存在复杂的理论推进。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这一推进表现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制订和完善以及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学批判辩证叙述方式的不断调整。对《资本论》哲学方法的科学说明,需要立足《资本论》的文本,回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进程中去,给出系统的、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淼 《青海社会科学》2015,(1):52-57,108
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尽管是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共同理论出发点,但二者在性质上却全然不同。现代西方哲学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是一种"理性批判",这种批判由于其理论局限性并未能完全脱离形而上学。马克思通过资本逻辑的批判,使形而上学批判由"理性批判"转向了"社会历史批判"。此种批判,澄明了资本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内在关联或同构性,提出了以消灭资本逻辑的方式来从根基处清除形而上学的滋生土壤,因此真正实现了形而上学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5.
“参与式社会主义”是皮凯蒂为解决21世纪的不平等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具体提出了两类构想:一类为了解决国家内部的不平等,需要自上而下实行以社会所有权和临时所有权、高累进税收和高福利、民主平等券为主要内容的财产制度与政治体制;另一类旨在依靠国际主义社会联邦主义制度,用重建联盟的办法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在于,“参与式社会主义”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试图通过意识形态调整和政治改革解决问题。这根源于它把意识形态看作某种先验的、独立自主性的、具有决定性地位的存在,而非类似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上层建筑和派生性的、第二位的存在。皮凯蒂的平等设想根本找不到强有力的阶级支持力量,仅仅彰显了资产阶级左翼的社会幻想,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6.
需要理论在马克思整个思想发展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是从一般意义上来研究需要,而是与《资本论》的内在目的一致,是从资本批判的视角来研究需要的,是资本批判的需要观。集中体现必要需要、奢侈需要、社会需要;需要的社会性与历史性;需要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和"需要体系"几个问题中。马克思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需要才会作为人的需要被提出、实现和满足。  相似文献   

7.
8.
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将资本作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现代历史基本建制,为现代性批判奠定了不可超越的历史存在论基础。而当今思想界的“现代性哲学话语”主要是一种世界观层面的意识形态批判,往往将现代性原则同启蒙精神联系起来,其表现是理性批判和主体性批判成为其基本主题。在各种纷繁的“现代性哲学话语”中,马克思的思想被错误指认为经济还原论的同时,不少人反而走向了早已被马克思批判的观念还原论,从“意识”即“精神”的方向上理解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并展开批判,使其批判离开了现实历史的存在根基,重新揭示现代性批判的马克思思想维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拜物教现象,以及在这一现象笼罩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与异化,施蒂纳沿着功利主义的思路进行认识和批判,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从当时政治经济学已经达到的认识程度出发,对施蒂纳的批判思路从功利主义根源上进行了揭示,并认为其局限性不完全在于对一定的社会现象仅仅进行意识形态的批判,而在于没有对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即财产交往关系与劳资交往关系进行区别,正是沿着这一思路,马克思开始了漫长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11.
秦慧源 《理论界》2012,(10):76-79
批判性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展开社会批判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对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进行了继承与发挥;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二代领导核心则把社会批判的矛头转向了工具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领导人霍耐特则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旨向对批判理论进行规范建构。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新拓展,批判理论的演变逻辑彰显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时代"在场"。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国内学界对《资本论》哲学意蕴的探讨都是从唯物史观例证和方法论制定两个角度入手。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资本论》中的存在论、认识论、逻辑学和价值论哲学意蕴。从哲学求解终极关怀问题的初衷出发,反驳割断《资本论》与一般哲学关联的研究倾向,探索《资本论》对哲学四大问题域的破解,展开《资本论》与其他哲学、学科的对话,揭示出《资本论》内蕴的人类终极关怀的"一般哲学"旨向。  相似文献   

13.
郗戈 《学术月刊》2012,(8):48-54
传统教科书模式系统地遮蔽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性,因而也就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超越这种片面的解释模式,亟需阐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的统一性,并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等根本性问题。从历史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意识不断生成、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相统一的科学方法不断成熟的过程。从逻辑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内含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三个理论层面,三者彼此交织,结合为一个理论整体。由此,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其核心在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旨并不在于建立某种包罗万象的思辨哲学体系,而是在于开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内在超越的历史路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辑刊》2007,(1):39-43
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化”来说,问题不在于如何“解释”马克思,而在于对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的批判。当代人类生存的现实困境在于生存危机。因而,马克思哲学当代化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生存危机的根源进行批判。而生存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生存方式。因而,必须结合时代特点,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体现,它在哲学范式、批判主题以及历史认识论等问题上,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全面变革,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首先,《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物,而是一种看不见的、非实体性的抽象关系,开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主客二分的新框架,实现了从传统实体主义到关系范式的重要转变。其次,《资本论》揭示了近代形而上学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得以存在的社会基础,阐明了它们和资本之间的内在同谋关系,进而将前期的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上升到对资本本身的批判,实现了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融合,彻底颠覆和终结了一切形而上学。再次,《资本论》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历史本质论和历史现象论,完成了对后者的全面超越和扬弃。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涯中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这两部著作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得到了新的阐释和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些阐释和发展是在三个向度上展开的:第一个向度是阐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和异化劳动概念,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第二个向度是反思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建构以资本积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个向度是探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生态学思想,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个向度的开展,揭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多重内涵和当代价值,预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马克思的新哲学是在对现实物质生产过程的研究中,找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新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新哲学的经典表述,其一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其二是在1859年写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后者与前者的差异在于,通过《资本论》马克思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从纵向内在贯通论和横向内在贯通论两个维度来看,马克思的新哲学既是唯物的,又是历史的,当代物质生产实践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影响《资本论》的理论效力,《资本论》依然是我们批判和改造当今世界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当代历史与理论语境为参照系,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形而上学批判,这是马克思透视哲学观念的重要前提,由此将哲学视角转向了对社会生活及其文化逻辑的批判分析;第二是从资本逻辑出发,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化进程及其内在的二律背反,这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第三是建构社会批判理论,为未来社会的变革提供一种理性的自觉.如何从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出发,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面对当代社会及其文化逻辑,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当代建构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把传统哲学对现实生活的“立法”转变为从科学和价值两个维度对实践本身的批判.一方面他以开放的心态根据来自于不断变动、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的新信息与各种理论思潮进行对话与扬弃,以澄清批判的前提;另一方面,他以一种有限的、历史性的立场即“从后思索法”对资本主体性及其文化表征进行批判,促使人们以实际行动在“政治解放”的基础上实现“每一个人”的解放.由于没有任何特殊的私利需要辩护,马克思在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中才能真正地采取对话形式.  相似文献   

20.
薛睿 《天府新论》2019,(4):12-18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展开理论批判,但却借助“拜物教”概念在理论逻辑、批判方法和伦理批判三个维度纵深发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体而言,在理论逻辑上,马克思立足于“资本逻辑”,发现物与物交换的表面合理性实际上掩盖了人对人、物对人支配的不合理性,并由此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运行机制的分析;在分析方法上,马克思具体深入到对生产关系诸环节及其运行机制的考察,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及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在伦理批判上,马克思揭穿了“辩护经济学”的依附性和虚伪性,找到了人们在主观维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机制认同产生的外在条件。可以说,正是借助于拜物教批判,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遮蔽性与操控性产生的经济根源,解开了意识形态的身世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