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朝经济试探》《南朝经济试探》是研究南朝封建经济的一本专著。作者试图运用階级分析方法,对南朝階级结构亦即等级编制、南朝的田制和农业、南朝的户口和赋役、南朝的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南朝的寺院经济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南朝封建地主階级中各种不同等级,都占有广大的田地,残酷地剥削着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构成了当时的剥削階级。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南朝是士族地主最盛时期,同时也是它的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农民階级及其它劳动人民在当时,很少土地或者没有土地,被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以皇室为首的官僚贵族、豪强地主及富商大贾是社会腐朽的寄生阶层,而广大劳动人民是社会生产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种封建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社会消费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和特征,即地主阶级腐朽、奢侈的寄生性消费与劳动人民的有限消费的对立。我们可以从饮食、服饰器用、住宅园林和婚姻丧葬等人们社会生活消费的几个最基本方面的实际消费状况,得到充分的证明。秦汉时期两大对立阶级在社会消费上的对立,对秦汉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绵亘的时间之长、流毒的程度之深,都是人类历史上所罕见的。这曾经给我们民族的命运带来至深且巨的影响: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残酷的剥削压迫,一直是套在广大劳动人民头上的沉重枷锁,也是近二百年帝国主义入侵后几乎陷我们民族于亡国灭种的致命顽症;而在封建君主制已经推翻七十多年,社会主义国家已经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以奴隶为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由于不堪忍受反动腐朽的奴隶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接连不断地奋起反抗。他们开始是纷纷逃亡,后来便发展为武装暴动。有的奴隶起义已形成为成千上万的有组织的队伍。如著名的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就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到之处,奴隶主贵族望风逃窜,不敢抵抗。他“名声若日月,与尧舜俱传而不息”。(《荀于·不苟》)这种以奴隶为主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暴动和起义,是摧毁奴隶主统治的主力军,对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起了决定作用。同时,代表新的封建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5.
旧中国几千年反动统治的历史,是劳动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血泪史,也是劳动人民反抗奴隶主、地主和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阶级斗争史。在黑暗的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政治上没有权利,生活毫无保障,在苦难的深渊中挣扎。而广大的劳动妇女,更是倍尝辛酸,生活  相似文献   

6.
1562—1594年间的胡格诺战争是法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场战争。它对当时法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但它也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有利的、并且是很难用和平手段获得的条件。本文拟分析这些条件(即战争的积极后果),并进而从战争性质这个角度谈谈法国及西欧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的专政机器,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统治和压迫农民阶级和其它劳动者的工具。《红楼梦》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互相勾结、联络有亲,形成了一个以贾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他们凭借手中掌握的政权,在政治上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在经济上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疯狂掠夺。贾府的孔老二们,一不做工,二不种田,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也不同。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启动基本上都是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为前提的。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启动较旱,由于封建的政治体系,致使现代化的改革迟迟不能成功。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是中国真正现代化改革的开始,也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必须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和非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一、太平天国革命及其时代 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历史阶段而言,它是必然的;然而,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它却是一段漫长的痛苦的历程。 中国劳动人民在这段历程中,走过了几千年,受尽了压迫和剥削的痛苦。到了十九世纪的中叶,这个过分苍老的封建社会,已经行将迫近历史的终点而结束它的命运了。然而,封建统治却正疯狂地施展它那最后的也是最残暴的余威,用它那老大沉重的尸体横压在人民的头上。正当此时,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11.
旧中国几千年反动统治的历史,是劳动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血泪史,也是劳动人民反抗奴隶主、地主和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阶级斗争史。在黑暗的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政治上没有权利,生活毫无保障,在苦难的深渊中挣扎。而广大的劳动妇女,更是倍尝辛酸,生活在人间地狱的最底层。她们不仅受政权、族权、神权的压迫,还要受夫权的压迫。“这四种  相似文献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一六四零年开始,到一六八八年的所谓“光荣革命”为止,革命力量和反革命的封建势力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较量,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阶级大搏斗,终于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相妥协而告终。从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开始由革命转向保守和反动,他们把矛头对准广大劳动人民。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除了武力镇压,还需要精神武器,于  相似文献   

13.
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普鲁士邦的莱茵区特利尔城,至今已经190余年.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战斗的一生;也是刻苦钻研,顽强学习,不畏劳苦,勇攀科学高峰,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是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一生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最辉煌、最杰出的贡献;他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一盏永放光芒的指路明灯,指引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沿着获取解放的道路不断胜利前进.  相似文献   

14.
论谢司起义     
持续八年之久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资产阶级、种植园主同农民、工人、以及小资产阶级建立了广泛的联盟。资产阶级和地主掌握着领导权。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在战争的进程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利用自己的领导地位控制政府,攫取财富,而浴血奋战的广大劳动人民却饱尝战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当春秋战国的历史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出现在舞台上的秦,还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小诸侯国。但是,到战国后期,秦国竟成为当时最富强、最先进的封建割据大国之一。经过战争,秦国终于消灭了其它割据政权,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秦国之所以能由弱变强,以至最后统一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过程中的商鞅变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时进行变法的,不仅是秦一国,三晋、齐、燕等国也都先后地进行过类似的封建改革,在这些改革中,有比秦开始早的,如魏、楚等国;有比秦略  相似文献   

16.
发展民主和广大劳动群众实际参与解决生产和社会问题,对根本改革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过去历次经济改革尝试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改革由上面、几乎是通过命令方式推行的,而没有充分发挥下面的首创精神、没有劳动群众的广泛参与所致。目前进行的改革所实行的方针是,把上面改革管理的各种措施同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并支持他们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由于孔孟之道与君主统治相结合,产生和发展了专制主义。忠君思想就是专制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制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深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思想,虽然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例如对形成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或者当外族和外国入侵时,在客观上也起过一些进步作用,但总的来说,它是封建统治者镇压和统治劳动人民的一个理论工具,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历史上法家对待人民的态度问题,在当前儒法斗争史的研究中出现了几种纷歧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法家对劳动人民是同情爱护的。另一种意见则相反,认为代表地主阶级的法家根本不可能同情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是地主阶级的本性。第三种意见是,法家在主观上并不同情劳动人民,但他们的某些改革措施,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客观上、在某些方面对劳动人民有利。我是倾向于第三种意见的。  相似文献   

19.
彼得大帝是一位雄才大略、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对饿国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彼得在其执政年代,对内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对外进行了长达二十一年之久的北方战争(1700—1721年)。对于彼得改革和他所进行的北方战争,各国历史学家们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在约两个世纪以来,一些历史学家在对彼得大帝的研究中,争论最激烈的却是关于彼得三个遗嘱的真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成为历代社会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古代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为了维护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历代农民起义的根源.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地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