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天在苏联故土上仍有众多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前苏地区各国的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得以体现.与前苏联不同的是,现在前苏地区的共产主义青年组织与共产党的关系呈现多样化的格局,可划分为接受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合作、与共产党对立这样三种类型.在乌克兰最大的共产主义青年组织--乌克兰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就接受乌克兰共产党的领导,成为共产党的青年助手.在乌克兰共产党的领导下,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组织人数稳步增加,已成为前苏地区一支重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团体.  相似文献   

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理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教导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①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过程,也是寻找革命理论的过程,而只有寻找到正确的革命理论,才能获得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党自身的成熟。列宁曾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谈到俄国革命者找到“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化了“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经历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本文只论述中共成立初期对革命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列宁关于党法关系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党法关系思想中国化的起点。在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到领导党、由领导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党法关系思想解决中国共产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实践历程方面,中国共产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历经模仿与探索、变革与稳定、法治化与全面深化三个阶段;在理论创新方面,则逐渐形成了以“党要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活动”为基本定位、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逻辑、以“依法执政”为基本运行方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法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欣 《探求》2004,1(5):14-16
邓小平的执政党建设理论,蕴涵着丰富和深刻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其中所体现的强烈的执政党意识,是邓小平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基础;所提出的富于特色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而且对于党在新形势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在对列宁认识论思想的研究中,人们总是力图从一些具体的理论问题(如实践观、真理论等)入手阐发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但却忽略了从总体上,即从科学的认识论体系的建构上,对列宁认识论思想的更为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就这一方面的问题作一些理论尝试,以便进一步发掘列宁在认识论领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在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所处时代的特点出发,在完成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6.
谢双明 《社科纵横》2010,25(1):1-4,7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东方农村合作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俄国、中国、印度等国农村小农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中提出来的。马克思、思格斯主张通过合作社实现农民由小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从小农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过渡;认为合作化必须坚持自愿、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的原则。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农民合作经济理论,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合作社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发展,重视农民流通领域的合作。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合作事业,但他只重视生产领域的合作,轻视流通合作,以农业的集体化取得了合作化。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认识到合作社运动对组织和解放农民、支援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领导了规模巨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7.
权丽华 《社科纵横》2004,19(2):27-28
本文在分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迫性的基础上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上就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 ,要从不断创新执政理论、努力掌握执政规律、切实改进执政方式三个方面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再认识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党)执政基础问题、 共产党(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 共产党执政目标(奋斗目标)问题的再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再认识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再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遵循"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再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再认识的深化就是深化对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要充分认识社会基本矛盾不会变化而社会主要矛盾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9.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已成为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公开树起的旗帜,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个半世纪。“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是从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民主共和主义者是最早主张把“社会民主主义”作为其纲领的;伯恩施坦是第一个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改良主义的同义语使用的;列宁是第一位树起“共产党”的旗帜与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分道扬镳的;社会党国际是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其纲领性目标的,这一纲领性目标40年来基本保持了其理论、原则和国内政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主张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重新探讨和对整个社会主义思想重新考虑的论点近几年来很盛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问题上,西欧和日本的共产党内都出现过主张放弃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概念的论点。还有一部分人主张不仅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而且从文明史的观点对马克思主义重新加以探讨。这对于以西欧产业革命为背景,认为生产力能无限扩大、资源和自然界能无限开发、科学与技术能无限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张是一个批判。的确,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世界上的资源和人口问题面临着严重的局面,许多人主张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口迅速增加的严重性。这一系列新问题要求对马列主义加以重新考虑。这种动向表现为:第一,认为有必要重新探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框框内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第二,认为要重新考虑生产力能无限发展的思想和产业革命时期的思  相似文献   

11.
李晓伟 《社科纵横》2006,21(1):19-20
为适应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党在新世纪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极大地发展了三代领导集体执政兴国的理论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须坚持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认识: (一) 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来看,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恩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6页)。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统治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第26页)。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阶级的政权,这个阶级要掌握全部新的国家机器”(《列宁全集》第29卷,第467页)。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生态理论领域展开了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马克思是否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等相关问题的争论,这表明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呼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目标是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共产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曲春杰 《社科纵横》2005,20(2):15-16
新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提出和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和党的建设的关键,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实践的新里程;深刻研究和阐述执政能力建设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以及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执政理论。  相似文献   

15.
王晋鹏 《探求》2002,(Z1):5-6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总结 ,同时也吸取了世界各国执政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教训 ,其中包括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的主要教训。1991年苏联的“8·19”政变后 ,叶利钦签署命令 ,宣布停止苏联共产党和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建党有着93年历史 ,十月革命后执政长达74年的苏联共产党下了台。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 ,今天我们重读苏联共产党的一些历史资料 ,可以深深感到 :苏联共产党下台的根本的原因是苏联共产党(以下简称苏共)、特别是领导了苏联近30年的…  相似文献   

16.
谢双明 《社科纵横》2010,25(12):5-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中农民问题的思想或理论,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是对不同国度社会主义实践中农民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他们的思想或理论既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又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从理论上看,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东方民主革命的理论,关于改造东方小农的理论、关于消灭城乡差别(对立)的理论,关于东方农民不经受资本主义的苦难的初步构想等等都在后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实践中农民问题的探索中得到很好的继承,如列宁的关于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理论、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在俄国这样的小农国家怎样改造小农并引导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等等;斯大林个体农民改造的思想、集体农庄的理论等等;毛泽东的关于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农业合作化的理论、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城市支援农村的思想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但由于俄国、中国都是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东方国家,革命胜利时由于战争或帝国主义的掠夺无论国家和人民手中的财富都消耗殆尽,在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中农民问题的理论对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振强 《社科纵横》2007,22(6):18-21
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是一种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的理论思维,具有深刻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建党基本原理、列宁建党学说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基本来源;毛泽东建党思想、邓小平党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8.
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设计构想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是通过普通党员(群众)的有效参与,实现对党和国家政权的外部监督;其二是通过监察委员会与党的委员会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根据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体制外与体制内的双重监督相结合,应该是共产党自身健康与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蕴涵着现代政治的精华,但基本上没有付诸实践,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失去政权和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金融事业的根本指针,因此,学习邓小平金融思想,以邓小平理论指导金融工作实践,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邓小平金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掌握大银行,并且要使银行“独享垄断权”,并指出:“按照全体人民的利益来调节信贷事业,从而破坏大金融资本家的统治。”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提出改造资本主义银行,“砍掉使这个极好机…  相似文献   

20.
<正> 资本主义薄弱环节思想是列宁指导俄国革命的一个基本思想,它不但带来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鼓舞苏联人民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可是,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开始,理论界却往往把列宁这一思想等同于他在1915至1916年间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因而限制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而他的资本主义薄弱环节思想却包括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艾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