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需不足一直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亦是我国政府宏观政策取向的主旋律。然而,由于行政垄断的普遍存在,抑制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内需不足之痼疾。所以,目前急需制定完善的有关控制行政垄断的法律法规,以期对行政垄断实行有效控制,为国家运用宏观政策有效解决内需不足问题排除障碍。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内需不足,尤其是居民的消费不足十分突出。研究发现,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困难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增加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透明度,减轻居民实际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应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4.
运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分析了降低利率对扩大内需作用微弱的原因。指出其深层原因是人们的未来支出预期上升 ,而收入预期下降。因此扩大内需 ,必须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提高居民收入 ,消除后顾之忧 ,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  相似文献   

5.
行政垄断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一方面是垄断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与非垄断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之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垄断政策的实施,排挤了一些潜在的竞争者(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垄断利润里可能包含一部分普通资本所有者通过平等的竞争可能获得的收益,由此拉开垄断资本与普通资本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的存在,使得消费者自由选择消费的权利丧失,被迫接受质次价高的商品和服务,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漆思剑 《学术界》2007,(4):207-210
行政性垄断在我国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特点,它对于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竞争文化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行政性垄断还导致行政性垄断利益集团的形成,造成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对于行政性垄断,我国反垄断立法不应回避,而且应当从严规定,以真正体现我国反垄断立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认为行政垄断是造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并未好转,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机会均等的视角来分析研究我国行政垄断和行业收入的现状,并对近年来影响行业人均工资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说明行政垄断是对市场经济基本原则——机会均等的侵犯,对公民机会均等权利损害必然会导致行业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华慧 《理论界》2005,(12):43-44
垄断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现象,分析垄断的成因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垄断。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结合我国经济生活实际现状对行政性垄断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层和深层原因。重点对农村居民收入连年减缓的深层原因做了探讨 ,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 ,即源自几十年来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体制转轨时期,原有的国家垄断势力依托极不健全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了市场力量加行政权力的特殊垄断──行政性市场垄断。这种垄断必然导致我国产业及其企业之间竞争的特殊性。要消除这种特殊性,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必须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体制改革和立法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对行政性垄断防范与规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垄断而言,无论是促成垄断的扩张和联合过程,还是垄断造成的独占的结果,都是对竞争的限制.垄断是竞争市场法律环境的污染源,是破坏经济生活生态平衡的毒素.应当看到,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是行政性垄断与经济垄断的夹击,而且在缺乏强有力的反垄断的法律措施予以积极有效防范和规制的情况下,前者向后者的转化来势凶猛.因此对行政性垄断的分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行政垄断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当前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竞争压力的缺乏也使得垄断性行业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限制了行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导致居民收入流动性下降,社会收入阶层固化.应通过消除行政垄断、缩减垄断行业范围和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来保障机会公平,缓解行业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3.
行政性垄断破坏了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严重的人为市场进入壁垒,应是我国的反垄断立法首要解决的问题。行政性垄断在本质上表现为利用公权力限制自由公平的竞争,所以,在立法中将其界定为“公共部门利用公共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较为妥当。同时,还应当从机构设置、规范程序、明确责任等方面对其进行具体规制。  相似文献   

14.
行政性垄断破坏了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严重的人为市场进入壁垒,应是我国的反垄断立法首要解决的问题.行政性垄断在本质上表现为利用公权力限制自由公平的竞争,所以,在立法中将其界定为"公共部门利用公共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较为妥当.同时,还应当从机构设置、规范程序、明确责任等方面对其进行具体规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垄断行业改革之所以进展缓慢,在于行业垄断的行政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改革的艰巨性与渐进性。改革从一开始就要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国有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反对改革,二是行业主管部门由于与国企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支持改革,三是现有法律法规不能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制支撑,四是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过多过深对改革形成掣肘。中国行政性行业垄断改革需要"整体渐进式"思路,即涉及国企、行政、法制、体制等多个层面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同步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极值比、极值差、泰尔指数三个指标测度2003-2012年选取的典型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的收入差距,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并采用费景汉-拉尼斯分解方法测度各影响因素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从泰尔指数的角度分析,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的相对收入差距从2003-2010年是逐渐变大的,之后呈现出变小的趋势,但从极值差的角度分析,行业间的绝对收入差距在2010-2012年仍处于较高的差距水平上;垄断、受教育程度、人均资本是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外资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增长、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分配领域,干预和调节收入分配,以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垄断性产业的“垄断”特征及其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垄断性产业的“垄断”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产业垄断存在很大的不同,它是由行政性垄断与自然垄断交织而成的一种混合型垄断,其中行政性垄断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垄断性产业改革的关键是打破行政性垄断,引进竞争机制,实现政企分开。改革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功能健全、运作有效的垄断性产业政府监管体制。在立法授权下设立独立的存在于政府机构之外的监管机构,这应成为建设我国垄断性产业政府监管体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内需不足的社会人口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国内需不足成因的探讨 ,虽能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中受到启发 ,但必须植根于中国的现实 ,毕竟我国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从社会人口学视角来看 ,社会的制度、结构因素以及人口状况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转型期垄断特点的分析 ,可以充分认识转型期垄断的双重经济效应 ,并提出转型期针对垄断的对策 ,建立真正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最佳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