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而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加强和改进宏观统计。《决定》中在第21条中提到的“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就是对加强和改进宏观统计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如何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统计数字质量研究》课题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而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3.
罗蘅  李永章 《山西统计》1994,(9):15-16,31
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关系是宏观经济中最高层次的一个比例关系。保持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迅速转化,微观经济将越来越活,整个国民经济将以市场为导向。正确把握供需总量的变化状态,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端清 《统计研究》1986,3(2):16-20
一、关于建立宏观经济动态统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一)加强宏观经济控制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所必需。所谓宏观经济控制,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这一总体为对象,在经济运行中控制经济发展的总量关系。它以社会产品的总需求及其构成同总供给及其构成的平衡关系为中心内容,协调各重大的比例关系,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保证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所谓宏观经济控制的实质,就是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5.
进入九十年代,上海整个战略性地位发生了变化,发展与改革从全国的后位走向前沿,经济格局实现了重大转变,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运行质量整体提高,1997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3000美元,为上海九十年代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2000年人均达到5000美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新特点和新趋势上海在整个九十年代的发展与改革中,呈现出了七大显著的特征和新趋势:特征之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相统一,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从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国民经济连续七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比八十年代社会增长水平高了近1倍,1997年,经济总量规模比1992年翻了一番多,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万元,比1992年扩大了2倍。按目前汇率计算突破3000美元。增长结构从原来依靠第二产业逐步转向第三产业。经济抗波动力能力的增强成为九十年代上海最突出的标志之一。八十年代,上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状况是,先于全国周期性波动回落和后于全国经济周期性上升,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总量控制到位深层矛盾突出——1996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1996年,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平稳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实现了中央制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为“九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深层矛盾并未缓解,这些值...  相似文献   

7.
赵农华 《统计研究》2004,21(11):14-6
从经济发展因素角度看,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增长,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经济现象近年来在上海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反映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加大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上海生产总值(GDP)能够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要深化金融、财政、计划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协调机制。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十五大确定的宏观调控任务,进一步具体化,提出1998年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为8%,商品零售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以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重点,以及产业政策,住房体制改革,再就业,财政金融,科教兴国,环保人口等诸多方面提…  相似文献   

9.
《统计与经济》2001,(1):11-13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需求实施管理和调控,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国民经济开始走出短缺状态的束缚,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我区如何抓住一良好的机遇,进下发挥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民人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实现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实现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从城乡购买力平衡的动态关系看,如果农村对城市购买力减弱,城市将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开工不足,库存产品大量积压,扩大再生产受阻,经济总量下降。反过来,城市经济总量下降又直接减少对农村市场发展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山西省国民经济同全国一样,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5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国民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从推动经济增长的需求诸因素看,全省投资、消费、出口等均显不足,需求的相对不足与生产的高速增长并存是山西省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坚持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总量平衡,保持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一、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  相似文献   

12.
总量结构日趋优化增长速度平稳调整──兼谈近期苏州市经济周期运作文/苏州市统计局卢宁第八个五年计划已经接近尾声,从苏州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八五”期间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但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情况看,经济发展出现了平稳降速态势。这种...  相似文献   

13.
一、制约兴安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兴安盟复建以来,地区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底子薄,基础差,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匮乏,从而导致经济总量小,经济后续发展乏力.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六个旗县市完成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43.24亿元,只占全区总量的2.4%,排在12个盟市的第11位.……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最基础部分就是对经济系统的各角度的经济总量进行观测和计量。首先,从静态上看经济系统包含着各行各业,所以经济总量要测算出各行业的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等指标;其次,从动态上看经济系统包含着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以经济总量要测算出生产、分配、交换、及消费的总量数据;第三,对经济主体范围的视角不同,还有国内和国民的核算口径;第四,根据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解,经济总量还会有总值和净值之分;第五,按照时间特征不同,还有存量、流量、和指数之分;第六,按照系统间的关系,还会有大量的衔接类的多口径的各类统计指标等等。这些总量指标相互勾稽,便构成了有机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最基本的观测框架。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的内核出发,依照SNA的理论基础,探究了虚拟经济总量核算理论、核算范围及难点等问题,并估算了中国2007—2015年虚拟经济资产价值的总量。理论研究表明,虚拟经济总量核算体系的构建,应以虚拟经济资产存量价值总量为基础,以核算期内虚拟经济资产价值变动总量为核心,以数量变化引起价值变动总量和价格变化引起价值变动总量为结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虚拟经济资产存量价值扩张迅速,但资产价值变动总量波动较大,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向虚趋势。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统计》2009,(5):37-39
价格指数、经济增长率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分列指标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指标,它们既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宏观经济调控水平的参考值。而综合价格水平作为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多种价格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是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信号灯”。其价格指数变动的高低,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国民经济的热与冷。适度或温和的价格上涨会刺激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但是当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时将会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扩大就业已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首要任务。作为经济不发达的宁夏来说,这种问题和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虽然各级党委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中心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劳动就业增长未能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带动就业有效地增长,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上海经济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竞飞 《上海统计》2000,(12):15-18
改革开放以来,本市国民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呈现良好发展的运行态势,全市经济总量发展迅速,经济结构日趋完善.本文根据1987、1992及1997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的有关数据,对近10年本市经济总量结构变化情况加以综合分析.一、近10年本市经济结构变化特征6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学家对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内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变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全胜 《统计研究》2003,20(12):43-4
一、引言在一个封闭的宏观经济中 ,投资主要来源于储蓄 ,并且事后的实际投资总量等于事后的实际储蓄总量 ,此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和消费有完全的影响 ,任何可观察到的储蓄增长意味着投资的增加。但在一个开放经济中 ,对经济的每一个地区或部门 ,储蓄和投资并不相等 ,储蓄和投资之间会出现不平衡缺口 ,资本便在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流动 ,此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要受到资本流动的影响 ,如果不平衡缺口小 ,储蓄结构直接制约投资结构 ,如果缺口大 ,储蓄结构只能通过资本流动间接影响投资结构。储蓄投资的不平衡缺口的出现有多种…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分析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必须先从该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数据着手 ,因此国民经济的核算必不可少。如同现金流量表能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量信息 ,从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一样 ,国民经济核算也能够提供一国或地区经济规模和结构的状况 ,使经济分析者能对地区宏观经济状况作全面的了解。根据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SystemNationalAccounting ,SNA)规定 ,国民经济核算可以以 4种方式表达 :平衡报表、图示法、等式和矩阵形式 (联合国 ,1993)。其中社会核算矩阵 (SocialAccountingMatrix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