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振烨  魏薇 《经理人》2009,(11):44-46
从2002年国家正式批准开办EMBA教育至今,过去7年中,乘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中国EMBA教育经历了超常规发展,有资格从事EMBA的商学院从最初30所,增加到62所,市场上各类EMBA项目不下100个,每年招生规模将超过1.5万人。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每年招收700多学员,清华和北大光华等体制内商学院每年也有400人.  相似文献   

2.
与所有的市场竞争一样,商学院的分化也会越来越严重美丽的珠江畔,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静静伫立。这所商学院,因历史积淀的学术氛围、遍布全球的校友网络受人瞩目,也因其优秀的MBA、EMBA教育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而受到学子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沈伟民 《经理人》2011,(11):104-105
面对当前各大主流商学院EMBA项目一轮接一轮的涨价波,浙江大学EMBA项目学费似乎定得偏低。然而在高学费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中国优质EMBA资源的稀缺,另一方面也将各商学院的教育理念、能力、成效的竞争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2002年国家批准开办EMBA教育的30所院校中,大部分商学院已经趁势而起,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但是,也有小部分因为能力欠缺,正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与MBA教育的经历极其相似。针对商学院如何应对EMBA教育瓶颈,以及  相似文献   

5.
方言 《经理人》2007,(6):104-104
经过五年的办学探索,国内EMBA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成熟,宏观上进化到“差异化”竞争阶段。各大商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塑造出迥异的商学院“性格”。然而,优秀的商学院已不满足于自家象牙塔的单一教学风格,纷纷推出海外游学计划,带领EMBA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出国门,在国外的商学院接受国际工商管理教育,  相似文献   

6.
王言 《经理人》2005,(10):38-39
在EMBA教育日益火爆的时候,不妨给其浇浇冷水 国内EMBA教育在预热3年之后, 终于迎来了她的“亢奋期”:一 方面是越来越多的高层管理者 了解并认同了EMBA及其代表的精英圈 子;另一方面是国内30多家商学院和境外 大举进驻的办学机构对于EMBA教育市场 的大快朵颐。于是乎,在又一个招生旺季 来临之际,各大商学院忙不迭地在全国各 地召开招生宣讲会,真是“乱花渐欲迷人 眼”!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06,(5):83-83
北京,3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人大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人大科特勒EMBA新闻发布会暨项目说明会,宣布人大科特勒EMBA教学项目正式启动,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生。这是国内首个以战略营销为方向的EMBA课程,与同类EMBA课程相比,最大体现了EMBA教育的差异化、专业性。  相似文献   

8.
丁一 《经理人》2013,(11):76-77
2013年,是中国EMBA的第二个十年,一线商学院将进入深度国际化阶段,不只是合作办班,更多是联合办学,全球化运营,共同设计、共同运行,共同教学,颁发双学位。进入2013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大事件不断。5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及巴黎HEC商学院合作的EMBA项目正式在北京启动;8月,与一汽-大众奥迪合作,共同开设“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奥迪EMBA学位班”,摸索培养未来民营企业领军者的新模式。在细分市场和国际化-两大方向上不断发力。针对未来行业发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卫龙宝接受《经理人》专访。  相似文献   

9.
李宏 《经理人》2013,(11):80-81
用不上五年,80后将成为EMBA主体,他们受过系统教育,有管理经验,这个群体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人大EMBA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互动”,以学生的经验为主轴和知识来源的讨论式教学。EMBA生源低龄化是所有商学院都意识到的趋势,只不过,有的学校在有意控制年龄和职位结构,有的则在积极寻求改变和调整,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将CMPM(Chinese Masters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即中国实践管理领袖教育项目作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融合案例、行动学习、反思学习和经验分享,还有实地参访、反思报告写作等。特别引入了模块主任角色,在学习中,模块主任既是课程设计者,又是教练者,同时还是质量控制者。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14,(11):93-93
2014年10月20日上午7点(北京时间),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以下简称FT)发布2014年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单。相比去年,以交大安泰为首的3家中国本土商学院的中文EMBA项目本次排名均稳中有升,而其他中外合作项目则有升有降。这一现象既打破了该榜单长期被欧美知名商学院垄断的局面,更突显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本土商学院正在逐渐缩短与国际知名商学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赵鹰 《经理人》2007,(10):36-38
英文EMBA四大特点 中外教授都用英文授课,学员的作业全部用英文完成,文凭多数由海外商学院颁发的,这属于英文EMBA。每年全国总共招生10多个班,总量在400~500人左右,相当于中文EMBA招生量的十分之一。主要盘踞在北京和上海,广州只有一所商学院提供此类课程。究其原因,这三地跨国公司比较集中,对英文EMBA有需求。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2008,(8)
商学院发展过快,良莠不分;商学院虚假宣传,MBA学生眼高手低,MBA教学照搬照抄洋模式洋教材,案例教学空壳化,洋教头走穴,EMBA教育娱乐化金钱化,等  相似文献   

13.
EMBA是针对已经担任中层以上管理工作,并且具有承担更多管理责任潜力的企业中高层经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一般称为高级经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它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于1943年首创,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得到广泛推广。由于美国的EMBA教育起步早、规模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EMBA教育或多或少都受到美国办学思想和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玉 《经理人》2005,(10):34-35
为了拓展人脉,有的学员同时读两个商学院的EMBA 这是一个讲究圈子的时代,读书有 同学圈,做生意有生意圈,两个 圈子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现 在却被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玩转这两个 圈子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EMBA。 广泛的人脉关系,无疑是EMBA一笔 潜在的财富。EMBA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 区、不同的行业,身份却大抵相似:大部 分都是所在企业的中高层。读EMBA,是 一条能迅速结识各路商界精英的绝佳途径。 精明的人,通过EMBA这个不断延伸的人 脉圈,也能延伸出很多商业信息和机会。  相似文献   

15.
赵鹰 《经理人》2006,(8):117-117
英文不错而且需要在海外拓展业务,建议读世界一流商学院的EMBA选择EMBA到底看什么?一个动辄十几万甚至高到六、七十万的教育,将近两年的时间,人、物、财全面调动,是人生的重大投入。慎重选择,才能保证利益。选择EMBA,首先要在众多的选择中挑出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课程。要对自己的特长、个性和职业目标有清晰认识,全面结合市场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到底能学到什么真东西?经过五年的办学探索,国内EMBA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成熟,宏观上进化到“差异化”竞争阶段。各大商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塑造出迥异的商学院“性格”。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07,(10):28-33
金秋10月,首个“中国最佳EMBA排行”隆重发布。 这是中国首个参照国际惯例,同时结合中国办学实践而开展的EMBA排行榜。从2004年开始,《经理人》对商学院开展调查并推出“最佳MBA排行”。在MBA排行成熟经验、成熟排行体系和调研方法的基础上,《经理人》2007年首度进行EMBA排行。EMBA排行主要从商学院、学员两个方面着手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18.
赵晴 《经理人》2004,(3):103-104
一直以来,是MBA,EMBA,唱了商学院教育的主角,几乎红了整个管理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不需要考试,也不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当然也没有学历学位证书,但是却涵盖了现代经理人完善知识结构最需要之核心课程的Mini MBA,开始在3月回春的大地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19.
陈振烨 《经理人》2007,(10):34-36
在2002年国家批准开办EMBA教育的30所院校中,大部分商学院已经趁势而起,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但是,也有小部分因为能力欠缺,正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与MBA教育的经历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20.
各EMBA项目的运作手法虽然相似,但他们留给市场的品 牌形象却大不相同 又是一个10月金秋,又是一个收获 的季节。 酝酿己久的2005《经理人》高端 读者群眼中的“最受欢迎的EMBA项目”火 热出炉了。 这是一份让所有上榜商学院都皆大欢 喜的榜单。因为,所有上榜的9所商学院, 都不分坐次,不评高下,捧走了各具特征, 却又不能互相取代的奖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