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1859年他几经周折来到了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向天王洪秀全提出了他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雄心勃勃,企图通过改革“与番人并雄”①。本文主要是通过剖析洪仁歼的改革,进行历史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洪仁玕的著作《资政新篇》,学者多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计划,国外学者苏均炜、濮友真和邓嗣禹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对此有所论述。这段笔谈所介绍的洪仁轩的佚著,如果确实存在,很可能是《资政新篇》的姐妹篇。太平天国于1860年6月2日占领苏州后,立即从外交上、军事上为东进作准备。李秀成几次致书在上海的外国使领,洪仁玕利用与西方传教士的渊源也积极活动。7月21日,即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六月十一日,洪仁玕致书在上海的英国教士艾约瑟,邀请他到苏州会面,“以便面倾一切”,信末附言:“另附新书一本交先生一览。”同时,李秀成也致书艾约瑟和另一英国教士杨笃信,告以洪仁玕已到苏州,邀请他们来访。洪仁玕、李秀成的去信都送到了。李秀成的信现存英国。不知什么原因,洪仁玕去信的原件却仍在中国,现存广西博物馆(《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和《太平天国文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洪仁玕提出的“防意如防城”、“胜惑即胜敌”这一思想出发,从新的角度研究了洪仁玕的思想,论述了洪仁玕“防意胜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详细地阐述了洪仁玕面对后期太平天国思想领域的严峻形势,为收拾世道人心,稳定政局,抵制封建腐朽思想的腐蚀和诱惑,提出的一整套“防意胜惑”的有关方策。文章认为洪仁玕“防意胜惑”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太平天国革命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起义记》原名《洪秀全之异梦及广西乱事之始原》,是记载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著作。简又文先生曾指出:“历来欧美人士之研究太平天国者,咸以此书为最真确可靠之史料。尝考吾国官书或私人著作关于洪秀全身世及太平军初期历史之种种记载,其详实可据,无能出其右者。”这本书是瑞典籍传教士韩山文所著,韩山文的主要根据则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之所传述。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洪仁玕为了躲避清朝  相似文献   

5.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呕心沥血之作,凝结着他的真知灼见和忠于太平天国的高尚情操。史学界对《资政新篇》的评价由完全否定到基本肯定是有着一个过程的。建国初期,不  相似文献   

6.
洪仁玕与太平天国历法的“改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仁玕阐述了太平天国颁行天历主要有“醒愚俗”、“定民志”、“正农时”三个目的。针对天历不合天象、有失农时的缺陷,洪仁玕对天历作了一次较大的“改订”:一是改订“岁实”,二是欲制定一标准物候历来“裁定耕种”。洪仁玕对天历的“改订”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上帝”观念是拜上帝教教义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源于《劝世良言》,是中西合壁的产物,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起了兴奋剂和麻醉剂的双重作用.作者较系统地分析了“上帝”观念对太平天国历史和思想的影响,并对洪秀全和洪仁玕的宗教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外政策的异同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为了挽救革命危局,达到"重振天国"的目的,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制思想.洪仁玕的法制思想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体现出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洪仁玕的法制思想不可能在现实中完全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了解洪仁玕的法制思想,对于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洪仁玕在太平天国严重困难时期担负总理朝政的重任并先后发表了《资政新篇》、《英杰归真》等重要文献,较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变革思想和主张。 洪仁玕在经济方面的“革故鼎新”思想,主要反映为以下几点: 一、变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雇拥制度,从而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他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后世或生贤智者,不得为国之用,反为国之害矣。故准富有者请人雇  相似文献   

10.
《资政新篇》是一八五九年洪仁玕由香港到达天京后,根据当时的“时”和“势”,向洪秀全提出的一个统筹全局的建议书。在这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纲领性文献中,洪仁玕冲破落后狭隘的思想巢臼,大胆地提出了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在中国建立近代工业体系的一系列措施,表现了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满腔热情和革新精神。 洪仁玕(1822—1864年)是洪秀全的族弟,也是出身于中农家庭的知识分子。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接受洪秀全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拜上帝会最早的信徒之一。一八五一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时,他由广东赶来参加,因太平军已转战永安,没有赶上起义队伍,折回广东。后来清朝反动政府搜捕洪秀全的家族和信徒,他避居香港。一八五四年,他到上  相似文献   

11.
洪仁玕与洪秀全一样,最初是通过梁发的《劝世良言》接触到“耶火华”这一词的,它被奉为独一真神,而这一真神主要是用“神天上帝”这个词来表达的。洪仁玕和太平天国在接受这一概念后,与中国古籍中的“皇矣上帝”、“惟上帝不常”等词意紧密结合起来,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心里及神学观念加以改造。特别是他在阐述上帝创世的时候,对于上帝的“自有者”解释,表现出了泛神论的倾向,并赋予了一些非神性的解释,但就其本质仍属于唯心主义神学体系。他之所以这样作,是有其深刻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原因的。  相似文献   

12.
1988年6月3日至6月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名流学者30余人在宝鸡师范学院召开了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有:(1) 讨论《太平天国史大词典》的编纂问题;(2) 讨论洪仁玕新政与中国近代化问题;(3) 讨论中国近代史研究生的教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领导人,洪仁玕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思想启蒙者。在他向洪秀全呈交的资本主义施政纲领《资政新篇》中,他提出了诸多特殊教育的思想,如把残疾人的教育纳入和谐社会体系、制订相关的法律、开展职业教育等。这些思想对我国近代以来的特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洪仁玕新政是1859年提出的,这时正值世界工业革命的二、三代之交。英国为第一代;法、美、德为第二代。当洪仁玕新政提出时,还没有起步的日本或虽已起步但仍较落后的俄国,也以第二代国家经济转换的轨迹为借鉴,登上世界工业革命的第三代列车。当时的中国也有这种机遇,也存在着实施洪仁玕新政的可能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失丧了登上世界工业革命第三代列车的机遇。这个教训,很值得记取。  相似文献   

15.
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早在一八四三年他就参加了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一八五一年一月金田起义时,他闻讯前往,未能赶上起义队伍。嗣因清军搜捕甚严,遂于一八五三年避难于香港,“授书夷收”。一八五九年四月间到达天京,五月被天王任命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肩负总理太平天国朝政的重任。就在这一年,他发表了《立法制諠论》、《资政新篇》等重要文献。本文拟就其中有关法制观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错误和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洪仁玕颁布的《资政新篇》等一系列法令性文件的综合分析,系统阐述了洪仁玕近代化思想的基本内容,重点剖析了洪仁玕在引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和法制方面的主张,指出了洪仁玕思想的进步性、科学性及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它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洪仁玕(1822—1864年)是天王族弟、最早的拜上帝会成员。金田起义后,他数次投奔太平军均未达目的,遂避走香港。1859年4月,他设法从香港辗转而到天京,被天王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1861年因安庆重镇失守被革职。 1864年7月,天京陷落,洪仁玕护幼天王出走,准备会合各路太平军余部重振革命大业。同年10月,在江西石城不幸兵败被俘,11月就义于南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洪仁玕慨然表示“今予亦只法文丞相已”,大义凛然。洪仁玕自幼饱读经史,在香港期间对西方资本主义有所了解。他对太平天国革命颇多建树,而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则更为突出,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以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干王的反腐治吏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立法制喧谕>等著作中提出了一整套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措施,形成了对官员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惩治的全程式监督和控制.洪仁玕的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思想虽未能挽救太平天国的衰亡之运,但如果我们剔除其封建主义的成分,却能为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洪仁玕不仅文化水平高、见多识广、有卓识,而且是最具新思想.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说:“盖千王居外久,见闻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等.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秘钥所在.”他的《资政新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其中确有真知灼见,以致连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也认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能静居士日记》)  相似文献   

20.
1837年,洪秀全第三次考秀才落第后,曾大病40余日.生病期间,他做了许多奇怪的梦,时常胡言乱语.这就是太平天国历史上著名的“异梦”.据洪仁玕的记述和太平天国的文献记载,洪秀全在梦中被上帝召上天堂,授以“除妖”大任.此说是否真由梦境而来,史界有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