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用主义与奥巴马政府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根源于美国早期的边疆拓荒史和新教伦理,得到美国大众和精英集团的广泛认可,是美国的大众文化,又是国家主导政治文化,自然发展成为美国外交的指导理念.奥巴马政府在"一场危机、两场战争"和国际形象受损的危急情况下执政,选择了"现实的理想主义"外交理念和"巧实力"外交战略,正是对小布什"单边主义"战略反思的结果,是实用主义的必然回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能源紧缺问题正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能源外交的地位在中国总体外交中日益突出.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大国,中国应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从中既要看到有利因素,也要看到不利因素,通过采取正确的对策,趋利避害,实现中俄双赢.  相似文献   

3.
于春苓 《北方论丛》2006,(5):105-109
在漫长而复杂的俄罗斯外交发展中,地缘政治因素、东西方双向外交战略、宗教救世主义给其外交打上传统的烙印。传统因素使俄外交在动态中延续着,并凸显出俄罗斯外交的特征。传统因素既成为我们解读俄外交发展轨迹的切入点,还为展望俄外交走向提供更具解释力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安全已上升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因素之一。世界各国纷纷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寻求能源合作,以此保障能源安全,完善本国的能源战略。俄罗斯凭借其世界能源出口大国地位,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与其在地缘上接壤,又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两国的能源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能源外交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国家战略考量。了解俄罗斯的合作动机更有助于我国制定完善的能源合作机制,避免跨国油气勘发中存在着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从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1])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外交表现是其近几年外交政策的缩影 ,也是维护本国利益的反映。俄罗斯独立后 ,经济衰退国力下降 ,俄美在实力对比上形成巨大反差。普京上任总统后 ,从俄罗斯的国情国力出发 ,正确认识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为了富民强国 ,实现其真正的世界大国之梦 ,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表现出明显的灵活务实和东西兼顾的特点 ,优先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同时又借重东方提升自己 ,突出外交为经济服务。尽量减少国际摩擦 ,以妥协求合作 ,在合作中图发展 ,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最有利的国际环境 ,这无疑是普京政府现实、理智的外交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8日,梅德维杰夫代替普京主政克里姆林宫。在普京八年执政给俄罗斯和世界带来有目共睹的改变的这样一个时刻,梅德维杰夫的出现必定会引起人们的普遍猜测。梅德维杰夫是否会忠实地执行普京的路线?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对俄罗斯的外交实践经验、普京的外交遗产、俄罗斯的外交特征以及梅德维杰夫的个人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梅德维杰夫的外交政策将在实质上与普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能源外交,无论对于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还是对于其外在的战略利益和国际地位都至关重要,对于未来国际能源格局的发展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八国集团"成员国和"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的双重身份,地跨亚欧大陆的特殊地缘政治条件,使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本身更具多向性和多变性。当今国际形势的特征和俄罗斯自身的实力状况决定了后苏联空间、欧盟和东北亚地区是目前俄罗斯能源外交的主攻方向。因此,研究俄罗斯在上述三个地区能源外交战略征,对于探析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政治体制的变化为精英和大众提供了影响外交的空间。不同精英的政治经济取向、大众的选民行为都对俄罗斯外交决策产生深刻的影响。观念和知识体系、价值观等因素,推动着俄罗斯外交在精英和大众的互动中渐趋成形。  相似文献   

9.
汪宁 《社会科学》2012,(4):12-20
近十余年来,俄罗斯的强势复苏使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在以斯拉夫文化为主体的中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轮回,其特征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重新开盘;重点从意识形态转换为能源经济和文化软实力;合作与斗争并行不悖,但合作成为主流。斯拉夫文化影响范围可以分成核心圈、中心圈和亚中心圈三个板块,由此对俄文化外交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实施手段进行分析,可以认为,俄罗斯从恢复俄语教育、举办俄罗斯文化年、力争世界宗教主导权和论坛外交四个方面着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论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能源问题事关各国的安全与发展.本文论述了俄罗斯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旨在提高国际地位的能源外交战略,强调了能源因素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础,剖析了中俄能源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台湾当局不断加强利用“民主牌”来推动“务实外交”的力度,手法也更加复杂多样。台湾打“民主牌”有看多重考虑,一是取悦美国,二是要稳住执政阵脚,三是要在国际及岛内贬损大陆的形象。西方民主的弊端加上台湾“民主”的劣根性,使得台当局的“民主牌”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大陆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也沉重打击了“民主牌”的气馅。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具有代表性的诗集的题材与主题是抒发热爱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美好情感,表达对死亡、自然与宇宙的深入思考和感悟,歌颂俄罗斯纯朴的女性,将她们作为伟大祖国的象征;热情讴歌那些受压抑受迫害却坚守志操的诗人;谴责战争,努力修复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创伤;艺术成就是浓郁的地方特色、生动而丰富的意象以及贴切的比喻.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政治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体育外交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极具活力和魅力的内容。体育外交具有灵活性、亲和性、直接性、公开性、风险性低及依附性强等特点。体育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对外可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内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说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那么体育就是实现中国梦的翅膀。  相似文献   

14.
“国民外交”是近代中国人民对外交民主化要求的体现 ,它的产生是西方民权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结果。在近代中国 ,广大国民先后以非对抗性的外交运动、对抗性的外交运动及合作性的个人(或团体 )外交活动等形式对外交进行了参与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外交”。  相似文献   

15.
从毛泽东、周恩来,到习近平,中国领导人经常在外交场合使用《论语》的相关语句,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邻"、"择其善者而从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这些语句成为解读当代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道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睦邻外交政策、学习与独创相结合、取信于民等外交思想和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论语》,可以看到中国外交和平、慎战、中道、坚忍、诚信、崇礼、尚德、忠恕、自律、为民、惠邻等品格与惯性,可以预测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不走"强国必霸"的传统大国外交老路是中国特色外交的常态。然而《论语》的外交思想毕竟是朴素的,用《论语》的思想简单地比附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和忽视《论语》中的有益成分都是不可取的。把《论语》作为一种历史文本进行解读,通过外交实践来实现"通古今之变",并由此实现中国外交的新变革,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16.
张郁慧 《兰州学刊》2006,2(4):102-105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原则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表现为对国际主义强调过多,对国家利益重视不够。“文革”时期国际主义甚至取代其他原则而成为中国外交的最高准则。改革开放后,国际主义在中国外交中被逐渐淡化,对国际主义的认识要与时俱进。国际主义精神在中国外交中应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邱芝 《学术探索》2013,(9):29-33
俄罗斯政治发展需要民主政治文化的内在支撑,否则很难成功。因此,处于转型进程中的俄罗斯必须注重政治文化的民主转向。本文主要分析了认同型政治文化、独立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法理型政治文化的理性建构,阐释了政治文化的民主转向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大举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为了重振超级大国地位,俄罗斯开始重视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关系.俄罗斯不断加强自身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力图重新恢复其在中亚地区的领导地位.随着俄罗斯影响力在中亚的回归,各种力量在中亚的争夺会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交3.0版: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国际安全压力和国内发展压力均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对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战,要求推动中国外交转型,在更宽视野和更高平台上把握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向。中共十八大对中国外交进行了重新规划,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正从被动应对内外挑战的压力型外交向主动进行布局谋势的动力型外交转变。十八大以后的中国外交将呈现为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外交、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外交的3.0版外交,步入了负责任大国外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霸权主义的根源和反霸路径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的历程,论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反霸意义.文章认为思考中国当前反霸的路径,应跳出传统的力量、均势等强权逻辑的框架,将着眼点更多的投向"国际道德因素","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向世界奉献的最新道德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