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免费职业教育制度、产学一体、开放办学等经验对今天的职业院校还有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铁路高等教育的办学起点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根据招生条件和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毕业生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北洋大学堂、芦汉铁路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几所学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具有独立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其招生及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是近代中国第一所铁路高等学堂。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实业教育发展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脚步,同时经过了一个教育本土化的吸纳和转型过程。近代华北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经济、文化区域位置,形成了实业教育特定的办学特色。近代华北的实业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实业学堂的兴办、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和职业教育制度的转变三个大的阶段。在为华北地区培养各级专门人才、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推动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婷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2):78-79,111
从分析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近20年的实践现状出发,论述了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先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加快了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剖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作办学层次总体偏低,过分强调教育的公益性等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不利因素。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提出了优化中外合作办学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观念、经济利益、外部环境和职业教育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仍是西藏教育中的"短板"。进一步发展西藏职业教育需要我们转变歧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树立现代人才观;立足地方社会发展实际,定位职业教育的服务方向、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科学设置专业,形成特色和优势;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单一的办学形式逐渐被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所代替。论文论述了多样化办学形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用实例介绍了联合办学、实业兴学、依托专业办产业、专业+基地+农户、长短结合等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不同的办学形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榆林市经济社会、人力资源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榆林市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榆林市发展职业教育的对策:政府应该予以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利用宏观手段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办学渠道,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则应该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力度,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凸显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师资队伍水平仍然不容乐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缺乏合理性,职业教育课程规划和设置的目标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和公众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等诸多问题。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反过来,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的机遇,职业教育要采取诸如定位市场需求,明确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创办特色专业,着重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建立"教育、就业一条龙"系统;实行多元化办学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后劲等对策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代实业学堂的出现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事件,对当今学校职业教育影响深远.为保证教育质量,晚清政府以考试为工具,借鉴移植了西法考试制度,对学生学业进行严格的考试,对近代实业学堂考试从其特点以及反思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索,对其考试特点从考试评价制度、考试评价主体、考试评价内容、考试评价标准、考试评价功能发挥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基于历史的反思,认为汲取考试评价中的合理和积极因素,制定符合当代的基于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学业评价制度,重视作为“实践共同体”的专业评价队伍建设,以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与学业评价内容,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发挥正向的考试功能.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向影响整个职业教育的全局,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办学诸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面临着办学理念、生源市场、教师资源、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几个方面的困境。在此情况下,高职高专学校需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端正办学理念,树立特色品牌,优化专业设置,使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认为 ,实业是富强之本 ,一个国家只有在先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后 ,才可能强盛 ;而实业教育是根本的根本 ,一个国家只有在培养出大量自己的实业科技人才之后 ,才能不依赖于外国 ,走上独立自主的富强之路。因此 ,大力兴办近代实业和实业教育 ,应是晚清“自强求富”的根本大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张之洞领导了中国近代许多重要的军事、民用工业建设 ,创办了大量的实业学堂 ,确立了实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地位 ,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数学课程采用的是以前中专数学教材,其教学内容已不适应当前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构建体现中职教育特点的数学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特定的职业教育形态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之中的,这种“双重嵌入”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职业教育社会化的过程。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方式、产业体系形态等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职业教育存在吸引力不足、适应性不强等现实问题。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应遵循社会嵌入、政治嵌入、市场嵌入和技术嵌入的建设逻辑,从社会嵌入上应满足社会对高质量职业教育供给需求,从政治嵌入上应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市场嵌入上应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协调运行机制,从技术嵌入上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是连接教育和经济的桥梁,专业设置是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抽取江苏省50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来分析专业设置现状,对城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在工学结合、联合办学、对口升学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还存在一定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加强城乡及区域间联合办学,加强骨干、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学堂,不仅是中国新教育的发端,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的产生。从职业教育的视角审读这一历史,不难发现近代人才观念的形成及其对传统人才观念的突破是职业教育产生的直接诱因;而近代人才观念的形成所折射出的则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结构的变动,是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结构变革的产物,这成为职业教育产生的深刻动因。回顾这段历史得到的启示是丰富的。面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的问题与困境,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于本土化;在于形成多元、互动的职业教育发展张力。  相似文献   

17.
把握目前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就读意愿,对于推动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使其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十分必要。调查结果显示,涉农专业学生中的农村生源比例高于非农专业;大部分涉农专业学生的最初的就学意愿并非是职业教育而是普通高中;学生就读中职涉农专业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升学;大部分涉农专业学生希望在城市就业,他们比非农专业学生更倾向于毕业后创业。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培养对象范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教学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务求实用和实效,增加创业预备教育将是提高中职涉农专业吸引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运用EFE、IFE矩阵分析法对职业教育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威胁、优劣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SWOT矩阵分析,提出了推进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多元参与机制;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凉山州职业教育,对增强彝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发展职业教育是凉山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路 径。凉山州职业教育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专业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足、办学经费短缺、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等。提出 了四点对策和建议:(1)基于职业分类细化专业方向细化;(2)结合区域优势,打造民族特色人文专业;(3)以政策手段引导企业 参与职业教育;(4)学时安排上要考虑企业需求。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并不是一开始便是现代意义的,它经历了一个从名称到意义的转换和扩展的实现过程。中国古代无职业教育的称谓,晚清将该种类型的教育名之曰实业教育。近代西方船坚炮利的威胁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使洋务派认识到军事技术和机器制造的重要性,有了学习西方技术的要求和动力,出现了学“西艺”的热潮,促成实业教育思潮的产生。经由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运动中的维新派和清末“新政”时期新教育运动演绎、发展,实业教育思潮达到高潮,并对晚清相应历史阶段的实业教育实践和实业教育制度建立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