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婚约制度及其立法构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约是一种身份契约,其存在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法津对于婚约问题采取的"不提倡,不禁止,不规范"的回避态度实不可取.婚姻家庭法应继承古代婚约制度之精华,吸收外国婚约立法之理念,对婚约进行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2.
确立婚约的法律拘束力,构建以违反婚约的损害赔偿为核心的婚约制度有助于我国关于婚约的立法与司法合理化,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民法典不应当漠视之.  相似文献   

3.
婚约作为一种民间习俗由来已久,在古代社会婚约具有极高法律地位.尽管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婚约作出明确规定,但婚约在现实生活中仍大量存在.鉴于因婚约的解除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婚姻家庭立法或未来民法典有必要对婚约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保护订立婚约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出发,针对我国现行婚约制度相对滞后,公力干预消极被动以及目前因婚约引起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的现实状况,借鉴西方国家婚约制度的实践经验,建议加强国家公力对婚约的干预和监督,并对我国的婚约立法进行初步设计,以弥补现行婚约制度的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在对婚约采取一种既不提倡又不禁止的态度,但其实婚约制度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现在许多国家都有关于婚约制度的详细规定,本文主要通过对外国法以及我国以前有关婚约规定的分析从而论证我国现阶段有无对婚约进行立法规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1950年、1980年和2001年《婚姻法》均无关于婚约的规定,相关司法解释零散而不成体系。以社会调研为基础,考察婚约的涵义及历史流变,可知作为男女双方意思表示的现代婚约,性质上属于亲属法上的契约,兼具亲属法与债法的双重属性。婚约现象长存不衰,有着深刻的心理、文化和经济基础,我国现行立法对婚约习俗的规避与漠视有“矫枉过正”之嫌。婚约立法是填补法律漏洞、充分发挥法律社会导向功能之必需。我国应当对传统婚约习俗采取“形式保留、内容改良”的态度,构建一个理论上符合现代法律自由精神,实践中满足司法实务需要的婚约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婚约没有明确的定性,这种情况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对婚约引起的种种民事纠纷判定的混乱。本文认为,婚约是确定男女未来身份关系的合同,在婚姻法对婚约未作规定,而合同法又排斥对婚约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应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对婚约进行调整。本文还提出了关于婚约问题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婚约作为一项悠久的习俗,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而由于立法、司法解释均无明文规定,导致因婚约解除后引发的各类纠纷,尤其是财产纠纷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因此,探讨婚约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我国的婚姻立法和司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婚约及其立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约问题是我国婚姻立法上的一个空白。现实生活中由婚约关系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且错综复杂,但我国法律对这一问题却采取回避的态度,由此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的困惑和不便。本文通过分析婚约的性质,并借鉴国外有关婚约的法律规定,提出我国建立婚约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0.
婚约财产流转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约作为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作的事先约定,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与婚约密切相关的彩礼给付行为从性质上说是一种附以结婚为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这一条件实际上是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为内容,在条件成就前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但并未生效。彩礼所有权在结婚之前并未发生转移,故在双方未能结婚时,均应返还婚约财产。我国相关的立法及司法解释应基于理论分析与现实状况,参考国外立法,进一步完善婚约财产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婚约作为人类社会中一项法律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可追溯到西周。由于立法者对婚约的误读,我国现行婚姻法没有对婚约作出立法规定,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婚约仍然大量存在,并呈现出不同于古代婚约的许多新特征。就婚约性质而言,婚约是具有一定效果意思的表示行为,具有伦理性的特点,宜归为亲属法上的契约;就婚约的效力特征来说,基于对自由价值的保护,婚约作为一种亲属法上的契约,其权能受到限制,不得基于婚约提起缔结婚姻的诉讼或者缔结婚姻的判决不予执行,无强制力,因此,是类似自然债务的不完全债权。  相似文献   

12.
婚约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现行法放弃规范婚约实乃失误,致使婚约关系游离于法律规范,造成不应有的秩序失控,本文就婚约合理存在的机理展开讨论,指出规制婚约的必要,并提出了规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北京娱乐信报》10月18日有消息说,在江西安义农村,青年男女以签订协议方式迅速确定恋爱、婚约关系,并在男方交纳数万元“婚约保证金”后一同外出务工、非婚同居。但是,“闪婚”过后,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而来,而其中由“婚约保证金”引发的纠纷案频发现象更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婚约起源于古代社会的买卖婚姻,近现代多数国家或地区亲属法也规定了婚约制度。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此没有规定,但民间订立婚约的现象则是普遍存在的,由此导致了司法实践过程中大量民事纠纷的产生。婚约性质从本质上说应属一种契约。为指导人们订立符合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理念的婚约,规范人民法院审判婚约纠纷案件,我国婚姻法应明文规定婚约制度。  相似文献   

15.
婚约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约问题在我国被视为道德问题 ,而基于婚约关系而产生的“准夫妻关系”和“准姻亲关系”又非常密切 ,因此形成的种种社会关系错综复杂 ,需要法律调整。婚约性质从本质上说应属特殊的契约。处理婚约关系的首要任务在确定婚约成立的时间。婚约关系的存在会产生特定的诉讼法上的效果 ,并使婚约当事人负有特定义务。婚约解除后相互赠送的财物因失其基础应当返还 ,因婚约解除而受损害的一方也应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6.
明代定婚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定婚行为需要符合凭媒而立、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女方收受聘财等构成要件,尤其双方要自愿、意思表达一致,才有法律效力。法律同时规定了婚约解除的法定事由,按照过错主义原则追究法律责任。笔者认为明代定婚制度中的进步因素可以视为为近代婚姻立法的萌芽,是在继承前代立法成果同时的伟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自古,婚约、彩礼的现象在我国就普遍存在,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通过界定婚约、彩礼的法律属性,分析我国目前婚约制度中存在的法律缺陷,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婚约是具有订婚权的人以当事人双方将来结婚为内容所订立的具有确定性和社会效力的约定。婚约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契约的特殊民事契约,即一种准身份性契约。它虽不具有强制执行之效力,但婚约解除后产生的财产纠纷的解决往往涉及婚约的效力界定。  相似文献   

19.
婚约并非以结婚而是以婚姻关系为目的,是未婚男女对婚姻关系的预先约定;而彩礼是男女双方按照婚约习俗以婚姻为目的由一方交付给另一方的财物。《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彩礼返还进行了规定,但其法理根据不足。彩礼返还以婚约解除为条件,但应考量两个因素:一是过错因素,对婚约的解除或不解除有过错的彩礼给付方丧失彩礼返还请求权;二是婚约期待期,婚约期待期以结婚后八年为宜。  相似文献   

20.
婚约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律对于婚约问题采取既不禁止,也不加以保护的态度,笔者认为弊大于利,特别是对于因婚约的解除而引起的财物纠纷,由于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婚约法律制度,以调解处理因婚约问题而引起的某些相关的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