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记事,长辈们 便告诉我一个响亮的名字 说这个人的思维很杰出 凭着世界上一个当时还不很流 的信仰暖了地球上一片最古老的土地还告诉我们 这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为我们支撑着好大一片天地从一懂事,我的爷爷 便抚着镰刀磨出的老茧告诉我 是株刀刻去人世问好多不平与屈辱爸爸衬心向我解释 是一把坚硬的铁锤 砸出我们立身的地基因此,我们这个阶级把镰刀与铁锤印上红旗于是,生来崇拜英雄的我们 便把热爱给了那一个人 和那一面威武的旗因为,这人的确是个英雄曾经领着我的前笨把那么多坏人赶出这片土地 莫昨,这种崇敬便是信仰 那么,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2.
我来到江南古城镇江,寻访一等奖的获得者刘克奇同志。在市运输公司的会议室里,热心的主人早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横幅、盆花,一台16时彩电,几十张喜盈盈的脸,气氛庄重而热烈。当  相似文献   

3.
西塘 《民族论坛》2005,(9):16-16
北京的胡同与江南的弄堂,无论是形式还是感觉,对我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到了北京后,从小就喜欢穿弄堂的我,便把对弄堂的那份情感寄托在了那一条条或长或短的胡同里。逛胡同也因此成为了我在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相似文献   

4.
记得绍兴也下过雪,然而江南的雪留给我的印象却是那样的不真切,仿佛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绍兴绵绵不断的雨似乎才符合她江南小镇情调。5月的拉萨,不时也会下雨。每到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小桥流水、浆橹摇荡、青苔爬满石阶、巷子里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姑娘     
我骑着一匹高骏的性情暴躁的铁青色蒙古马,沿着兴安岭的山麓奔驰了五天,才登上了去鄂伦春的正路。这里正是初夏,山野、森林和整个的大地都披上了浓绿的服装,深蓝深蓝的高空里飞浮着乳白色的云团,投在地面上的云影,一块一块,一片一片的,像似随风飘浮的轻纱,迅速地遮过峰恋林顶,我的马追随着一团团的云影飞驰进一片无边际的林海里。马闯进了林海,更疯狂地驰骋起来。我知道这里人烟稀少,很容易迷失方向,不过我一点不担心,我相信我的马会把我送到目的地去。马一直飞驰到下午两点多钟,浑身被汗湿透,像涂了油似的又黑又亮。它终于驰到这样一个地方停下了。马停的地方林子非常密,那高大的穿天松和密集  相似文献   

6.
远山的牧场     
少年的我曾非常渴望,一片属于自己的牧场,我想让时间变做静止的东西,想让城市退后成一个遥远的风景。我的牧场,我没那么具体地把自己想成牧场主,没想到要雇佣谁驱使谁。设想有几百只羊和几十头牛,只想贴近土壤生活一回,想被旭日和夕阳真真实实地照耀一回。  相似文献   

7.
陈曦 《民族论坛》2006,(7):26-27
“陕北”多年来几乎成了原始、野性、热烈、淳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认知很大一部分来自那狂放不羁、辽远动听的信天游。但是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共生之地,还有另外一种让人不得不说的音乐形式——榆林小曲,因为它是陕北文化的另一种表达,表现了陕北人性格中柔软的一面。(一)榆林小曲是江南小曲和陕北民歌的混血儿。清代,榆林是整个陕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榆林做官的多是江南人,他们直接将江南小曲带到了这个塞外名城。这中间两个人贡献最大。一个是浙江人谭吉璁,康熙年间榆林同知,他带来的是江南韶乐。谭吉璁是个文人,喜欢艺术,有点怀才不遇,…  相似文献   

8.
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歌,它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基础。江南民歌的曲调柔美、风格突出,就像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呈现在人们的眼中,耐人寻味。廖勇、赵季平于2006年创作的歌曲《大江南》是一首融入了江南民歌曲调和江南文化的男高音创作歌曲,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并且广为流传。在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对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巨大的信心和动力,像这种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以及赞颂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果的作品不胜枚举,如《爱我中华》《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大江南》也正是这种时代背景下问世的。本文对歌曲《大江南》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风格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演唱《大江南》的歌者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异乡的异香     
几个月前,一个摄影师朋友来访,送给我满满的一罐云南独龙江地区的野生花椒。说实话,那罐花椒,我没怎么在做菜的时候用过,因为这些黑黑的花椒的味道在我家众多调味品中绝对是一个异数。但我却总是在闲暇时不自觉地拿出那罐花椒,拧开盖子、把他们举到面前、深深地吸一口气,把那股浓浓的、不可言说的异香纳入鼻腔。那股异香便沿着鼻梁一路向上,眼前出现一片花椒林,不远处奔腾江水的巨大响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0.
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歌,它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基础.江南民歌的曲调柔美、风格突出,就像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呈现在人们的眼中,耐人寻味.廖勇、赵季平于2006年创作的歌曲《大江南》是一首融入了江南民歌曲调和江南文化的男高音创作歌曲,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并且广为流传.在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对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巨大的信心和动力,像这种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以及赞颂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果的作品不胜枚举,如《爱我中华》《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大江南》也正是这种时代背景下问世的.本文对歌曲《大江南》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风格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演唱《大江南》的歌者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怀念味道     
世上很多美好的记忆,都是和味道紧紧相连的。  小时候,生长在北方,没有去过细雨如酥的江南,便常常冥想江南,小桥流水,莺歌燕语。长大东西南北走了一遭后,发现让我印象最深最美的竟是味道。那时住在一个叫梅塘的地方。既是塘,当然有水,且长满荷花,密密匝匝,挤挤挨挨,很茂盛。夜里在塘边乘凉,没有灯光,只有星星,四周一片静谧。荷叶的清香充溢在天地之间,那香味自地底而来,伴着八月的潮热,沉沉的,温温的,软软的,甜甜的,带着米酒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花红柳绿,竹舍茅篱,想到六朝女子凌波摇橹的纤手。这是盛世的和祥,不同于朱自清先生“仿佛…  相似文献   

12.
我在这里要记下的,是我的几位知识分子朋友.他们和我一样,在杏花春雨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尔后北上就读于国内名牌大学,再后便奔赴了北疆内蒙古草原."生我者江南,养我者塞北,祖国北疆成了我们江南学子们的归宿."一位朋友在给他的江南母校师生的信上这么写道,这代表了我们这批建国前后大学毕业生的心声.宁志澄,江苏青浦人,1947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他的妻子周增楣,江苏吴县人,1949年毕业于同校历史系.他们夫妇本来有机会出国留学,但那时  相似文献   

13.
钟芳 《民族论坛》2013,(8):59-60
正"小小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这边亮,那边亮,好像许多小灯笼。"乡村宁静夜空下,一只只可爱的萤火虫扇动着轻盈的翅膀飞来飞去,闪烁着点点荧光,把夏日的夜晚点缀得神奇而美丽。迎着徐徐清风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成群飞舞的萤火虫,串成一条闪亮的光带,忽闪忽闪地萦绕在我的周围,看着这些灵动的小生命,我的心里生出了几许惊喜与怜爱。一点、两点、一片、两片……小小流萤,它们像是留到了人间玩耍不肯回家的调皮  相似文献   

14.
郎伟 《中国民族》2012,(6):24-26
说起来,我在居于塞北之地的银川市已经做了50年的普通市民。乍一想起这一点,多多少少有心惊的感觉。除去少年时期于江南的三年逗留及青年时代在京城的七年求学光阴,算起来,我在银川这座西北小城整整生活和工作了40个年头。我的父母来自江南,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分别由浙江和上海启程,一路北上,来到当时还大显荒凉寂寞的银川市。我在银川长大,小学、中学阶段皆在  相似文献   

15.
姐姐萨日朗     
风吹过草原,摇动草地深处所有站立的芨芨草和滩上爬着的荒草。我放牧羊群的帐蓬像一头肥壮的黑牦牛,平静地卧在地上,在风里稳稳地守护着家园。我从城里带回去的黄色铜铃铛就挂在帐篷顶的房杆上,风携带着铃声雨点般击过粗犷的大草原。阳光把风揉成金黄色,把空气切成碎块,然后雪片似地从天上飘落。祁连山,伸开巨臂怀抱着河西八个家大草原。八个家是我出生的地方,在我睁眼看世界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浩大的森林,男人样的群山和女人样的羊群,洁白的羊群像母亲的乳峰在柔软的青草地上游动,游过一片又一片肥美的青草地。晚霞的光辉像巨大的梦景铺天盖地而来,给无际的草地盖上一层无际的金色帷幔。我生长在大草原的呵护中,开阔、博大、雄浑的祁连山赋予了我大山一般的灵魂。我知道人类有这样一片辽阔的大草原养育出无穷无尽的牛羊,人世间该有如此博大的爱。  相似文献   

16.
春游,在深山     
把叠积的劳累丢在溪边轻快的脚步,踏响了山道这古老的琴弦哦,我的丛林我的岩石醒来了.醒来了——高高地扬起霞的彩练矫健的鹰,更飞进了总映着砖瓦的眼里用双翅击响遥远的期盼笑声,随着清风扬起扬起一片花雨扬起一片爱的微涟  相似文献   

17.
我蹑手蹑脚地行走于一片人骨之中,周围灰檬漾地,人骨不断碰到我的脚踝。在一道高100英尺的峭壁上,这个住不了10个活人的山洞里,堆放了3000具骷髅,犹如一片乱葬岗,沾满灰土的碎布片,上面的蓝色方格图案依稀可见,零乱地夹杂在一堆堆肋骨和股骨之中。这些死者是谁?他们是怎样到达这高悬半空的墓场的?为什么他们居住在尼日尔河切穿撒赫勒处的这片非洲干热荒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忆延安行     
夜幕徐徐揭开, 大地已经醒来。晨星, 眨着眼向人间投下最后的恋情; 旭辐, 清除着晨景画卷上神秘的模糊。马蹄踏击得石子路火花四射, 我骑上大枣骝开始了一天的激越。一排排绿树, 一片片田野, 刚刚盛情迎来, 迅即闪过马鬣。过了子午线, 登上羊圈塬; 马儿浑身蒸腾着热汗, 喷鼻声连连不断; 它放慢了脚步, 知道现在该休息一番。把马栓在大树下, 近傍是诱人的芳草地; 我摊开四肢, 躺下疲惫的身体, 不顾蚂蚁王国侦察兵的扰袭, 尽情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安逸。  相似文献   

19.
刘群 《回族研究》2002,(3):62-63
2002年3月的一个下午,我见到了马丽蓉送我的新著——《踩在几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封面上隐约闪现的黄土高原,一边被染成了深青色,一边则是略带灰白的苍茫,直觉告诉我,这似乎是在暗示着此书颇具有内涵深重而不失灵动之风的。它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读大学时的1993年,那时当我第一次阅读完张承志的《心灵史》时,我感受到一种近乎终结的力量,我发觉,文学走上信仰的那一瞬,就已经不存在了,剩下了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书页。  相似文献   

20.
盘瓠和辛女     
一年,长江一带阴雨绵绵,连月不晴,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庄稼全被淹死,颗粒无收,吃饭成问题,来年的种子也没有着落。皇上急得抓耳挠腮,召集群臣说:“谁能去江南弄来谷种,我把公主辛女许配与他。”群臣低头不讲话,都在心里想:“洪水滔天,这不是叫人去送死吗?”没人敢去,皇上更急。这时一只黄狗跑了进来,跪在他前面,眼鼓鼓地看着他,他觉得奇怪,对黄狗说:“你愿去江南取谷种,就点三下头。”黄狗把头点了三下,就跑出皇宫去了。黄狗游过长江,上岸来到一块晒谷坪,打了一个滚,沾了一身谷子,又游了回来,只剩头顶上、尾巴尖上的谷子没被水冲掉。进皇宫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