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建立在其"自治的本体论"基础之上,并以其异化理论为逻辑起点,其具体内容有:将社会自治与国家机器的消亡联系了起来,认为社会自治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把握政治自治,将政治自治理解为个人自由支配自己权利的重要形式;认为无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就是政治自治;在具体实践中有必要实现直接自治和间接自治的有机结合,也有必要采取地方自治和民族自治这两种具体的自治形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实践大学自治这一理念不致流于乌托邦式口号,对它的限度的阐释是很有必要的。大学自治的限度是一种“实然”,从大学自治发轫及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始终表现出很大的限度;大学自治的限度也是一种“应然”,从大学外部的客观存在基础和大学自身与生俱来的性格进行逻辑分析,限度的存在不可避免,而且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的发展是有裨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自治的限度从大学外部和大学自身两方面来说也有一定限度,即限度本身也有很大的限度。  相似文献   

3.
满一乐 《国际公关》2023,(18):100-102
目前,基层工作与居民自治未能很好融合,存在基层工作架构碎片化、居民自治基础不牢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融合困难等现实困境。本文基于嵌合理论,从“枢纽化”视角切入,基于社区这一空间载体,构建了“枢纽化”视角下基层工作与居民自治融合联动分析框架,并以F社区集中供暖问题解决为关键个案,梳理其问题解决过程、分析其问题解决原因,探索出的内嵌合型“枢纽化”小组运行机制实现了基层工作与居民自治的融合联动,为今后社区治理实践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民自治是农村居民根据法律独立自主地管理本村事务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也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充分体现了群众自治、直接民主、普遍平等、基层自主等原则和特点。村民自治既是对社会主义自治理论的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创新,也是对中国村治传统的突破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自治的平台与载体。村民自治发展从本质上也是自治组织变革的过程。自治组织建设直接决定着要素整合、组织形式与自治效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微观公共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以落实民主价值为元目标,但具体目标存在时空差异。自治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机自治体。自治体建立的关键在于粘合成员,主要通过两种关系实现,一是社会关系,试图利用共同价值与整合社会单元的方式重新粘合村民;二是经济因素的运用,利用农村集体产权性质,将组织转为政经合体的自治变体。在有机的自治体中,依据成文的自治规则,通过组织架构完善与组织程序运转实现自治有效。同时,自治过程需要对政府与市场环境系统进行适应与运用。因此,有效的自治模式是在组织与成员既定关系调适下和适应外部环境变革中,追寻特定具体目标塑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方自治思想是毛泽东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接受并亲身实践的一种重要思想 ,他从实现真正民治的目的出发 ,提出了湖南民族自决、建立湖南共和国、“湘人自治”等主张 ,这些观点有别于当时地方军阀所提出的“联省自治”的主张 ,亦与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 ,这些观点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单元的讨论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遇到了“自治悬空”甚至是“村民自治无自治”的发展困境.导致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村民自治的基本单元——行政村与传统自治单元——自然村基础的脱节.面对上述困境,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建立在自然村基础上的、重构村民自治单元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地方性改革与实践说明,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与社群自治的统一,需要建立在相应的乡村自治的社会基础之上.而村民自治本身的发展或已进入探寻自治内在动力的第三阶段,其发展的理想标的应是自治功能与行政功能兼顾的模式,其有效实现单元可能是在现有行政村基础上的、同时向自然村拓展的多级自治形式.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宏观历史高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大学自治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大学自治是在教会和政府夹缝中发展起来的,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分为“教师大学”自治和“学生大学”自治两种模式。中世纪大学自治促成了中世纪大学早期的繁荣,但在后期却成为大学本身的桎梏,直接导致了中世纪大学自治的衰亡。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中世纪大学自治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化的进程而产生并随之被确立的一种基层民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论证了党的领导对于村民自治的特殊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意思自治原则是合同领域中的重要原则。近来 ,已扩张到侵权领域。本文对传统侵权法对“意思自治”的排斥态度 ,作了简要分析 ;指出了“意思自治”在侵权领域的内涵 ;阐述了“意思自治”在该领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影响深远的内蒙古自治运动。随着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派出东蒙工作团,不断加强与东蒙古自治运动方面的联系。经过多方努力和充分准备,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于1946年4月3日在承德成功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的主要决议》。“四三”会议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及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历史性标志。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举措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农民组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近年来的农民组织化建设实践中,几种全新的农民组织形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而言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相比较而言,已实行多年的体制内的村民自治制度仍存在很大的完善与发展空间,因此,可以考虑从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着手,以村委会的规范发展带动其他体制外农民组织形式的发展,这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优选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的困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村民自治的评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激烈的和针锋相对的争论。笔者以为,应该从事实分析与价值期望相比较的两个视角去品评村民自治;而要真正确保其价值期望和理论意义的实现,必须尽快从根本上解决事实上存在的困境,即村民自治应该向“村自治”过渡。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舆论围绕是否以县为自治单位、能不能以县为自治单位、如何推行县自治、县自治与保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设计。人们大致有两种立场和观点,或从孙中山的政治理想出发,主张按照他的有关理论推进县自治,而对政府的一些做法提出批评;或从国民政府现实需要出发,主张对孙中山的自治理论进行比较大的变通和修正,并为政府辩解。这两种立场和观点虽有很大不同,但奉县自治为圭臬,即使从政府现实需要出发的一方,也没有放弃之。两种立场和观点,一者侧重理想,一者侧重现实,各有其合理性。这些探讨和设计不仅深化了对县自治的认识,逐渐缩小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对推行县自治的设计更切合实际、为国民党实施县自治提供思路产生了一些影响,促进了县自治的发展,而且可以对当下社会民主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这些讨论本身也反映出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大国里实施县自治的艰难。  相似文献   

16.
“公司自治”与“司法强制”的关系问题位列公司法裁判疑难问题之首。从静态概念视角看,两者上位概念为法哲学领域“自由”与“强制”,以及私法领域“意思自治”与“国家强制”这两对范畴,狭义“公司自治”包括股东自治、章程自治及内设机构决议自治。从动态政策视角看,“公司自治”与“国家管制”经历了漫长、反复的转变过程,其中不乏信义义务与经营判断等规则在公司治理领域的角力。从内部程序视角看,法院不得以争议系公司内部纠纷而拒绝裁判,公司应当参照“熟人社会”范畴,建构起“由内而外”“穷尽内部救济手段”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农村基层推行村民自治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最基本的形式 ,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方略最直接、最广泛的实践。村民自治既是农村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促进和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针对目前村民自治工作中存在的“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倾向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和手段不规范甚至违法操作等具体问题 ,提出了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强化村委会服务功能 ,不断增强村民自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 ;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工作领导的新途径、新方法 ;必须围绕村务公开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保障村民自治工作真正沿着民主、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等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8.
“契约性”社会自治具有不同的理论祈向,人的本质也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多重表现样态。随着“契约性”社会自治重心的转移,市民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样态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嬗变,经历了由个性张扬的延伸到类生存的复归以及两者的和谐化发展等几个重大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经由人的可持续发展向人的综合性发展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左保斌 《社区》2011,(28):10-10
当前,居民自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克服居民重形式上参与.轻具体履行职责的现象。居民自治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实现的,这“四个民主”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搞好它们之间的配套衔接,才能保证居民自治工作的全面推进。但有些地方没有做好这四个环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部分居民表现出:  相似文献   

20.
依据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共同体内部因存在着共同地缘、共同血缘、共同文化和共同利益等有机的自治元素,从而起到维系共同体发展的作用。中国经由传统社会长期发展而成的自然村落,因同样具备上述因素而具有自治功能,可视做一种“自在型共同体”和“自治共同体”。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与社群自治的统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治属性愈益萎缩、行政属性愈益扩张从而导致村民自治“悬空”的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根源于“建构型共同体”---行政村这一村民自治单元与自治共同体基础的脱节。各地相继出现的地方性改革和实践,说明村民自治发展已进入探寻自治内在动力的第三阶段。其发展的理想标的应是自治功能与行政功能兼顾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