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理论界》2021,(4)
我国规制内幕交易罪主体的法律规范中存在不同理论基础,导致司法实践中识别内幕交易罪主体的标准不能统一。信息平等理论以知悉内幕信息为标准,信义义务理论以特定身份所承担的信义义务为标准,而两者均是对外国理论的借鉴,未充分考虑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及环境。应当立足我国本土条件,以法益保护为基础重新构建我国内幕交易罪主体的范围,对《证券法》兜底条款进行同类解释与限定解释,以职务关联性获取内幕信息作为标准,对"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不应扩大解释。  相似文献   

2.
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利用所掌握的、尚未公开的内部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或者其他人员利用违法获得的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对内幕交易的认定必然涉及到对内幕交易主体,即内幕人的认定.本文试以美国法上关于内幕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揭示了内幕人的内涵和外延,并归纳出判断内幕人范围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小慧 《理论界》2012,(3):74-75
当下,证券内幕交易罪的存在严重威胁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为改善目前证券内幕交易罪"证据难"的现实问题,文章从证券内幕交易罪犯罪行为的特征、案件查处主体的特征、司法人员的思想意识现状、该罪证据特征及证据规则诸视角入手,探析证券内幕交易罪"证据难"问题的成因。基于以上原因和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笔者从司法制度、侦查技术及司法人员素质等视角提出证据内幕交易罪"证据难"的改善路径,以期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力所能及的建议,并对提高内幕交易罪的办案效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内幕交易损害了所有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对整个市场长期发展的破坏,这是对内幕交易进行禁止的当然经济理由。内幕交易既没有缩短信息的传递时间,从而没有有效提高市场效率,更没有使所有投资者从中受益,而唯一的受益者只是公司内部人和那些与公司内部人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证券投资专家。  相似文献   

5.
内幕交易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 ,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 ,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我国证券法对内幕交易行为界定及其民事责任都缺乏明确规定。本文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经验 ,对证券内幕交易的归责理论、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界定以及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反思我国内幕交易成因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舒舒 《兰州学刊》2004,(2):140-142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我国的证券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内幕交易的存在延缓甚至阻碍了信息充分、及时地披露 ,损害了证券交易的公平性和交易结果的公正性 ,冲击正常的证券交易秩序 ,阻碍着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 ,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产生内幕交易行为的起因、完善规制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的措施等方面入手 ,探讨如何有效地打击内幕交易 ,把它控制在一个公众可以容忍的限度内 ,以切实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7.
由于公司并购多被视为利好消息,这使得内幕交易常伴随着公司并购而生.邓军内幕交易行政处罚案充分表明,认定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存在几个特殊难点.为更有效地规范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行为,我国<证券法>应明确设定认定外部人内幕交易的条件,应结合并购事实发生的几率与影响认定并购案中的内幕信息,并规定并购案中内幕信息的成立时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进行刑事追究,对于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保证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对这种证券违法行为在理论上如何认识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制裁缺乏深入的研究,影响了法律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之际,内幕交易也正以超乎寻常的频率发生.积年经验给我们的认知是,内幕交易常常伴随着股东非法牟利、债权人利益及小股东利益受损.在对内幕交易本质探究的过程中虽存在着数个试图为内幕交易"正名"之声,然而内幕交易下债权人及相关利益者利益受损的事实残酷地验证了内幕交易的"罪证".内幕交易所可能产生的收益不成比例的远远高于其产生的成本,债权人极少有在公司存在内幕交易的情况下能够切实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面对监管机制与违法者之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不间断博弈过程中,手段翻新、招式多样的内幕交易行为迫使相对进步缓慢的法律监管亟需积极应对,以规制内幕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的规制原理与证券市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制度的构建是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而期货市场内幕交易制度的构建是以交易市场为核心的。不能将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理论直接套用于期货市场,也不能将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相关规则准用于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内幕交易包括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两项构成要件,法定抗辩事由也基本是针对这两项构成要件设置的。在满足构成要件且不具备抗辩事由的情况下,即可认定成立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1.
杜文俊 《社会科学》2003,(10):57-64
作者首先界定了内幕人员的法律内涵 ,在此基础上 ,运用内幕交易的归责理论 ,结合国外理论的长处 ,对我国的内幕交易立法规制提出看法 ,认为在我国缺少理性投资者的情况下 ,要投资者证明对公开文件的依赖显得不合实际 ,而投资者只要证明内幕交易的存在和投资者受到损害的事实 ,就足以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 ,即采用推定因果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交易操纵是一种难以辨别和监管的操纵行为 ,通过运用一个三阶段模型 ,论证了交易操纵者通过在股票市场严格模仿内幕交易中内部人的行为模式而获利的一般模式 ,并分析了内幕交易和交易操纵各阶段的特点 ,指出了众多的跟风者和盛行的内幕交易是导致交易操纵的激励相容条件容易满足的原因。对我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实证印证了此模型的正确性 ,通过减小内幕交易的比率 ,以及加大对交易操纵的惩罚力度等措施 ,可以减少交易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3.
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统一和国际合作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燕 《社会科学》2000,18(1):46-49
内幕交易(insidertrading或insiderdealing),又称知情交易或内部人交易,指内幕人员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内幕信息或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证券发行、交易的活动①。国际社会逐步意识到反内幕交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各国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呈现统一化趋势,并在反内幕交易中逐步加强国际合作②。一、禁止内幕交易立法的规范内容渐趋统一  自美国首开禁止内幕交易的先河后,禁止内幕交易已成为各国立法的普遍趋势。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包括内幕交易在…  相似文献   

14.
证券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规制季秀平王朋(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210093)证券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和非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或建议他人买卖证券,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和证券交易公正性的行为。一、证券内幕交易的构成对证券内幕交易的一般构成要件,学者们已多有...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内幕交易归责理论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文法的基础上,美国通过判例形成了丰富的规制内幕交易的理论。而在我国,内幕交易归责理论的研究几近空白,因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我国的内幕交易归责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反内幕交易法的适用对象各国法律对进行内幕交易人员的范围一般均规定有:公司经理、董事或占公司股份总额10%以上的大股东(上述人员统称“内部人”),以及与公司有关联的律师、银行业务员、税务专管员等(统称为“准内部人”)。对于“内部人”与“准内部人”的股票交易行为的认定,美国法律界存在着两种学说:“戒绝交易说”与“私用内幕消息说”。“戒绝交易说”认为,当公司“内部人”或“准内部人“获知未公开的重要消息,而有意买卖该公司股票时,他可以选择:在交易市场上公开谈消息,然后进行交易;或者完全不从事任何交易(…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完全信息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分析了我国内幕交易者的内幕交易行为与内幕交易监管部门之间的监察博弈;通过对均衡结果p值和q值的数学表达式的分析,研究了内幕交易者与内幕交易监管部门之间行为选择的博弈.文章最后提出了减少内幕交易监管成本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各国的证券法律制度中均禁止内幕交易.在立法理念上,存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反欺诈理论逻辑和以欧盟为代表的市场诚信理论逻辑.我国证券立法有较强的移植性,这两种理论逻辑都有所体现,使得法律规则存在疏漏和冲突,造成了禁止内幕交易监管和司法实践的困境.从法律传统和现实需要出发,我国应确立市场诚信的理论逻辑,以保护市场整体利益为核心,并以此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禁止内幕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9.
建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对于维护一般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持投资者的信心乃至证券市场的存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与作为侵权责任的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相关的内幕交易民事诉讼原告的确定、因果关系的认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及落实、诉讼形式的选择等难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以期能对完善我国的证券立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李志辉  金波 《东岳论丛》2022,(10):135-151+192
以我国沪港通制度的实施为背景,基于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时期的股票异常换手率构建内幕交易指标,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沪港通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沪港通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内幕交易行为。同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发现,沪港通制度并不是通过信息渠道,而是通过内部控制渠道来抑制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行为,即通过提高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来增加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的成本和操作难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的产权性质、市场环境以及QFII持股状况对沪港通制度的实施与内幕交易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影响。据此,应进一步扩大股票市场开放,积极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