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晋电影是在新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特殊的是,谢晋电影继承了儒家文化富有生命力的内涵。《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和洪常青之间爱情关系在叙事表层的被删节和在影片深层牢固存在这个事实、谢晋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内涵、谢晋电影对各个时代的艺术政策的实施,均表现出了一个典型的中国本土导演对儒家文化“仁”和“中庸”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解和应用使得谢晋成为一个用电影负载和阐释“中国”文化的导演。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谢晋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伦理情节剧传统的最高成就。这一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电影叙事手段,用戏剧性、典型化的方法基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编制故事。从《孤儿救祖记》、《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谢晋的电影,都体现了这一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传统。谢晋电影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有如下特点:其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女性,且其起点比较低。这个女性从家庭里跑出来,成为孤独无助的人,找不到理想和出路。而就在这个时候,她会遇到一个比她更成熟、更年长的男性。这个男性一般都是革命理想的象征,他会帮助她去克服种种困难,使她从孤独无助的状态中得以解脱,从而渡过危机,超越自我,最后进入到一个革命大家庭当中去。在谢晋电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影片的故事模式发生了变化,往往是某个男性主人公被冤屈,被打成“右派”,或被流放,受到社会排斥;最后影片中最漂亮、最善良的女人却喜欢上这个被排斥的男人,最终用家的温暖、用女性的温暖和情感的温暖去抚慰他被集体所排斥时产生的创伤。第三阶段的谢晋电影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困惑的挣扎状态,而这一阶段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结。谢晋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基本结束,虽然他自己还是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无法真正让电影回到大众生活当中去,因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谢晋电影,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没有观众,所以这个时期他逐渐退出了电影的中心舞台。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都是高峰,但谢晋电影在两个时代都是高峰。从1949年到1976年,他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杰出代表之一。如果说有的艺术家是超前时代的话,那么谢晋就是一个时代的集大成者。他更多地把传统、西方、当代结合到一起,一直保持和时代同步,成为中国主流电影30年的代表。谢晋是谢晋时代的高峰,而且也是中国电影黄金时代不可逾越的经典大师。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机会     
《阅读与作文》2007,(6):27-27
一个女孩在影片《井冈山》中得到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就是饱含热泪的报告:“罗叔叔,井冈山丢了。”就这么一句简单的台词,这个小女孩儿竟在人前人后、台上台下苦练了500多遍!这种叫真劲打动了导演。不久,著名导演谢晋到上海为《青春》物色演员。这个女孩被看中了,导演让她演一个哑妹。哑妹没有台词,但谢晋要求她一颦一笑都能“说”出话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香港回归的临近,为迎接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华夏影、视、戏、歌坛热闹非常,一再升温,纷纷向香港回归献厚礼。 继著名导演谢晋执导巨片《鸦片战争》之后,影片《拥抱朝阳》捷足先登,走上银幕。随之又有一批影视片接近封镜和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1997家有喜事》是香港东方电影出品公司斥巨资拍摄的喜剧大片。由著名导演谷德昭编剧,幽默导演张坚庭执导,著名演员周星驰、张国荣、周华健、吴倩莲、钟丽缇等主演,演员阵容空前。影片折射当今香港社会的众多热点问题,体现“人间  相似文献   

5.
那晚,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一部检讨战争以及战争责任的电影——《东京审判》,的确如名导演谢晋所说,“这是一部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谢晋是我国最负盛名又最多争议的电影导演。关于“谢晋模式”的讨论曾是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沸沸扬扬的讨论虽然平静了下来,但仍然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并不隐瞒对“谢晋模式”肯定的态度。“谢晋模式”作为中国电影的一种特有现象,其中包括着深广的社会内容和审美内容。本文仅试图从谢晋与时代的关系入手对他的影片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影坛上,谢晋是跨越时间最长、观众覆盖面最广的导演,从1948年担任《哑妻》助理导演直到今年,他的创作生涯长达60年,基本上与新中国的历史同步,经历了新中国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和后新时期等历史阶段;他一生为我们奉献出36部影片,他的电影观众人次在中国电影史上不但绝无仅有,而且完全可能再无来者;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谢晋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伦理情节剧传统的最高成就.这一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电影叙事手段,用戏剧性、典型化的方法基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编制故事.从<孤儿救祖记>、<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谢晋的电影,都体现了这一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传统.谢晋电影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有如下特点:其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女性,且其起点比较低.这个女性从家庭里跑出来,成为孤独无助的人,找不到理想和出路.而就在这个时候,她会遇到一个比她更成熟、更年长的男性.这个男性一般都是革命理想的象征,他会帮助她去克服种种困难,使她从孤独无助的状态中得以解脱,从而渡过危机,超越自我,最后进入到一个革命大家庭当中去.在谢晋电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影片的故事模式发生了变化,往往是某个男性主人公被冤屈,被打成"右派",或被流放,受到社会排斥;最后影片中最漂亮、最善良的女人却喜欢上这个被排斥的男人,最终用家的温暖、用女性的温暖和情感的温暖去抚慰他被集体所排斥时产生的创伤.第三阶段的谢晋电影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困惑的挣扎状态,而这一阶段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结.谢晋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基本结束,虽然他自己还是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无法真正让电影回到大众生活当中去,因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谢晋电影,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没有观众,所以这个时期他逐渐退出了电影的中心舞台.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都是高峰,但谢晋电影在两个时代都是高峰.从1949年到1976年,他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杰出代表之一.如果说有的艺术家是超前时代的话,那么谢晋就是一个时代的集大成者.他更多地把传统、西方、当代结合到一起,一直保持和时代同步,成为中国主流电影30年的代表.谢晋是谢晋时代的高峰,而且也是中国电影黄金时代不可逾越的经典大师.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的教师节,马文仲、谷庆玉应邀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在制作这期塔《老师啊,老师》为主题的节目时,一向以幽默调侃著称的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多次潸然泪下。此后,著名电影导演谢晋把他们的故事拍成了20集电视连续剧《牵手人生》。  相似文献   

10.
真没想到,年逾八旬的谢添,在离别银幕二三十年后,又披挂上阵,在著名导演谢晋的特别邀请下,出演《老人与狗》影片中的男主角,和他搭档配戏的是女主角斯琴高娃。 谢添是众多影迷崇拜的影星,笔者也是他的“发烧友”。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曾在进步电影《圣城记》中扮演一个满脸大胡子的老神父。那时,他将近三十岁,扮演老人竟如此出神入化,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解放后,他演的电影更多了,《新儿女英雄传》中,他演的  相似文献   

11.
刘大伟 《中华魂》2010,(5):55-56
上世纪80年代,著名导演谢晋同志推出了一部特别好的电影作品——《啊!摇篮》。它描写的是1947年胡宗南匪帮窜犯延安时,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暂时撤离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决定的大背景下,延安保育院的孩子们在中央的关怀下,在叔叔阿姨们的亲自护送下,离开延安,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简称《阳》),是演员姜文初执导周的一部处女作,更无疑是凝聚着他生命激情、创新精神、艺术才华和独特个性的成功之作。无论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方式的增变,抑或对西方电影艺术的借鉴和吸收上,对该影片进行深入的读解和分析都有着重要意义。姜文曾坦言,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是他拍摄《阳})片的初衷。男主角扮演者夏雨一举夺得第五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殊荣,证明了姜文追求的实现。对马小军这位影片男主人公形象的分析角度可以是多维的,但把现…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影片《记忆碎片》(memento、2001年),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实验电影。在这部120分钟的影片中,几乎浓缩了后现代主义的所有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院电影学系,北京 100088)
  摘要:  对于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谢晋模式”讨论,即使是从纯粹纪念的角度,二十多年之后,也到了给出一个是非曲直的结案陈词的时候了。从时代变迁、历史检验和蝴蝶效应的双重角度可以重新审视谢晋模式讨论。1986年7月18日年轻学者朱大可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的2000字短文,“一不小心由文学研究卷入了电影批评”,其后果却是在中国的电影批评界掀起了一场“谢晋电影模式”讨论的轩然大波。这件事情的不合常理,与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不合常理几乎完全一样。可是尽管朱文有严重错误,却无人理会,且并不妨碍其后一系列附和和拔高式文章的炮制出炉,“谢晋时代应该结束”的观点被进一步提出,谢晋电影成了电影界知识分子展现其优雅才能的学术演练场。理论准备似乎还没来得及充分就绪,理论批判的目标就出现了。谢晋导演似乎一下子就从天之骄子变成了被以严肃口吻揶揄挤兑的艺术弃儿,就连辩护者也无力回天。这次冲击波对谢晋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谢晋的电影创作思路受到重创,以《最后的贵族》为标志,这位曾经无与伦比地执著于电影艺术的创作者进入了其电影创作的休克状态和转型期。鉴于当时的处境,钟惦棐先生写了一篇语重心长的题为《谢晋电影十思》的文章,但其对谢晋电影及其讨论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深入思考及得出的结论,远远超过了同时代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领会其良苦用心,这些都应该得到重新解读,意在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的教训。这次讨论,尽管在当时撼动了中国主流电影传统模式的稳定形态,但历史本身的讽刺与羞辱从来都是辛辣的、有力度的。我们看到,在高度产业化的利益驱动之下,一度被撼动了的传统模式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加具有左右逢源的修辞性姿态强势全面回归!好莱坞虽江郎才尽,但却依然故我、踌躇满志继续大规模地征服世界,更具讽刺性的是,这种回归的理论的呼喊与细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粗犷有力、肆无忌惮和明白无误。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问题,历来是电影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大陆电影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上座率不高,这引起新老艺术家的极大不安。著名的电影导演谢晋1997年初回上虞老家过年后发现电影院已不复存在,观众已不看电影,感触颇深。他在肯定了探索电影的创新之后,尖锐地指出其与观众脱离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国际电影节上的奖杯不能弥补国内市场萎缩的沉重代价,并大声疾呼:“中国的电影艺术家真的该惊醒了!”谢晋的话的确发人深省。电影不能没有艺术,也不能没有观众。台湾导演李安的作品可算是一种尝试,他的成功可给大陆电影…  相似文献   

16.
影片《黄土地》是陈凯歌于1984年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它通过翠巧的悲剧命运表达了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的愚昧与觉醒。影片《黄土地》因其在电影语言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开创了“第五代”导演在电影创作中反传统的先河,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影片《黄土地》虽没有完整的情节叙事,但有较为明显的正反义素以及人物符号...  相似文献   

17.
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票房神话,但其之于华语电影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是影片以退为进,通过对周星驰经典电影风格的重塑和表现,夯实了观众层面对演员周星驰向导演周星驰"转型"的接受,另一方面是影片在糅合童话和爱情故事的商业片模式中表现环保主题,题材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并使得这部电影成为近年来研究周星驰导演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8.
《美国队长》是美国漫威影业公司制作的好莱坞英雄电影,《英雄》是中国导演张艺谋的英雄电影代表作。两部影片虽然文化环境不同,上映在不同档期,但所描述的人物,都是在战争背景下,由凡人变成英雄。不过,由于中美导演的电影理念差异,影片所体现的文化观念重点不同:《美国队长》以科幻主题,突出美国式的个人价值与生命意义,暗含典型的美国主流文化观念;《英雄》则通过功夫场景,高扬中国的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透露出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迪士尼电影《奇幻森林》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迪士尼电影《梦幻森林》改编自吉卜林的《丛林故事》,影片在主题、情节与角色塑造上都存在创造性叛逆。这些叛逆由文化传统、导演个人倾向、迪士尼的传统、影片的内部机制以及电影本身的特殊性共同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谢晋     
《新天地》2008,(11)
一代电影大师、著名导演谢晋于10月18日在他的家乡浙江上虞驾鹤西去,使许多热爱他和他的电影的人痛惜不已。斯人已逝,但谢晋和他的电影将深深地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