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引起有关各界的广泛注意.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由解放初的3500多万增加到1990年的9000多万,净增1.6倍.特别是从70年代后开始,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已经明显快于汉族.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人口控制的特点和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生育率转变既有共同的规律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通过国际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生育率转变规律的认识,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和文化诸因素及实行计划生育对生育率转变的作用,以利于更 相似文献
3.
中央书记处提出:北京市的人口任何时候都要控制在一千万左右。显然,为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则必须厉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但是,从目前全市年生育胎次构成分析,城市人口的一胎率已达到99.12%,计划生育率更已高达99.65%。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今后北京市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的出路究竟在哪儿呢?“重点”又应当如何确立呢? 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市一个区——朝阳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实践和生育胎次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对北京市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的重点作一简要分析。 朝阳区是个城市、农村相结合的新兴工业区,区域范围和人口均居全市之首,现有常住人口已达104万多,加上钟摆式移动人口,实际拥有140万人。其中人户城市人口为779,807人,占74.35%,入户农村人口为269,027人,占25.65%。 相似文献
4.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经过长期充分准备,于1982年在全国进行了一次样本为百万人的生育率抽样调查。这次调查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制定人口措施、编制人口规划、进行人口预测提供了大批数据。现根据这次调查的有关资料,对如何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进一步作好计划生育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我国的计划生育,至今为世界所关注。人们不仅关心它的进展,而且急切希望从中找到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因此,对我国计划生育的成就及其道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作出恰如其分的科学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982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进行的“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为进行这样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资料。本文即以该资料为据,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江苏省大丰县各地相应建立起三种形式的人口生产责任制。人口生产责任制建立一年多来,在适应农村新形势,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已初见成效。本文试就大丰县的具体做法,谈谈建立人口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好处和在推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计划外生育通常指以下四种情况:(1)早育;(2)间隔不足生育;(3)多育;(4)其他未获得当年指标的生育。对于前面3项,各地衡量的标准比较“死”,属较明确的“计划外生育”。第4项的“弹性”则比较大。说它有弹性并不是说下达指标的数量有多大弹性,恰恰相反,是指制定这一指标本身就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课题。许多地区的超计划 相似文献
8.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表现和特点又各有不同。在我国这样一个10亿人口,8亿农民,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国度里,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发达地区人口高度集中和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因此,从战略角度来说,把控制人口增长的重点放在农村,这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对于促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目前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问题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论述了人口数量控制与几种人口现象的关系 ,论证了低生育率水平下控制人口数量仍然是首要任务。最后认为 :对现行生育政策需要进行调整的意见仍需要审慎考虑 相似文献
10.
生育率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繁衍更替和社会的发展,研究生育率的变化是人口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分析广东省深圳特区生育率状况入手,着重探讨影响农村生育率变化的因素及其对策。 深圳市是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位于祖国的南大门,毗邻香港,与九龙新界一河之隔。由于其本身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有利条件,于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宝安县建制基础上改为深圳市,设立经济特区。深圳市总人口有36万之多,其中农村(包括市郊、宝安县)人口达3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3%。深圳农村育龄妇女生育率相当高,第三次人口普查表明,1981年该市农村育龄妇女生育率高达143.9‰,比罗湖区(经济特区市区)的49‰高94.9‰。此外,深圳农村的多胎率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981年达41.7%,不仅高于全省,也高于全国。近两年来,深圳市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多胎率有所下降,但仍统是比较高的。宝安县的多胎率仍占27%,沙头角更高达33%。这些事实使我们感到,尽管特区开办以来,随着经济特区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大大发展了,物质生活比内地 相似文献
11.
12.
<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人口的变化。而家庭人口的变化,又主要受家庭功能变化作用的影响。因此,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口过程的社会规律,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功能对人口生育率变动的影响作用。一、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对人口生育率增长的作用所谓家庭的生产功能,是指在家庭范围内组织并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农村实行“双包”责任制后,家庭在管理形式上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农业生产中的一切活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上海市于1982年7月至12月,遵循分层系统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千分之一人口为样本,对样本中15~67岁的4,439个妇女,特别是15~49岁的3,332个育龄妇女进行了全面的生育率调查。通过这次调查,进一步了解了近几十年来上海地区妇女的婚姻和生育的发展变化趋势,尤其是建国前后与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前后的变化特点,为我们深入研究育龄妇女的婚育状况、指导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人口预测和编制人口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对这次调查的初步分析和推算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上海地区育龄妇女的婚育状况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 人类蕃衍后代,是通过生育行为进行的。人口生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虽然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但却要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所制约。社会诸因素无不影响人口的生育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口过程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必然受生产方式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人口再生产、对人们的生育观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总和生育率的来源、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论述了人口粗、净再生产率表征更替生育水平与用总和生育率来表征更替生育水平的差异与不同;阐述了稳定与非稳定人口的差异和稳定人口理论的不足之处。文章指出,总和生育率属于稳定人口的指标,在度量非稳定人口的生育水平时,总和生育率是一个假定性条件极强的指标,必然要与实际非稳定人口生育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正确认识以总和生育率的真实涵义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水资源状况看北京市的人口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普"资料显示,北京市目前人口已达1381 9万人,为水资源最大承载人口量的5 9倍。再加上工农业用水的增加,已大大超过其水资源的承载力,使北京市成为我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从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并重、有选择的人口迁入政策和减少部分城市功能等方面入手,探索解决北京市人口过快增长的良策。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人口的数量、质量和再生产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为了搞清楚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国务院决定1987年7月1日在全国进行1%人口抽样调查。这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中了汨罗县自水、川山坪、楚塘、范家园、智丰、大众等6个乡镇的18个村(居)委会,共调查了4221户,17501人,调查人数占全县(不含农场、汨纺)总人口的3.09%。 相似文献
18.
全国1‰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981年总和生育率为2.63,其中城市为1.40,已低于更替水平;农村为2.91。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的数字,我国1984年出生率已降低为17.5‰,总和生育率为1.94,略低于更替水平。但是,我国城市和农村生育率水平一直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总和生育率是城市的二倍以上,这反映出农村二胎或二胎以上现象还比较普遍,也暗示了降低农村生育率是今后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我国城市、农村影响生育率因素做理论上的比较分析,并就这些因素说明其决定生育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育率变化及人口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人口未来发展的趋势及本世纪末可能达到的人口数量有着不同的估计,问题的中心是对生育率受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时变化的可能性估计不一。为此,我们选择了对生育率影响最严重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由于中国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