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9月底,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在峨眉山市举办,本次博览会重点围绕“交易性”、“专业性”、“国际性”,力图将此次博览会打造成国内外旅游产品及服务交易平台、国内外旅游行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四川旅游产业展示平台。 据组委会介绍,本次旅游交易博览共吸引境外2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旅游产品采购商和国际旅游组织代表,以及来自国内20个省(区、市)旅游业界嘉宾和超过1500家国内外涉旅企业的到来。为561家境内外旅游产品采购商及完成注册的912家旅游产品供应商提供了为期两天共计20个轮次的“1对1”洽谈。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底,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在峨眉山市举办,本次博览会重点围绕“交易性”、“专业性”、“国际性”,力图将此次博览会打造成国内外旅游产品及服务交易平台、国内外旅游行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四川旅游产业展示平台. 据组委会介绍,本次旅游交易博览共吸引境外2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旅游产品采购商和国际旅游组织代表,以及来自国内20个省(区、市)旅游业界嘉宾和超过1500家国内外涉旅企业的到来.为561家境内外旅游产品采购商及完成注册的91 2家旅游产品供应商提供了为期两天共计20个轮次的“1对1”洽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概念。当前,我国正处在“新四化”日益加速的时期。在经济国际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形势下,加快推动四川经济全方位融入国际分工与合作,才能实现更高层次更快速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峰会主旨讲话中提出“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等8项深化中国—中亚合作的主张。中亚五国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近年来,四川与中亚五国进出口合作不断加深,贸易额由2018年的10.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5.9亿元,增长约1.4倍。  相似文献   

5.
赵昂  季华  李辉 《四川省情》2003,(7):26-27
丝绸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也是大宗出口商品。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持与扩大四川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传统优势和主导地位,成都天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走出去”到尼泊尔投资办厂,为巩固和推动我省丝绸向南亚的出口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辜萍 《四川省情》2024,(1):50-51
<正>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是目前全球范围较为权威的科学家评价名单,入选者均是对其所在领域具有全球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本文从2014—2023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发,分析四川“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发展态势及其学科和机构分布特征,以期为全省战略科技人才引育和国际科技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图说四川     
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隆重开幕 9月25日晚,以“深化国际合作,加快西部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共有来自境外56个国家和地区、境内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598家企业参展,创历届之最。图为第十三届西博会开幕式现场。  相似文献   

8.
图说四川     
《四川统计》2012,(10):6-7
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隆重开幕 9月25日晚,以“深化国际合作,加快西部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共有来自境外56个国家和地区、境内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598家企业参展,创历届之最。图为第十三届西博会开幕式现场。  相似文献   

9.
<正>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分析四川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与着力重点,对推动四川扩大“朋友圈”、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对周际、国内新形势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对标准化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必须及时把握机遇,坚持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全局”的方针,以标准为手段,为“四川造”产品更好进入国际国内市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在本期专题之前,我们与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的杜晓教授并不相识。在查询“川红”(四川外销“工夫红茶”)兴衰资料时,我们发现杜晓教授一直看好“川红”发展,并用行动支持着在低谷期的“川红”产业,比如与四川林湖茶业合作,亲自设计研发方案,经过3年时间成功开发出林湖“川红名茶”,既还原“川红工夫”传统的“橘糖”甜香,又富有天然“花果香韵”。按国家标准对照来看,这一产品已达到甚至超过国标特级品水平。兼任国家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四川)(筹)主任的杜晓很忙,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请他写篇“川红”产业发展过程和现状的文章,他迅速又爽快地答应了。从这两个细节,我们认为,他亦是“茶人”一位。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对四川“三农”发展高度重视,要求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加快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四川农业大而不强、产品特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的特征明显,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由“大”而“强”的跨越,还需细细破题。什么是农业强省?强在哪儿?农业强省本质上是指一个省份在特定的时期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胡渤 《四川省情》2006,(1):27-28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引资工作,把利用外资工作作为当前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来抓,我省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模、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四川利用外资的发展进程受国家实行梯度发展政策的影响,与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相比,四川吸引外资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利用外资主要靠“三来一补”的形式以吸引间接投资为主,引资的绝对数量很小。直到1983年才创立了我省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1985年四川首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洽谈会后,我省吸引外资步伐有所加快,数据显示,经历…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我校提出了“立足国内办学,面向世界开拓”的办学思路,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的机会,争取国际合作的项目,以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1984年,国家统计局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签署CPR/85/P44项目文本,决定在国家统计局建立人口普查数据处理中心,在西安统计学院和四川统计学校成立人口统计与分析培训中心。根据《项目文本》要求,我校于同年成立CPR/85/P44国际合作项目“四川人口统计与分析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3—2018年UN Comtrade贸易数据,通过比较优势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和综合指数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制造业是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际产能合作建设的主力军;中蒙俄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能源密集型产业优势明显,是中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初级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与中国形成产业互补;中巴经济走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能够与中国深化合作;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势瞩目,中国应与其协同发展该产业。  相似文献   

16.
屈一平 《人民周刊》2023,(20):42-43
<正>一条丝绸之路,穿越古今,构筑起了中国与沿线中亚国家的“连心桥”。10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框架下的机制性论坛之一——地方合作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外34个国家的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负责人、驻外驻华使节、地方政府和友好组织负责人等300余名嘉宾,共商中外地方合作发展大计,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创新与扩大国有资本产业投资,将进一步带动全社会有效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三视角看国有资本投资现状近年来,全省国有企业深入实施“三年行动”,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引领力带动力实现大幅提升,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作用更加突出。从投资规模看,全省国有资本投资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8.
贾翔 《四川省情》2019,(5):28-29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发挥了“试验田”、“窗口”和“示范区”作用;而四川也正在紧抓由内陆走向门户、由后方走向前沿。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泛珠三角合作的进行,四川和广东更近了。四川可以向广东学习些什么?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合作?对此,四川和广东的专家学者们都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四川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四川是全国生猪养殖第一大省,国家唯一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五大牧区之一、四大育制种省份之一,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生产优势区和“南菜北运”基地。2023年,全省上下坚决扛起农业大省重任,守牢农业大省地位,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9977.8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增长4.0%。  相似文献   

20.
周琳 《四川省情》2023,(4):60-61
<正>近年来,南充积极探索工业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硬核工业”与“诗和远方”相得益彰。保宁醋、六合丝绸、张飞牛肉等工业旅游品牌在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上惊艳亮相,2022年工业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20万余人次,实现收入近48亿元。风貌塑形,变“工业锈带”为“工业秀带”盘活闲置工业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