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重奇 《老友》2013,(11):26-26
上世纪70年代.我在“赣州六二六卫校”(原赣南医专)学习、工作过几年。在那特殊的年代里.那几年的经历.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插队趣事     
陈玉霞 《山西老年》2013,(10):15-15
烧地瓜 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我们一家随父亲从哈尔滨市的一个军工企业,来到山西的一个大山沟里,支援祖国的"三线"建设。后来我就插队到绛县一个叫关庄的生产队。  相似文献   

3.
子皓 《华人时刊》2009,(3):62-65
日本经济强大催生了我我是个舶来品,上世纪70年代末发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到中国。我渗透于企业中,像个"隐形大侠",时隐时现,难于察觉。人们常常忽略了我的存在。这是因为:我的组成部分难以捉摸。假定让人们对我进行描述,即便是那些来自相同氛围的人,给出的回答也可能相去甚远,因为人们关注的方面各不相同。只有当人们有意实施一些与我的  相似文献   

4.
淡意浓情     
刘永锐 《老友》2011,(7):39-39
我从小一直以为父亲和母亲之间感情很淡。直到长大后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我错了。 父亲当了30多年的警察,在我的印象里,他很少着家。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父亲在乡下派出所工作,交通不方便,半个月难回一次家,后来调回县公安局机关,又经常要下乡、出差、值班,一个星期也难得在家住两三个晚上。  相似文献   

5.
王克均 《中华魂》2013,(9):51-51
世纪更迭,光阴似箭。在上世纪50-70年代,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人是无比幸福的,那是人生最大的荣誉,是时代最高的奖赏。既然是最大最高,当然也就来之艰难,得之非易。我们身边就有那么一位即熟悉又鲜为人知的特殊共产党员、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6.
王开岭 《社区》2010,(26):52-52
二十世纪70年代,我随父母住在沂蒙山区一个公社。逢开春.山谷间就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的吆喝声,悠荡,拖长,像歌。所谓赊小鸡,就是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刚孵出的鸡崽。卖家是游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你赊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时,你用鸡蛋顶账。当时,我小脑瓜还琢磨,你说。要是赊鸡的人搬家了或死了。或那小本子丢了,咋办?那岂不是冤大头?  相似文献   

7.
何怀宏 《社区》2009,(35):4-5
“70年代”在政治、文化的意义上并不是一个连贯而独立的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首尾是两个相当不同的生活世界,一般人所能接触到的读物有不少性质和数量的不同,尤其从承接和趋势来看是这样。大致以1976年划线.70年代前面的近七年是和“文革”的前三年、以至解放后的30年衔接,  相似文献   

8.
马全理 《可乐》2011,(4):25-25
上世纪70年代,父亲被打成"反革命",我们兄妹六人全成了"狗崽子"。这使我活得卑怯,连女孩子都用可怜、可惜进而可疑的目光瞥我。一个不允许你吃好、穿好、住好的社会,你还可以容忍,但不允许你有爱情,就很难活下去了。其实,我已经不奢望有什么爱情,只要能讨个老婆就万事大吉。  相似文献   

9.
常昊 《可乐》2010,(4):54-55
张璇暂别中国棋界,只身东渡东瀛是1991年,当时我还不满15岁。她是60年代生的棋手,我是70年代“小龙”,平时都叫她老师。如果她一直留在国内,在国家队待着,我和她之间根本不可能有感情上的任何纠葛。她去日本,反而成就了我们的缘起。这是一个绝妙的悖论,在陌生中渐行渐远,才有蓦然回首时的心动。  相似文献   

10.
苏洋 《人力资本》2009,(8):58-59
到大城市去,甩掉铁饭碗,是70年代人在90年代初中期间,一种新锐势力。大城市永远是激情四溢,也时刻伴随着失落感。能否攫取机遇是他们以后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青春的故事     
陈军 《山西老年》2014,(3):17-17
闻着醋香去插队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父亲回家后突然问我:"爸给你找了个吃老陈醋的机会,你愿意去吗?""愿意!"我笑嘻嘻地回答。真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承诺,竟然让中学刚毕业的我,就从东北的冰城哈尔滨开始了到山西插队的生涯。当我转乘北京开往太原的火车进了娘子关时,我就突然觉得"哐当、哐当"的火车行驶声,渐渐地变成"吃醋、喝醋"的歌声,那浓浓的醋香已经扑面而来,顷刻间让我陶醉了。  相似文献   

12.
雷铎 《社区》2010,(20):29-30
中国有56个民族,有人说潮州人是“第57个民族”。因为汉族当中,有自己语言、全套独立风俗乃至全套文化符号的,只存在于潮州(潮汕地区)。作家王朔跟我说过,20世纪80年代他到潮汕,想做些买卖,不料那感觉“和到了异域没什么区别”;再早一点,1950年代,林彪统帅的四野从东北打到潮汕,南下军官被潮州美女迷住了,许多人复员、转业、离退休以后,不回北方老家,而在潮州“叶落归根”,但几十年下来,他们还是没有学会说这里的“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作家大都在新时期初的文坛有着重要影响。"70年代"正处于当代文学与历史的重要转折期,作家的创作受到来自诸多层面的影响,在这种状态下的作家创作心态、创作方法很值得研究。本分着重分析了韩少功、谌容、贾平凹等作家身处70年代夹缝期创作的复杂心态与艺术得失。  相似文献   

14.
李承丕 《山西老年》2012,(11):20-20
上个世纪中叶,中办交通处处长周西林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专职司机。上世纪70年代初,我随原在延安时期的中办机要通讯员王正赴京出差,在和周西林闲聊时才知道他是山西孝义大孝堡乡人。老乡见老乡格外亲热,他当下就领我到家认了一下门儿。以后,随着交往的增多,我逐步对周老的革命历程有了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 《社区》2014,(20):16-16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天津去领一个文学奖,出版社的人领我去见了孙犁。天津至今就去过那一次,孙犁也是我唯一登门拜访的作家。孙犁的家是个大房子,并没有隔间,几个书架子也不高,后边有张床,前面有张桌子,他就坐在藤椅上。我那时把孙犁奉若神明,进去就紧张了,脸上老出汗,没敢去坐。孙犁说:坐呀坐呀。拿了凳子让坐到他跟前,又倒了一杯茶。  相似文献   

16.
故乡行     
周利平 《老友》2011,(10):15-15
我记忆中的故乡,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末:黄土和石灰夯打成的简易平房、尘土飞扬的道路、吃番薯粥穿土布衫的父老乡亲……即便如此,我依然眷恋着它——永新县埠前镇三门村。去年秋天,我回了一趟故乡,屈指一算,离上次告别故乡去省城读书,已过去25年了。在这25年里,故乡的变化可真大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70年代句子习得顺序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否定句、疑问句的习得顺序的相关研究,也提及70年代提出的关于关系从句的习得顺序的三大研究假设,最后指出70年代习得顺序研究的意义和不足之处以及之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8.
陈贵信 《北京纪事》2009,(11):91-94
上世纪50年代,小学语文《开国大典》一课,一下子点燃了我和同学们对北京的向往。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群小伙伴就叽叽喳喳开了——“咱这辈子要是能上北京看一看、住一住,哪怕呆上一两天,天安门前照张相,那该多好啊!”“北京,那是嘛地方?这会子是首都,从前是皇上呆的地方,北京人都住高楼大厦,穿结余罗绸缎,吃大米白面、鸡鸭鱼肉。你有那福啊?嘁!”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外语教学中,文学占有相当的比重。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特殊用途英语)兴起并很快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有入曾责问学习Dickens和Shelley等人的作品,对阅读科技文献何用之有?70年代后期,文学内容几乎从外语课中消失;80年代,人们对文学又有了新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周明灿 《老友》2012,(2):24-24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县城一所中学任教。当时我家住农村,由于交通不便,要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有一次我回家.吃完晚饭去家门口祠堂里的茶馆走走。刚走到祠堂门口,就见门口摆了一桌茶客,大队会计正忙碌着准备招待公社来的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