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景观中具象要素的形态大多会采用众人所熟悉的物象作为原型,用以表现物象真实状态中的形态美和精神内涵,所以就外形而言具象景观要素具有一种朴实的真实美,然而其创作毕竟不是对原型进行简单的复制,因而由设计师艺术加工后的具象景观元素还具有一种抽象美。同时在艺术加工和提炼的过程中具象景物会被赋予特定的精神内涵,"形"与"意"完美的融合后的具象要素成为整个环境的意境营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相似文献   

2.
"中间人物"是"十七年"小说创作中的一个特殊存在,作为一个文学族类,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的一道亮丽景观,但从现象形态与创作主体角度审视,反映了那个时代作者的一种言说与形象表达,也是当时有见识的作家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客观认知与艺术解读,是特定历史语境下作家感知生活、表现文学"人学"思想的一种话语策略。重新审视这一现象,或可使我们重新认识那个历史时段文学的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3.
法国哲学家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表述十分艰涩的理论体系.德波把"景观社会"与马克思的"商品社会"相比较,重在面对当今世界新情况提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德波阐明了什么是"景观"及"景观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景观社会"形成了"意象统治一切",提出由"景观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所以"伪世界"充斥,要有一种"革命性"的"总体策略"才能超越"景观社会"中"意象与幻觉的统治"等关键性命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4.
"连续性"是环境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连续性"一词源于杜威美学,杜威以"经验"为核心概念,批判了传统的二元论哲学美学,试图建立一元论的哲学美学体系。在《艺术即经验》中,杜威从人与动物、有机体与自然的连续性出发,提出要恢复艺术与非艺术、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连续性。伯林特继承并发展了杜威的"连续性"理论,对环境一词进行了全新阐释。他进一步批判了杜威所反对的审美无利害及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鉴赏的参与模式,并将这种自然鉴赏模式应用到对艺术、日常生活景观的审美探讨中,发展出一种全面的参与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每年巨量的景观建设工程中,能够体现我国文化精神的设计是很少的。一方面认为现代景观设计应该是"国际化"的,而另一方面也仅从表面符号表现中国文化特征,很少有从文化精神层面来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文章从分析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相关的艺术特征为切入点,探究传统自然观的成因与中国文化的"山水情结",分析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以便从内在精神层面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好地指导现今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电影片名翻泽中的"隐"与"显"。作者认为,电影片名的艺术表现方式有"隐"有"显",或隐显兼而有之;不同的表现方式对表现剧情,提炼主题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译者只有充分关注原片名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使所译片名与原片名具有等同的艺术效应。  相似文献   

7.
北宋诗文革新中存在着"乐"主题发展的过程,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也是北宋诗文革新中"乐"主题发展的反响。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借由"众乐亭"唱和而提出,经由西湖十洲的吟咏达到鼎盛,而在南宋实现转型,由凸显政绩、循吏转向摹写老百姓的民和年丰。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体现出对范仲淹、欧阳修所提倡的忧乐先于天下、乐道以忘忧思想的践行,是对士林风气与诗文革新的积极响应,平衡了四明文人的出世与入世矛盾,推进四明园林景观向民众开放共享。四明物质基础的相对富庶、地方官吏相对优越的从政条件以及优游道艺的文化土壤,使"众乐"书写在文学景观中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8.
在具象艺术中,"形"与"色"是获得视觉艺术效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两大元素,对其把握和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有形有色"或"形色兼备"是评价一幅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但在抽象艺术中,因其在形势上的自由和散漫,对于不确定的"形"与"色"而往往被认为纯粹是感性的产物,完全是情绪上的宣泄。实际上抽象艺术中的形与色也是有章可循的,只是相对具象艺术而言其内涵与表现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 中外文学和绘画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现.从文学的"观景"描述到绘画的"景观"再现, 充分反映出东西方由于所处不同的文化境遇, 对景观有着不同的审美理解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终结"是当前国内外文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要理解艺术终结这一命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产生该命题的现代性语境.一种现代性的定义就是一种理解艺术终结的钥匙,不同的现代性定义会提供不同的考量艺术终结的线索.从"时间"流变角度来考量"现代性",艺术终结是"现代"来临引发的问题;从社会变迁视角来考察"现代性",社会的转型带来艺术的转轨,这意味着古典艺术的终结;从文化反思角度来拷问"现代性","艺术终结"是艺术通过否定自身来应对现代艺术危机与凸显价值批判立场的一种策略.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的"现念"是启蒙现代性的产物."艺术"的"终结"是审美现代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唐宋文人对中国园林景题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与文学关系密切.自魏晋山水审美文化及文学的发展,使文人在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中,寻求惬意而逍遥“画境文心”境界,肇始园林景题萌芽;唐宋文人原创性地借园居和诗文抒发自由而赋予理性的心灵,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题名,以文学家高人雅事所置景观,促使中国写意园林的成熟.  相似文献   

12.
"大学聚落"新理念的提出,要在放眼斯坦福大学等"原型"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完善该理念的内涵,强调通过诗意景观设计和优化策略,充分满足高校师生对高情感的强烈追求,包括聚焦营造强烈动感和反思沉静的景观场所,赋予大学聚落景观以浓郁的诗意,使师生达致诗意栖居。其中,采用"风水景观"策略,也是营造反思沉静景观场所的较佳选择,因为"风水景观"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景观的古老"原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语言景观成为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景观符号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当前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存在重计量轻解读、理论体系不完善、分析维度不明确等局限性。基于此,通过文献调研、梳理评述、思辨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构建“双层面六维度”多维分析模型,旨在拓宽语言景观研究的维度和视域,逐步实现从信息层面到象征层面的递转,为探索隐匿在语言景观背后的深层信息和社会意义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城市形象建设中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解析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品牌特征"现象,倡导运用品牌策略来建设和发展成功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景观品牌,并从景观品牌价值提升的角度提出优化城市公共性景观综合效能的四个途径,包括景观文化特色、景观可达性、景观人文关怀和景观区域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环境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乡村景观和园林规划与营造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将是园林和景观规划与营造面临新的挑战。剖析我国乡村景观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乡村生态园林和景观的功能需求和特点,探讨新农村乡村生态园林和景观建设中园林绿化规划、园林绿化与景观营建关键技术、乡村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协调、乡村庭院园林绿化与庭院经济结合、村镇景观园林建设的区域特点表现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青绿山水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之一,青绿山水画艺术在中西画坛独树一帜,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和称道。对它的探讨与研究,对当今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起着积极的影响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ndry和Bourhis有关语言景观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划分,选取国家科教名城合肥市辖区内的六所高校为语料采集范围,从语言选择、语符转换、标牌类属、文化权势、意识形态五个维度,对教育场域语言景观的创设现状进行了多维考察与透视.通过数据统计和语料分析,揭示了隐匿在教育场域语言景观背后的深层信息和象征意义,如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文化权力的博弈,并且从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学术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了语言景观重塑的基本方略.在教育全球化的新潮流下,教育场域语言景观承载信息的交际功能和服务教学的工具作用不容忽视;此外,语言景观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互动也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影响下,美国、加拿大、欧洲等西方国家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及样式均出现了生态化的转向。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踏勘,对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美学价值取向及审美观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性地梳理,揭示了风景园林美学范式转向的背景、过程,以及对风景园林设计样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了新世纪风景园林美学可能的发展趋势。推演的结果表明,在新世纪美学运动的影响下,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美学由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美学转向了生态主义美学,并将发生伦理化美学的范式转向。  相似文献   

20.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是目前所知现存唯一一处金代青绿山水画作品。以青绿山水的绘画样式与风格演进为主线,同时兼顾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作品系统、工具材料、画家主体等方面来展开讨论,探讨壁画中山水的渊源和风格形态,可以看到金代岩山寺壁画中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