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辽河流域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至于青铜文明时期,无疑创造了中国古代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中,西辽河流域事实上孕育和发展了两种面貌与风格等截然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目前已知居于主流位置的红山诸文化序列和目前尚处于探索、发现阶段的另一种渔猎、畜养业经济成分明显的“井沟子类型”。因此,古代西辽河流域客观存在的两种考古学文化序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发展现象,无疑会对目前广泛探索的游牧文化起源问题,起到巨大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辽河流域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至于青铜文明时期,无疑创造了中国古代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中,西辽河流域事实上孕育和发展了两种面貌与风格截然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目前已知居住于主流位置的红山诸文化序列和目前尚处于探索、发现阶段的另一种渔猎、畜养业经济成分明显的“井沟子类型”。古代西辽河流域客观存在的两种考古学文化序列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发展现象,无疑会对目前广泛探索的游牧文化起源问题,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辽河流域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至于青铜文明时期,无疑创造了中国古代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中,西辽河流域事实上孕育和发展了两种面貌与风格截然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目前已知居住于主流位置的红山诸文化序列和目前尚处于探索、发现阶段的另一种渔猎、畜养业经济成分明显的"井沟子类型"。古代西辽河流域客观存在的两种考古学文化序列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发展现象,无疑会对目前广泛探索的游牧文化起源问题,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辽河流域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至于青铜文明时期,无疑创造了中国古代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中,西辽河流域事实上孕育和发展了两种面貌与风格截然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目前已知居住于主流位置的红山诸文化序列和目前尚处于探索、发现阶段的另一种渔猎、畜养业经济成分明显的“井沟子类型”。古代西辽河流域客观存在的两种考古学文化序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发展现象,无疑会对目前广泛探索的游牧文化起源问题,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山诸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分布于西辽河、大凌河流域。大体以今内蒙古东南的赤峰市、哲里木盟南部,辽宁西部的朝阳、凌源为中心,锦州、河北北部和京津地区也有这种文化的遗存。因此,红山诸文化构成了距今5000—6000年以前,中国北方西辽河流域的主要古代文化,组成了以聚落为中心的共同群体,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北方的原始文明,为世界古代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统万城建筑规模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统万城的建筑规模与布局、兴建的历史因素、地理环境、历史地位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指出统万城是我国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对我国古代朔方一带及其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与现代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国宗教文化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是一个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同时并存的多宗教国家。这种多种宗教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同韩国的自然风土和历史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及政治制度等有着密切关系,并受到中国、印度、阿尔泰语系古代诸民族宗教文化和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韩国的宗教曾经历了原始巫教的产生、儒佛道三教的传入、基督教与传统宗教的冲撞、新兴民族宗教的崛起等几个发展阶段。本文简述佛教和儒教在韩国的演化面貌。韩国宗教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宽容与和谐。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宗教。  相似文献   

8.
古代蒙古兽医药学,在数千年的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北方诸多民族的固有医药科技的基础上,不断地与中兽医(中医)相互交流,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现代蒙古兽医药学。它具有上下数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历史,使祖国独具特色的医药瑰宝。数千年来,中国以汉文化(汉字)为纽带,使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科技等诸方面进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缔造和发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时也促使了各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卫生文化与社会之间既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也是互为动力、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社会的诸因素影响卫生文化的发展 ,卫生文化的状况也影响社会的进步。只有充分认识卫生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克服不良卫生文化的影响 ,同时加快社会的发展 ,促使卫生文化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才能真正建立起先进、科学的卫生文化 ,也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人类创造了历史,也就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作为人类的共生现象而出现的,它同样随着人类的蕃衍、进化而不断积累、继承与发展。文化与历史是有机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既然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和体现,就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去考察和探讨文化的本质以及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同样,只有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上的种种文化现象,才能对历史作出完整的解释,本文拟从广义的文化史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古代世界从分散的文明向有机联系的全球文明过渡的历程中,起过重大交通作用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1.
红山诸文化发祥于西辽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的辽阔地域。按文化类型又细分为前红山文化,包括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后文化及富河文化;后红山文化,包括小河沿文化,另外还有东山嘴遗址、牛河梁遗址等遗迹。红山诸文化出土的陶器,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不揣浅陋,试就其纹饰做一初探,并求教于纹饰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我国原始文化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红山文化的英译工作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对外宣传及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从古文化及文物的翻译原则出发,讨论了红山文化英译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了在翻译中要重视原文信息的有效传达,要重视翻译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是古代自然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近来有人声称要废除中医,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中医学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文化遗产,它是不会消失的,“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可望成为医学发展的大趋势。新世纪在中医学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尤其是中医院校)要重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丰富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认识中医,传播中医,促进医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兴隆洼文化的初步探讨和研究,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对兴隆洼文化陶器的基本特征、兴隆洼文化不同类型陶器的比较、兴隆洼文化与同时期黄河流域诸考古学文化陶器相比较,以及兴隆洼文化陶器对红山诸文化陶器的影响等问题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红山文化以赤峰为中心,从分布密集程度和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看,从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这两河流域之间应是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区。主要文化遗存: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等。因为这些文化都属于筒形罐谱系的文化,有以血亲为主体的发展关系,所以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红山诸文化。  相似文献   

16.
红山文化以赤峰为中心,从分布密集程度和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看,从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这两河流域之间应是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区。主要文化遗存: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等。因为这些文化都属于筒形罐谱系的文化,有以“血亲”为主体的发展关系,所以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红山诸文化”。  相似文献   

17.
天皇文化是日本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典型本土文化,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日本社会产生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日本民族创造了天皇文化,天皇文化也塑造着日本民族。正确认识日本天皇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了解和研究日本政治、社会等诸方面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献学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同其它传统学术文化一样,经历了产生、成长、繁荣和鼎盛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历史文献学赖以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心理基础和物质条件的探讨,找出历史文献学发展的一般特征,从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一、古代士大夫的“博古”倾向和崇尚传统是推动历史文献学发展的心理基础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学的繁荣,与士大夫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近年来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误的教训为引子,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详细论证了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竖信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才能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代关中的科学技术成就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关中科技成就涉及农学、医学、天文学、建筑学、机械制造、水利工程诸方面;以科技人物为经线,以科学成就为纬线,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与科技人物的活动及其成就熔为一炉,作串联式的铺陈论述,夹叙夹议,如数家珍,用巡礼式的点评勾划,娓娓道来,试图描绘一幅古代关中科学技术成就的连环画卷,以期对弘扬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认识与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