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宓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兼诗人。 2 0世纪上半叶长期执教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 1 940年 ,无任何职务的吴宓不得不协助清华外文系主任陈福田处理系内事务 ,颇感不满的吴宓遂生离清华另就他校之意。但友人的劝阻和西北大学、浙江大学的状况及吴宓自身的性格特征终让其决定留下 ,并继续为清华服务。  相似文献   

2.
周茂江 《天府新论》2004,(Z2):284-285
吴宓,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兼诗人.20世纪上半叶长期执教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无任何职务的吴宓不得不协助清华外文系主任陈福田处理系内事务,颇感不满的吴宓遂生离清华另就他校之意.但友人的劝阻和西北大学、浙江大学的状况及吴宓自身的性格特征终让其决定留下,并继续为清华服务.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院朱洪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存废之争及其现代启示》(《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一文指出,20年代中后期,为改变清华"美国化"的社会形象,因应知识界提升中国教育水平的强烈呼声,清华当局决计改办大学,并创设国学研究院。清华国学研究院,延揽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和李济等著名学者入院执教,一度盛况空前,却很快地宣告停办。其深  相似文献   

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语教学与科研曾受到极为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外语界教育界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比任何一个学科都突出.不能不令人深思和忧虑.在本世纪末最后的冲刺中,各个学科为培养跨世纪的一流人材而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应对策略,此时此刻不能不使我们想起本世纪前半叶的清华学术教育范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秋瑾加入光复会和加入同盟会何者在先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存有分歧。一说秋瑾先入同盟会,后入光复会。林增平主编的《辛亥革命史》、冯自由《鉴湖女侠秋瑾》、沈瓞民《记光复会二三事》(《辛亥革命回忆录》四,第137页)均持此说。另一说秋瑾先入光复会,后入同盟会。李新、孙思白主编的《民国人物传·秋瑾传》、徐双韵《记秋瑾》、郑云山编《秋瑾》,均主后说。何者为是呢?实有考辨的必要。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分歧呢?我以为其源盖出于陶成章的《浙案纪略》。《浙案纪略》上卷第二章《党会原始》云:秋瑾“始于某某等十人,在横滨相结为三合会。至同盟会成立,即又入同盟会。……比返绍兴,复由徐锡麟之介绍,乃又入光复会。”照此看,秋瑾是先入同盟会,后入光复会。但同书中卷《秋瑾传》又云:“瑾(自日本)既返沪,即谒元培于爱国女学校……由沪旋绍,见锡麟于热诚小学校,锡麟即绍介瑾入‘光复会’,是为乙巳六月间事。”按,同盟会的成立,在这之后的是年八月,由此看秋瑾入光复会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整理国故运动中的清华国学研究院,虽然盛极一时,却很快地宣告停办。其深层原因,缘于改办大学之后,清华内部的学术生态、权力结构和校园思潮等一系列因素的消长。首先,由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建制并不符合现代大学体制,研究院与大学部的关系紧张。其次,随着清华少壮派教授之崛起,确立了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及传统,改变了校园的权力结构。最后,清华文化运动为激进政治思潮所取代,校园思潮有显著而迅疾之转移,国学研究院失去了维系其存在的民意基础。清华国学研究院虽是昙花一现,却有其独特的学术建树和丰富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颜健 《齐鲁学刊》2020,(2):138-143
孔尚任与颜光敏同籍曲阜,早年相交甚笃,身为圣裔儒士,他们既有栖身林泉的归隐愿望,又有"兼济天下"的治世理想。他们毕生交往中相扶相助,惺惺相惜。颜光敏逝世后,孔尚任为他作墓表记述他一生行谊;而孔尚任逝世后,颜光敏长女颜恤纬为孔尚任作挽诗表达深切哀悼之情。孔尚任与颜光敏的后世子孙,有的结为好友,有的结为秦晋,孔颜两家情谊世代不绝。  相似文献   

8.
马泓波 《晋阳学刊》2002,(2):99-100
法律意义上的凌(陵)迟,是一种用刀脔割受刑者的肌肉和肢体,去其脏腑,使其缓慢死去的刑法。明、清时此刑常用,到光绪三十一年时废止。但是,对于它正式成为法律条文的时间,后人争议颇多。有关“凌迟入律时代”的众家之说如下:1.五代说。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五:“五季多故,以常法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迟一条,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王云海主编的《宋代司法制度》《旧五代史·刑法志》均主此。2.辽代说。清代沈家本《历代刑法考》:“《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与斩、凌迟之属……’。按:凌…  相似文献   

9.
10.
李白一生曾经三次入长安。开元十八年,为寻求政治出路,“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是为“一入”。天宝元年,奉召入朝,待诏翰林,是为“二入”。天宝十二年春,幽州之行归来,又有一次长安之行,是为“三入”。此三次中,“二入”早已为世所知,“一入”之说亦基本确立,唯“三入”之说,尚在探索之始。  相似文献   

11.
对佛教传入云南的时间和路线,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关于时间问题,有“东汉说”、“初唐说”、“中唐说”、“晚唐说”、“初元说”;关于路线问题,有“中土说”、“吐蕃说”、“主流说”。本文研究了前人的各种观点,征之以文书,证之以文物,斟酌损益,权衡得失,认为佛教传入云南应在中唐,传入路线应有多种,既有中土、西域,又有吐蕃、骠国。关于南诏佛教的构成,本文认为,南诏佛教虽以密宗阿吒力派为主,但境内尚有其他僧人活动,所见胡僧、骠僧和蜀僧,也并非都是密宗派别。若把南诏佛教简单地净化为阿吒力一派,无异于自树藩篱,丢掉研究唐代云南佛教的许多线索。  相似文献   

12.
华工进入澳大利亚始于19世纪中叶,此说已无争议。但关于具体年代与日期,中外华人史学界却有不同观点。笔者根据在澳大利亚从事中澳关系史研究时发现的新资料,进一步论证了首批华工入澳的具体时间。文章从华工入澳背景,首批华工入澳时间的不同说法和记载前批华工入澳时间的新材料三方而进行了论述与考证。  相似文献   

13.
王卓华 《中州学刊》2006,(4):209-211
著名诗人、评论家、出版家邓汉仪为清初诗坛旗手之一,他与当时许多诗人交游唱和,谈诗论学。其晚年与王士禛、孔尚任的交游酬唱具有典型意义。这种交游酬唱是新贵与遗民之间的接触,透视了清初文网的宽松和自由。同时这种交游酬唱又使邓汉仪与王、孔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清初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量的国外文献资料记载,从十七世纪开始,有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进入拉达克及喜马拉雅山南麓一带,有的还以这些地区为据占直接进入西藏本土,他们在这些西藏文化区的活动是国外研究西藏的先河,这些活动同吐蕃时期以来从天竺、尼婆罗等喜马拉雅山南诸国进入吐蕃的人士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打算勾勒有史以来进入西藏及西藏文化区,并同藏族人民有过直接接触的沙俄及苏联人士的活动以及中外人士对这些活动的评价,从历史发展的顺序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吐蕃入滇路线及时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蕃势力南下入滇是其东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具有地区性的特点。吐蕃入滇用兵路线是循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河流南下,进入滇西北的时间当在7世纪50年代初或稍前。  相似文献   

16.
明代西域回回的入附中原问题,是有明一代极为重要的西北边疆民族问题之一。薛文波先生在其《明代与回民之关系》与《我国西北地区何以穆斯林居多》①两文中稍涉一二。其前文中《明初拒绝外族内徙》一节,云:“明初,感于元代异族之压迫,故惟恐异族昌炽,不特严分种族畛域,而使已定居之外族不能伸张其势力,外族内徙者亦受限制。”遂仅以洪武中明太祖遣撒马儿罕商旅返国一事为据②,断然定论,悖左史实,笔者不敢苟同。本文即爰此发韧,非敢求疵于前辈,仅略述明代西域回回入附始末,冀以引起史界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自稗山先生在《李白两入长安辨》(《中华文史论丛》旧第二辑)中首次明确地提出李白两入长安之说后,郭沫若同志又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个说法。这对于李白生平和作品的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展。它使李白作品中的一些疑点得  相似文献   

18.
同姓不同源(宗)的北方汉民爨氏家族在不同时间南迁入滇.以官职为氏的爨祖战国魏爨襄,其后人南来入滇有爨习和爨遐两支:爨习在东汉末为益州牧刘璋建伶令,其先祖是东汉后期来滇戍屯的长吏.爨遐在魏景元四年灭蜀汉时“左迁”南中.以邑(地)为氏的爨祖爨肃.爨本芈班(子文)之后,东汉末年,爨肃因功“采邑于爨”,官河南尹,入魏为尚书仆射河南尹,其后人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年置上庸郡,或魏明帝黄初二年省上庸郡并新城郡,或魏太和二年复置上庸郡时迁上庸地,魏景元四年魏灭蜀汉时迁蜀.后有爨深以晋武帝泰始六年或泰始七年置宁州之时,来滇仕晋新古郡太守,后有爨琛或爨頠相继为宁州刺史.  相似文献   

19.
孔颖达世系及入唐前行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冠明 《阴山学刊》2003,16(5):63-66
孔颖达为孔子第32世孙。下博孔氏出自关内侯福七世孙郁,后汉冀州刺史。汉下博南部,隋、唐分属冀州衡水,故为冀州衡水人。孔颖达有子三人,孙二人。孔颖达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起,教授乡里。炀帝大业元年,32岁时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九年,以杨玄感之祸,避地虎牢。十五年正月,太尉王世充开府,悉取隋朝显官、名士为太尉府官属,孔颖达以太常博士造禅代仪。郑开明二年(唐武德三年),为郑太常博士。次年,孔颖达入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展开,清华园里相应地出现了一股文化运动的思潮,当时称之为"清华文化运动"。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感染时代精神的清华师生们,开始以犀利的眼光,反省清华教育中的"美国化",重新检讨清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形成了中西文化调和的校园思想氛围。深处其间的清华学子们,同时感受"整理国故"运动的强烈影响,于是从批评学校忽略中文教育发端,而后扩展至呼吁学校加强国学教育,直到最后在多重因素的衡量之下,校方遂在清华改办大学之际,创立了旨在"中西并重、新旧沟通"的国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