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拉季连.布罗夫在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文中,以国外学者的独特视角发表了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问题、科学发展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的看法。本文在翻译布罗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文的基础上,对其基本观点作一评述。一方面,这样做可以澄清国外一些学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增强他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对于我们自身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逻辑及其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马克思主义作为非正统的、散漫的和具有颠覆性的话语,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可错性"、"核心在于方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自身"等基本理论立场,以反叛姿态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形式.不是其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判断和个别成果,而是其永不妥协的批判精神和自觉的理论意识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注入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综观2005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热点仍集中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体而言,其特征表现如下:一是继续追踪和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物和问题的研究,如卢卡奇、葛兰西、布洛赫和列斐伏尔等;二是扩展并加强了对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深度挖掘;三是对后马克思主义或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明显的进展。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和流派的研究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化的浪潮和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景观,以及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迫切性,国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似有重“热”之趋向。因此,…  相似文献   

4.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理论资源的丰富性和现实意义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其真正本质与独特意义并未被学界完全把握。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可界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一种既坚持马克思思想又对其作出创造性阐释、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对其历史进程进行反思批判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和运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意义在于它是一种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并对现存社会主义进行反思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坚持马克思话语并重新构造其话语解释力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本土化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具有国际理论视野从而不断寻求理论超越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徐峰 《阅江学刊》2011,3(5):53-58
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研究与分析气候危机可以拓宽其研究路向。虽然许多人长期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抱有敌视的态度,但只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探寻到导致气候危机的真正肇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伦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正是围绕这两大进路展开批判: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逻辑的批判以否定其解决气候危机的能力,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观和宗教伦理的批判以澄明其反生态和伪正义的本质。可以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为正确认识和解决气候危机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1):68-7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为代表的英美马克思主义学派从方法论、生态、妇女解放等不同层面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多维度的理论建构。其建构一方面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和研究领域的新视阈;另一方面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福柯的微观政治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起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辩证地阐释和理解,而不能直接挪用.福柯的挑战不仅源于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而且源于其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本性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应.资本的霸权使揭示资本奥秘的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仍然是根本性和基础性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面向21世纪的基本议题和理论旨趣.福柯虽然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忽视或重视不够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任何理论、范式和视角都既是一种澄明,同时又是一种遮蔽,马克思主义并不必然要涵盖所有的主题.任何理论的探索都不能取代和置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视域,马克思主义仍是我们赖以出发的基石和必经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国家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流派,其历史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稳定的学术派别存在,具体地说,包括南斯拉夫实践派、布达佩斯学派以及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新马克思主义;70年代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个体融入到西方学术界,但其学术创作仍然有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烙印.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通常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70年代后欧美新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了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格局,其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特色在于:其一,对马克思思想独特的、深刻的阐述;其二,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命运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设计;其三,对现代性的独特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发展,如何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将其运用于我们的各项事业,是目前哲学界最受关注的核心论题。对这个问题学者们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创新,必须创新, 能够创新。创新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的完善,以及总结概括现实问题两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为代表的原理体系进行改革完善,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的文本解读并反思之,从而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全面创新。学者们普遍认为,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缺乏对实践、主体、价值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领导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的国情和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基本理论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髓论,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革命逻辑向建设逻辑的转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詹姆逊的独特贡献表现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文化特质做出了总体性揭示,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重要论断。其理论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底蕴,主要表现为三个直接的理论来源:比利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威廉斯关于主导文化、残余文化和新兴文化的文化系统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在三个直接的理论来源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价值和詹姆逊自身的理论立场被充分彰显,进一步确证了他的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的当之无愧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领军人物的身份。  相似文献   

12.
王东红 《唐都学刊》2014,(6):98-102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根据其主旨、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中东西方民族走向世界历史的论述和指导范围扩展的过程;二是马克思主义国别化,即各民族国家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经验或具体理论提升至马克思主义高度的过程;三是马克思主义国民化,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本国马克思主义在国内民族和国民大众中传播和认同的过程。这三者互相联系,彼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论述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同时也是其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本文最后比较了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其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论关注点,揭示了奥康纳的理论贡献与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14.
卡洛·罗塞利的自由社会主义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立场,融合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而建构的一个以人之道德伦理为核心的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新型社会主义。他认为,自由社会主义是人们心中自由与正义观念的实现,它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运动及其道德标准。其进步性在于:强调民主在社会主义中的基础作用并进一步发现自由与政治活动之中的道德价值。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一方面,罗塞利所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是"假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罗塞利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批判陷入了"唯意愿论"。  相似文献   

15.
对理论研究前提的自觉,直接影响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需要以坚实的马克思思想研究为基础,将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现实社会历史逻辑结合起来,并将其置于思想史的总体视域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论定位,与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及其研究者开展真正的对话与交流,从而使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和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可吸收和借鉴的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6.
《求是学刊》2015,(3):25-31
让-雅克·勒赛克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尝试建构一种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这一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语言观的基础上,勒赛克尔也对德勒兹语言哲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德勒兹独特的解域化语言哲学思想虽然是一种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其坚持集体主义、唯物主义立场,强调政治语用学的语言哲学思想预示了一种新的、不同于主流语言哲学的可能性,为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体系的构建增添了理论活力,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对马克思主义再认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对马克思主义再认识,从根本上说,是由我们国家、我们党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其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应成为占主导和领导地位的怠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容。如果它被封闭了,曲解了,必将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引向歧途。其二,我们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理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己思想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党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发挥其作为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的作用,夫键也在于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并且随着党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向前推进。如果它被歪曲了,甚至篡改了,必将使党的全部工作陷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虽然对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整理和创新,但是目前这门课的教学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瓶颈,这种瓶颈的产生有其客观和主观根源。本文简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存在的困境或矛盾,提出要以实践为基点,以社会为依托,以互动为途径,以学生受益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峰 《学习与探索》2006,1(1):120-124
学术界所探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范畴有其特定的内涵,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解,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该问题之所以凸显出来,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本身而言,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不同理解等五个方面的原因.学术性和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格和内在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基础上,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一步处理好相关问题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主义作人道主义的理解,在当下的学术界和政治生活(意识形态)领域还颇有市场。尽管这种理解有其现实必然性和必要性,但人道主义的理解方式在总体上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有限的、确定的意义上可以承认人道主义的合理思想,但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只能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模糊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