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概括论述了毛泽东在建国初期(1949年10月—1957年5月)所探索总结的关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着生产建设;围绕着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围绕着坚持党的三大作风;围绕着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内教育等四个方面进行的执政党建设理论。论述中,既特别强调了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主题思想,还归纳了党中央在建国初期围绕着加强执政党建设所制定的若干措施。论述中着力突出了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学说的丰富与发展。此外还简要论述了建国初期在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指引下我党在经济建设、政治保障、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廉政观主要有: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时期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观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党风建设常抓不懈的观点;从严治党,敢于斗争的观点;强化群众监督观点;共产党一定能够清除腐败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干部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内容有:(1)在干部的选拔和使用上,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2)提出了爱护、培养和教育干部的原则和办法;(3)阐述了加强干部队伍团结的方针和政策;(4)论述了干部监督、发扬民主的思想,要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对各种不正之风。这些思想的提出,推动了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一切反动派,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也是我国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致力把城市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并紧扣新发展理念、紧跟时代变化,系统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统筹兼顾的整体思想及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在继往开来的新征程上,深入践行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要以城市规划“五线”为依托,丰富开拓低碳城市运营模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尺度,合理控制现代化城市建设规模;以城市“三大空间”为坐标,共同缔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上的三大突破王显乾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概念。例如: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关于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关...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议市场经济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论述。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质的飞跃。他针对传统认识误区和人们思想上的困惑,作了创造性的科学论述,明确地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列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强调搞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同时,他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供了经验基础和理论素材,成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先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贯穿的核心要义是人民性,为巩固党的执政提供根基;革命性,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纯洁性,提高了党拒腐防变能力。同时,习近平关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论述有着本身的生成逻辑,包含党领导和执政相关阐述的理论逻辑、不同时期建设蕴涵的历史逻辑、实践需要与自身建设提升的现实逻辑。习近平关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要论述构建的实践路径,不仅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新内涵,也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9.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系列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健康学说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的典范。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论述的人民性在理论逻辑中具体展开为三个维度:一是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依据,突出强调了健康的基础性作用,将人民健康视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价值旨归,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坚持系统观念、运用底线思维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10.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原则,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律认识的升华与拓展。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理论根基,以中国传统“和谐共生”生态智慧为文化血脉,承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锻造而成。理论、文化、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和美育理念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重要论述构筑了历史文化基因,是“中华美育精神”重要理论来源,启迪了新时代美育建设中的美学理念、美育要求、美育方法和美育理想。总体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美育的过程中,基于中华美学思想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实践本体论之精华,突出了“美”及美育问题的现实性本质。通过凝练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成人”精神和“德性”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美育建设的核心要义;通过汲取传统“礼乐”教化的积极因素,为美育工作搭建了以艺术教育为重点,以系统视野为高度的实践路径;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美”情怀,最终将美育通向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构建了实现“真正的自然主义”和“真正的人道主义”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推动和促进现代化建设,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以来,关于创新的理论也逐渐成熟。这主要表现在: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在创新的原则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准绳,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心;在创新的方法上坚持自主创新和借鉴、吸收相结合,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从马克思的原始文本来考察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二是讨论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三是揭示“以人为本”的多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它在理论上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概括,对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对生产力内部结构的传统分析;对时代特征的传统论述,从而实现了思想的解放,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的伟大转变。在理论维度上,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主动特质、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关于精神主动的理论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主动的重要论述,为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构筑。在历史维度上,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进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接续探索,不断推进人民精神主动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维度上,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精神状态的彻底转变,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建设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凝聚起空前团结统一的中国力量。在未来维度上,中国人民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于更高水平精神主动的接续探索,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推进为前提,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基础,以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为支撑,以坚持开放视野为保证。  相似文献   

17.
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讨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述。主要谈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性问题;二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理论的几个具体问题的认识。文章的结论指出,在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发展问题上,只有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找到了振兴和发展的希望。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振兴中华的明确方向。因此,没有邓小平同志和邓小平理论,也就不会有今天中国这条跨世纪的通往富裕繁荣的正确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一、新形势下坚持花育为首位的工要性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德育居于首位的论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并区总结了古今中外教育经验和群众教育经验,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观和方法论,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人才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首的理论基础。早在1957年时,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高校的德智体三育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但是德育在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邓小平积极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一系列论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认识论基础,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思想指导。因此,深入研究、准确掌握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系统观点,将是我们党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一什么是解放思想,为什么要解放思想,怎样才能解放思想,是《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反复阐述的问题,这些论述从认识论和政治意义两个层面上提…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卷首语本期首栏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表了赵靖和晏智杰两教授的文章。赵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了这一伟大理论的精髓和意义,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晏文以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述为根据,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