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依据系统论思想,构建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模型,并提炼出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根据创新能力要素构成框架体系,设计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预选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聚类法,对预选测度进行筛选与优化,构建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指标的测度及赋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春  陆艳 《统计与决策》2007,(22):173-175
本文选取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定量指标的测度方法进行研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实例,计算出了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3.
我国宏观金融风险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由宏观经济环境、银行呆坏账、泡沫、国债和外资冲击在内的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映射法原则将原始指标区间化。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权重,进而构造了我国宏观金融风险测度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基于公司企业家精神理论,结合长三角中小企业发展特征,构建了包含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成长能力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精神测度指标体系。其次,从变化速度和奖惩的视角出发,运用模糊数学和信息聚集理论,构建了模糊奖惩视角下具有变化速度特征的企业家精神动态测度模型,通过对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家精神进行变化速度和模糊奖惩处理,解决测度过程中出现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复杂性问题,实现了对长三角中小企业企业家精神的量化分析。最后对静态和动态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长三角中小企业企业家精神的综合测度结果及其差异性,根据测度结果把长三角中小企业家精神划分为HH型、HL型、LL型及LH型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继而以我国各省市为评价样本,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量化实证研究,并且对与浙江省同处一个区域的各省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排序,找出浙江省的优势与劣势,为提升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初步构建了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小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以为中小企业了解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本文应用BP神经网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企业竞争力的综合测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战胜竞争对手的优势和能力。企业竞争力包括企业产品竞争力、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竞争力、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企业制度创新竞争力、企业管理创新竞争力、企业文化竞争力等六个方面。我们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测度A、B、C三个企业的竞争力并排序。  相似文献   

9.
国际变局加剧产业链发展风险,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基础。理解产业链韧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是建立产业链韧性理论分析的基础,构建包括产业链基础能力、产业链抵御能力、产业链链条控制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在内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对产业链韧性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并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支撑中国产业链韧性的主要因素是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在内的产业链基础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链抵御能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对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贡献相对较低;近年来中国产业链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增速放缓。因此,应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治理能力,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中国产业链韧性的主要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聚类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统计与决策》2007,(12):161-163
本文依据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继而以我国主要行业领域内的14个代表型企业为评价样本,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量化实证研究;得出灰聚类评估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归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纵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指数测度研究,多项研究并存但缺乏权威性,主要原因在于难以形成被广泛认可的指标体系。究其原因,内容上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广泛,很难用有限的指标准确侧度,方法上构建指标体系存在主观性,降维又以指标信息损失为代价。文章提出的新思路是放弃指标体系,直接用客观指标进行测度。为此,构建了基于SVM(支持向量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和分类模型,求解了核函数的最优形式。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新的测度方法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了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四个方面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AHP方法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方法,构建了"三维一体"的联合决策理论测度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2002~2007年海洋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评价和一致性检验,通过模糊聚类分析、非均衡理论与动态分析、结构分析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了梯度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有关企业家精神测度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企业为研究新视角,结合具体企业发展数据,构建了以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财务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为研究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27家上市企业为例,利用熵值法对样本企业的企业家精神进行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发现: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占比重比较大,而成长能力和财务能力所占比重较小;在企业家精神综合评价结果中,大多数公司的企业家精神处于良好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修正经典知识溢出模型构建了包括知识存量差距、知识互补能力、知识扩散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社会资本能力等变量在内的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综合能力模型;并假设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知识互补能力与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设计了知识互补能力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并采用混合多属性决策方法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客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借鉴Perrow,Van de ven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任务变化性、任务可分析性和任务相依性三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对应的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评价任务不确定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属性测度理论构建了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在企业实际中进行了应用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研究任务不确定程度和管理机制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间的定量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结合指标体系法,对技术进步和能耗之间关系进行定量测度,并且建立数学模型,弥补了指标体系法测度技术进步的缺陷。该方法在四川省能耗定量研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定量研究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实际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把目前常用的定量测度模型分成要素贡献率比较法和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两大类进行分析比较,并应用AHP、主成分分析法和ANN等方法对经济系统的增长方式作定量测度。  相似文献   

18.
在对企业知识获取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构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引入了三角模糊评价法,并经过设计与发放调查问卷,对陕西高技术企业网络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为针对性地提高企业网络能力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国家(或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和函数的方法建立了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型方法,并提出了监测评价的程序步骤。  相似文献   

20.
探寻组织战略环境复杂性机理及其量化分析方法,对于企业把握环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环境自身特征及其与组织交互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组织战略环境复杂性的产生机理;构建了组织战略环境复杂性测度指标体系以及基于近似熵和统计复杂度的测度模型;通过实证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