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对政治哲学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人作用于自然、社会和政治,同样,人也生活于特定的自然、社会和政治之中,成为自然、社会和政治的内在构成要素。因此,政治、政治哲学必然打上人的烙印,是"人造的"。"人造的",并非是指人凭空的、肆意的、随心所欲的捏造,而是指人试图按事物的规律去创造,这个创造的目标就是"自然",即:使政治象自然一样自然。政治哲学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求按人类的存在本质和规律性去创造,按"自然"的本性去创造,使政治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自然"。  相似文献   

2.
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理论与政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华民  宋祥秀 《社会》2006,26(6):138-138
20世纪90年代,在福利国家危机重重的背景下,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超越构想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首先解构了后传统社会,由此而提出了六个面向社会框架的超越构想;其次,吉登斯将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嵌入到社会框架中,界定了外部风险和人为风险,由此而提出了消极福利转化到积极福利的超越构想。借鉴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本文反思中国社会政策,提出了中国社会政策的新社会框架,即责任提倡、多元部门发展、社会政策议题对话等,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模式转化与社会政策改革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吉登斯的生态政治观在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中是较为独特的一种。一方面它不苟同于以“改造世界”为核心的生态激进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它揭示了“放任自然”、“退出自然”为主的生态自然主义不现实性。整合这两方面的观点便是吉登斯的生态政治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本文把它概括为“自然的自然”——让自然自然地存在和发展,这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二是强调人对自然、世界的参与性和共存性。尊重自然,让自然自然地存在和发展,其“尊重”是人在尊重,其“让”是人在让,人类通过对自然的反射性不断整合自身与自然的关联。本文通过对古登斯的自然终结论,对绿色理论的批评,反射性生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论述,提示了其生态政治观的理论内涵和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依循理性是世界的"灵魂"和"本性"的原则要求,设计了伦理精神由低而高的发展行程,从"特殊的人"和"普遍性的形式"两个方面论证了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把市民社会与"自然社会"(家庭)和"政治社会"(国家)区别开来.马克思深入现实生活世界,启明了市民社会的原初基础,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向度阐释市民社会,在关乎问题理解之根本的原则高度,与旧哲学进行了明确划界,由此实现了思想史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5.
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由问题占据了他思想的核心地位。他将自由看做人的本性,在对自然状态下人的孤独平等的自由本质有了深刻认识后,揭示了奴役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人们丧失自由的根源,并进一步提出了在社会状态下如何重建自由,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的构想。他的自由思想也有着超越时代的感召力,对于今天我们的政治理论建设和实践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岽兴 《学术交流》2005,1(12):38-41
政治共识是现代民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包括宪政共识、集体目标共识和观念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治主体在理性自觉和自愿基础上形成了广泛的政治共识,但已形成的政治共识尚存在不足,表现在宪政共识和观念共识仍处在形成中。这种现实一方面要求切实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提升共识层次;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代中国拥有构建高层次政治共识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民主是超越民族国家与各种不同文化界限的普世政治价值.但民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限制,如民主的价值导致个人地位的绝对化,民主给少数人假借民意独行专政的机会,导致所谓"民主的暴政".而宗教能够为民主社会的发展提供伦理资源的支持,并在一定范围内分担政治治理的压力.但宗教对于民主社会的发展既有功能担当,又产生负面影响,而宗教积极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政治以怎样的态度评判宗教,更取决于宗教将何种价值观融入政治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8.
作为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创始人,洛克以自然状态下个人的自然权利和自由本性为逻辑前提,借助于社会契约的学术范式,建构了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确保个人自由平等的中立性国家,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9.
《克罗茨纳赫笔记》构成了马克思超越政治理性、转向社会批判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私有财产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法国大革命大量材料的摘抄,马克思了解到:私有财产决定政治的历史演进以及内部结构;资产阶级代议制并不能实现人民主权,仅仅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形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构成现代政治矛盾的关键,它决定着现代社会发展的走向。马克思所取得的这些理论认识,促使他进一步把握到政治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缺陷,从而超越政治理性转向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10.
反思与批判科学理性,是处于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夹缝中的当代俄罗斯哲学的重要内容.俄罗斯哲学"批判"所取的价值理念是人本主义,它揭示了科学理性对人的负面影响,质疑科学理性的认识与世界观功能;"批判"所用的理论工具是俄罗斯传统文化,它揭示了以科学理性为根基的西方文化的危机,强调以具有传统性、浪漫性、人文性、宗教性的俄罗斯传统文化,重建后现代社会人类文化;"批判"所指的未来社会是后现代化,它强调以自主、个性、多元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超越现代化社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当代俄罗斯哲学的科学理性批判,既有合理性又存在悖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感性个体与社会存在的分离及融合的思考构成了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主题。在马克思论证的感性个体与社会存在的融合中,"社会力量"重新吸纳异己的"政治力量",建构一种没有压迫与剥削的新"社会组织",由此超越了私有制造成的利己主义精神,实现了感性个体摆脱死亡必然性存在的样式,从而为市民社会走向真正的人类社会提供可能。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的过渡,实质就是马克思超越自由民主制的解放限度走向人类解放、超越政治自由走向真正的人类自由道路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 ,政治规则为什么有必要 ?或者简单地说 ,我们为什么需要制度 ?这是一个既是“已然”(经验性命题 )又是“未然”(思辨性命题 )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追问和解析。本文通过“无赖原则”等八个方面的归纳与探讨 ,从多种视角透视了制度创制、制度设计的理论前提和客观价值意义 ,揭示了人类规则体系所特有的既基于人性又超越人性的文明特征 ,为政治规则与规则政治的内在关系的确立 ,寻求一种理论支撑点。同时 ,本文的研究也为完善政治学学科内容、裨补政治学学科这方面久已存在的阙失 ,提供了学术尝试。  相似文献   

13.
徐蕾 《社科纵横》2011,26(1):125-127,143
财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财富观问题研究不仅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和财富观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形成理性地追求财富,合理地支配财富的健康财富观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也将有助于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全社会财富观的确立,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陈晓丽 《社会工作》2011,(16):88-90
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二者在历史起源、价值理念、工作对象、工作主体、工作关系的性质和原则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同时,二者在方法、根本目的、工作的要求等方面又有相通之处。二者的相互借鉴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思想基础和借鉴社会工作的接纳原则,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相互借鉴、共同努力,为解决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代政治哲学的深入理解,离不开对其根基之一的康德政治哲学的研究和关注.康德政治哲学的主题是:确保人类自身能够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人类应该由自然状态走向法治的自由状态,从而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世界图景.为此,康德从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先验分析中,界定了人在道德领域中的自由本性;在对人的自由本性的扩展和演绎中确证国家存在的合法性,由国家的合法性存在推出不同国家之间组成国际联盟,最终促使人类走向永久和平.在康德的政治哲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先验主义特点、政治与道德的结合以及永久和平的构想在当代政治哲学的研究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必然要求政治参与的均衡性,因为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必然催生政治参与的无序性,比如政治冷漠、动员型政治参与以及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当前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均衡性必须在政治发展上寻求突破.为此,我们要进行观念创新,使政府的治理思维得以现代化;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正式制度对社会政治参与的容载能力;要积极开展公民文化教育,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7.
政治妥协是解决政治冲突和实现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深刻理解和把握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特别重要.政治妥协无论对于政治主体还是对于政治系统来讲,都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它的实现要求遵循政治宽容、双方互利和适度妥协原则.在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妥协不仅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冲突,而且有利于促进政治实践中共识性政治规则的达成.政治妥协在促成政治主体间信任与合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化解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危机,并推进其有效运作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堂  熊茜 《社科纵横》2014,(9):75-79
高度重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软实力作用,是我们今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会永续发展活力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但是实际社会治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存在主体模糊、内容片面、过程行政化、方法单一等现实问题。因此要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社区治理,实现社区善治就必须健全完善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优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治理功能,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介体,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是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①。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人是在双重关系中生活的,一方面要与自然打交道,形成自然关系;另一方面要与人打交道,形成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社会关系体现了人的社会性。自然本性指人的生理本能;社会性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又表现为经济、政治、法律、道德、思想、文化、宗教等丰富内容。人的本质就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和人的社会性共同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自然法约束力的思想是洛克为其政治哲学奠基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法之所以具有约束力乃因其源自人类理性的本性并能为理性自身所认识。理性对自然法的认识既是关于永恒正义的认识,也是理性对自身的认识与肯定,从而确立起规定人自身的普遍法则,实现理性的自觉,这种自觉也被洛克称为"良心"或"良知"。正是这种内在的良知承担起审判与惩罚的功能,确保了自然法的约束力贯彻始终。只要理性的本性不变,自然法便具有永恒的和普遍的约束力。个人的权利与公共的权力正是基于自然法才获得正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