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月刊》1985年第4期载蔡鸿源、孙必有两同志《关于中国国民党"一大"的代表人数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根据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中关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所记载的会议情况,提供了代表名单及出席的代表人数.读后发现一些问题,愿写出供蔡、孙两同志及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纪念中国国民党“一大”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在广州举行。省委常委杨应彬、省顾委副主任陈越平、省政协主席梁威林、省政协副主席郑群和广州市委副书记朱森林、市政协主席罗培元以及省社联主席张江明、省社科院院长王致远、省社联副主席陈枫、张绰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包惠僧是否中共“一大”代表,目前还有纷歧意见,特别是有的文章更肯定“包惠僧是中共‘一大’的广东代表”。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首先,从参加“一大”的代表的回忆来看是否定的。毛泽东、董必武同志虽一度认为包惠僧是“一大”的代表,但后来的回忆都作了更正。毛泽东在“九大”开幕式讲话中列举的“一大”代表便没有了包惠僧。董必武在一九七一年答来访者说;“广州是一个人,实际到了两个,有一个包惠僧,他是一个新闻记者,是列席的,不是代表。”因此,我们不应只以毛泽东、董必武过去曾说过包惠僧是“一大”代表的话,便断定包惠僧是“一大”代表,而不注意毛泽东、董必武后来更正了的话。毛泽东、董必武后来的更正,决不应看作是前后记忆上的差错,而应该认为是根据事实予以改正的。这只要我们列举下列一些人的话就足资证明。  相似文献   

4.
窦春芳  苗体君 《理论界》2007,4(5):160-161
本文对何叔衡是不是中共“一大”正式代表.他是不是提前退出了会议回了湖南,他是不是不懂马克思主义,而且又无工作表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求辩明是非。  相似文献   

5.
<正>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共有十三人,他们的简历是: 毛泽东 伟大的马列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幼  相似文献   

6.
开创者的命运总是令人关注。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13位党员代表,可谓马克思在中国的13位门徒。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有被捕牺牲的,有英年早逝的。有脱党的,有当了大叛徒的,还有做了大汉奸的。而引领共产党走向辉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可谓成就最高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也是这早期十三门徒之一。  相似文献   

7.
包惠僧出席中共“一大”身份问题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包惠僧出席中共“一大”的身份问题,目前还有不同看法。邵维正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一文中(《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以下简称“邵文”),认为“包惠僧是由陈独秀指派参加‘一大’的”“出席者”。刘培琼、吴恩壮写的《包惠僧不是中共“一大”广州代表》一文(《学术研究》1981年第4期,以下简称“刘吴文”),认为包惠僧“很有可能是陈独秀……指派他以党员个人身份参加‘一大’”。宫玉书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人数的探  相似文献   

8.
窦春芳 《船山学刊》2008,(2):214-216
出席中共“一大”的人员中有一位是俄国人,多年来,这位俄国人始终困惑不少国内外的中共党史专家,他是作为哪个组织的代表被派来出席“一大”的?他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9.
姜任耕同志《关于长征结束后的红军人数问题》(见《江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三期)一文,曾就三大主力会师时全国红军由三十万减少到不足三万人的传统说法,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三大主力会师时,“汇集在西北地区的红军约七万左右,加上南方红军,则全国红军应有八万以上。”根据接触到的资料,我以为这种估计数据比较接近事实。不过,对姜任耕同志所作“‘不足三万人’的红军……是指西路军失败后西北地区的红军”这一结论,我认为还是可商榷。因为,  相似文献   

10.
“博导”考博,是中国诸多“特色”之中的一大特色而已,值不得大惊小怪。至于其中的缘由,恐怕谁都明白:某种体制或某种土政策所致。 正如有的网友所说,“博导”也需要“充电”。但“充电”的途径很多,并非非要考博不可。也有网友说,“博导”考博,拿博士学位,是人的一种自由权利,谁也不能干涉。把一种学术现象提到法律的高度,我辈可经不起这种吓。确实,谁也干涉不了“博导”去考博,这是人的一种自由权利。你有本事,有能耐,有突出贡献,你也可以去申请“论文博士”。吃不到葡萄,就不要说葡萄是酸的。但不管怎么说,“博导”申…  相似文献   

11.
“代表制度”是代议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它解决政治代表(特指议员或人民代表)的产生、身份、职责、监督、罢免、职权保障、活动方式及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这里只从宏观上就代表制度理论研究的意义、代表制度的特定涵义及其特征、功能等问题谈些看法,以就教于贤者。一我国宪法学对代表制度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尽管代表制度的诸多构成内容是学术界研究多年并热衷于讨论的,如代表的选举、职权及保障和参政议政等。但迄今为止,众多的有关论述大都限于狭小的一隅,囿于某些具体内容的孤立研究中。对代表制度进行宏观的、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论著尚付阙如,甚至从“代表制度”这一命题入手进行阐述的文章亦是凤毛鳞角。因此,弥补这个较为薄弱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不仅如此,把代表制度在空间上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进行系统研究,至少还有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一大”与中国近代化李峻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漫长,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迄今尚未完成。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曾为此奋斗一生,发起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将中国的近代化不同程度地向前推进着。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相似文献   

13.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和领导制度,但以下三点说明中共“一大”并未立即接受这个制度。一、在“一大”所形成的所有文件中,只字未提民主集中制。按照民主集中制建党,是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的原则之一,指导并参加“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早期领袖们对此都是谙熟于心的,理应反映在有关文件中,但事实却相反,说明中共“一大”并未采用民主集中制。二、在“二大”前夕,陈独秀以“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的名义,给共产国际提交了一份报告,明确提出准备在将来“厉行中央集权制”。在中共早年…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一大”并未采用民主集中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特有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至今仍坚定地视其为根本的 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历来的党史和党建著作或认定或回避中共从“一大”开始就采用了民主集中 制。本文以史实为依据,经多侧面辨析考证证实:中共“一大”并未采用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一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李殿元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期研究中,学术界比较重视子对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等活动的研究,并把其分别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些看法无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民待遇”问题许经勇国民待遇原则的相对性国民待遇是国际经济关系中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非歧视性待遇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最惠国待遇;其二是国民待遇。二者都是针对歧视性待遇的。非歧视性待遇原则规定:一缔约国在实施某...  相似文献   

17.
参加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选举会的各省代表会代表人数和人员长期以来一直有多种说法,本文对诸家之说进行了确切的鉴别和考证,进而依据当事人吴景濂的记载得出了出席这次选举会43人的名录.  相似文献   

18.
1853年初太平軍攻克了武汉,随即于二月全师下江南,攻克南京。軍势軍烕,极为雄壮。在一般著作中,都以为这时太平軍有百万之众。但据近年陆續发現的資料来看,却頗有值得怀疑之处。辩明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太平軍的动向、战略方針和敌对双方势力的对比,都有一定的意义。說太平軍克南京时有众百万的史料中,比較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衡量先进文化的标准应把有利于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发展放在首位,并提出对先进文化的科学性、大众性与具体性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林对中共“一大”的作用考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林对中共“一大”的作用需要准确认识。马林第一次来华的使命中并没有在中国建党的 任务。马林到达上海时恰逢“一大”的准备召开,他和随后到达上海的尼柯尔斯基共同参与了“一大”的 筹备工作。从中共“一大”决议的理论层面看,“一大”的意义仍然局限于建立列宁主义的真正共产党, 并未接受马林所介绍的共产国际“二大”有关殖民地民族革命的有关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