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坚 《南方论刊》2021,(6):14-17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追求和睦"的国家,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底蕴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含"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以及"兼济天下""天下为公"的"天下"情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恰是在传承与...  相似文献   

2.
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承载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家族文化满足了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需要,今天依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虽然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性,新时代也需要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但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传统家族文化传承主体逐渐缺失、传承过程发生改变的现象,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致使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日趋衰弱。要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应当在遵循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变迁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其现代社会价值,让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成为人们心灵和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英语强势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英语强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失语,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处在自然接触状态是远远不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走出国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其魅力而言还相去甚远,还有很多因为不了解文化而对中国的误读.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失、创新性挖掘以及国人传播意识的欠缺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内因;主要外因则是西方缺乏中国语言和文化常识.对此,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对内需提高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国民素质,注重优秀文化的创新性挖掘;对外则需推进多层级的中外交流,以便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相融性.它们具有共同的旨归:都是一种"三观"教育,都重视学生的德性涵养和人文素养提升.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活目前的高校思政课堂,因为课堂上讲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都有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辨析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质量,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朴素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是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接触、了解、学习、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除多元化思潮带来的负面效应,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本文着眼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养成教育的价值,并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养成教育相融合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刊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文化自信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笔谈,本期推出上海师范大学四位学者的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刊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文化自信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主题进行笔谈,本期推出三位湖湘学者的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过程中的重大思想解放。中国具体实际不仅包含由政治经济因素所构筑的客观条件,而且也包含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构筑的文化心理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判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达到了新高度,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结合”内具的思想解放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根脉”的高度,通过“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有机统一,重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体两翼”的动力机制;二是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视野、更加深厚的历史纵深出发,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传承发展深入把握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显著优势,拓宽了“走自己的路”的文化根基;三是中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及其积淀下来的宝贵智慧滋养,为深化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提供了无比坚定的自信源泉。  相似文献   

10.
从戏曲改革看文化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戏曲是一种积淀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的文化和艺术 ,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人类文化逐渐趋向于“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中 ,戏曲的改革对于重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积极上进的民族精神 ,尤其对于当前正处于后现代文明中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互作用、相互推进,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基本路径是:"基本原理"必须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民族化;"文化传统"必须以"基本原理"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必须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和现代承传过程中,侠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深层,逐渐形成民族性中的侠性心态.新文学作家的侠性心态呈现为两大鲜明特色:一是以侠性和人性交融为特征的人格楚构思路;二是以大小传统沟通为潜在意旨的文化建构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主要在于:中国传统美学是伦理型美学;中国传统美学倾向于审美主体的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哲学是审美直觉型的;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系是潜隐的.这些主要特征是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之中积淀而成的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已积淀到民族心理之中 ,在杰出政治家身上尤有明显体现。江泽民同志面对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 ,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前人思想基础上 ,为忧患意识增加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 ,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赖以产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对"礼"作综合阐述,形成中国礼文化系统.中国礼文化包括三个主要内客:礼义、礼节、礼仪.礼义,是礼文化的精神统率与核心意义;要实现礼又需要做到的行为的节制与规范,这就产生了礼节的德目;而礼仪则是礼的行为表达与仪式表现.历史与现实都已证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阐扬与践行,而<礼记>一书所阐述的礼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思想宝藏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术》2007,(1)
潮州文化历史悠久,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且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较好地保存了中国的优秀社会和文化传统。潮州与福建闽南地区山水相连,两地文化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而两地自古以来分属广府和闽府两省,所属管辖区域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两地的文化如此相似?两地的文化又是在何时起就开始趋于相似?我们可以从闽文化在潮州文化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凝聚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宝藏.它的辉煌成就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进而提出了在高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与老庄无疑给予了人的生存、人的命运最多的关注,体现了原始人道主义的质朴遗风.在几千年的文化更嬗衍变、絪缊化生中,儒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生存哲学与死亡哲学.这种生存与死亡的特殊智慧已经深深地积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凝聚在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里.儒家的死亡哲学由于已具体地积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侧而(如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生活习俗等等)、各个层次(雅致的士大夫高级文化与民间俗文化)之中,它在最根本的思想和心理层次上规定和体现着传统儒家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鲁迅和嵇康:越文化的同源同质同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嵇康是不同时代的两位文化人物,但由于相同的文化传统--越文化的浸染,使他们在精神品格、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等方面表现出许多趋同性;究其原因,乃区域环境中固有的文化思想精髓通过文化的传承和民间的积淀影响产生作用.鲁迅对先哲的有意追摹,使其得以承续先贤又超越先贤,成为现代中国最卓著的反封建反传统的思想革命的斗士.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阐明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