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文学作品中以“乞巧”为主题的所占不少,但其中以柳宗元《乞巧文》开创的“反乞巧”的主题,在七夕文学中也形成一个独特的系列。它们以七夕“乞巧”风俗为基础,批判世间的种种诡诈机巧,同时也与古代文人士大夫怀才不遇、官场失意的心理更加契合,衍生了一系列独特而又主题相同的七夕“乞巧”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题材。七夕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 ,历代吟咏七夕的诗作很多。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又与中国早期的天文学知识和天体观念密切相关。伴随着乞巧、曝衣等风俗 ,汉代时七夕节大致形成。六朝时始出现大量吟咏七夕的诗歌 ,至唐宋发展到辉煌时期 ,诗作众多 ,主题多元化。至现代社会 ,七夕作为节日虽已不再流行 ,但七夕诗歌仍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各大媒体都将现代的七夕乞巧节冠以"中国情人节"的称号,各地在七夕时,也借情人节大搞各种文化活动的情况下,普通大众,尤其是现代年轻人都直接将七夕乞巧等同于情人节,除此之外,没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其实不然。岭南昔日的乞巧节兴盛程度为全国之最,广州市黄埔区的乞巧之风一直流行,当今时期继承和发扬乞巧民俗的村庄数量不少,故被评为"广东乞巧文化之乡"。以黄埔区乞巧节为例,探讨乞巧节的现代文化内涵,在新时期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功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七夕乞巧东传日本后,先是在宫廷、贵族与文人之间以作诗和展示丝织品为核心举行"乞巧奠"的形式进行乞巧,至江户时代渐次渗入到庶民阶层,"乞巧奠"平民化。现代日本的"七夕祭"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乞巧的形式与内容得到了有效保护,但与传统相比发生了巨大变迁。七夕乞巧在日本的历史变迁与现代讲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在日本的传承与变迁状况,也对当今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七夕五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夕宗教文化现象无比繁杂而又影响甚巨,古今中外学者虽多有研究而始终不得要领。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比较全面地考证了这一宗教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为相关宗教神话、天文历法、民族迁徙、民风民俗、文学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道路。作者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无比繁杂的七夕宗教文化均当源于夏人的原始宗教和天文历法。原始夏历纪日,当兼顾月亮盈亏规律和夏人宗教信仰,而将一月四分为一七、二七、三七、四七,所余时日当另作月尾,以应女人行经之期。一七、二七,月呈死而复生状,象征先妣生命力、生殖力均得复活,且有无限生命神力,故古人祭之,意在假借月神女神两种生命神力;三七、四七,月呈将死状,象征先妣生殖力、生命力均渐死去,无力可借,故古人不祭。古人“七夕”祭祀先,意在祈祷活人“长生又长生”;又有“七七”丧葬礼,则欲祈祷死者复活,“长生再长生”,佛教只是附会了中国的这一原始宗教而已。古人“七夕”祭祀先后,青年男女无论婚否均可纵情野合,暂时恢复群婚时代的自由,但已婚男女只能一年一度才可放纵,平日则被严禁越轨,这才是牛郎织女神话的本像。西王母本称“西母”,亦称“希母遮”、“西摩”、“西膜”,本是西北羌戎的“母虎工”,其神话最晚从殷代开始传入中原,并最晚在汉代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古代天体日月星辰崇拜的七夕节蕴含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爱情观、道德观和婚恋观,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先进文化唤醒民众意识的作用,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对中国妇女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经济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对《红楼梦》中与乞巧节相关之乞巧、牛郎织女、七夕之针及七夕吉凶共四例节俗元素进行呈现与考证。前三者皆为七夕传统礼俗,且均为服务故事情节发展而设;惟第四十二回中将七月初七日定义为“不好”的日子,与昔时七夕官民皆欢之历史记载不符,实乃曹雪芹为承袭全书基调所作之艺术加工。  相似文献   

8.
七夕诗展现了民俗习尚的风情画,体现出民族情感的人文意蕴。七夕诗较多的是爱情题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同时也有以乞巧风习为诗的。表达爱情的七夕诗既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激情,又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无奈。七夕诗表达的爱情内容多是感伤情调,并以其悲剧性的美感令人消魂,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许国华 《社区》2023,(16):63-63
过了湿滬滬的梅雨季,一转眼,就迎来了“坐看牵牛织女星”的七夕。很多人都知道,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若是说七夕节还是魁星节、晒物节、晒书节,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主文事的魁星的生日,故此民间称之为“魁星节”。又传,是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且又不过分炽热,是龙王爷的“晒鳞日”,民间百姓纷纷仿效,在这一天晒衣、晒物、晒棉被,所以又是民间的“晒物节”。  相似文献   

10.
流传在甘肃西和、礼县的乞巧民俗,属秦人遗风,它完整的保存了古老的民间乞巧的活动范式,以原生态方式流传,在乞巧文化中具有原型价值,承载了诸多古代文化信息,在乞巧文化中最为典型。西和、礼县乞巧民俗兼容伏羲文化、炎黄文化、秦文化、氐羌文化等文化渊源。乞巧女儿节在形式与内涵上均有别于七夕情人节。  相似文献   

11.
寒食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很重要 ,在唐诗中有着大量的描写寒食节的诗篇 ,从中显示出寒食节在唐朝特有的风俗 ,还有文人在这个节日中的种种心态 ,比如 :怀念祖先 ;感慨个人的命运 ;思乡怀友 ;热爱自然以及隐逸情怀等等  相似文献   

12.
唐代端午节庆探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端午节庆的礼俗,宫廷与民间有共同之处,又不无差异:宫廷活动以互赠礼物为主,民间活动以南方竞渡为特色。这种差异,源自唐代宫廷较多地承继了北朝宫廷的习俗,而北朝宫廷则沿袭了传统的汉廷礼仪,其节俗意义重在避邪;民间的南方竞渡具有悠远的民俗传统,其意义已由祈禳而转化为人物纪念,被赋予了情感意义,充分发挥了节俗的娱乐功能。唐代宫廷与民间在端午礼仪上的同异,反映了在地理因素中南北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唐代元宵节风俗事项的阐释,认为元宵节是唐代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其中祀神、走桥、张灯等风俗事项隐含着丰富的生殖文化信息,这种生殖既包括对农作物丰饶的祈求,叉包括对人类自身繁衍兴旺的渴望。指出唐代元宵节的宗教祭祀意味在不断弱化,人们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娱乐享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唐代元宵节风俗事项的阐释,认为元宵节是唐代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其中祀神、走桥、张灯等风俗事项隐含着丰富的生殖文化信息,这种生殖既包括对农作物丰饶的祈求,又包括对人类自身繁衍兴旺的渴望.指出唐代元宵节的宗教祭祀意味在不断弱化,人们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娱乐享受.  相似文献   

15.
重阳节人们与亲友结伴出游、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节日中充满了浓厚的人伦亲情意味。这也无形中开拓了诗歌表现的题材,从而形成了抒情性浓厚的唐代重阳诗。在重阳节,因亲友常常不在身边,往往会加重诗人对其的思念,唐代重阳诗的艺术特征正在于充盈于其中的浓厚的思亲念友情结。诗人们多用登高、菊花酒、茱萸、授衣等节俗意象去传达自己的思亲感受,但因诗人经历、境遇、才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情感面貌。  相似文献   

16.
元宵节诞生后便不断演进和发展,其鲜明的特色是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向大众娱乐转变。虽然元宵节庆活动具有情感宣泄、社会整合的功能,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城乡居民参与节庆活动已然开始出现蜕化。然而豫东南农村地区的元宵节庆活动却在送灯习俗的传承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宗族活动维系的共同体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支持网络转变为在外务工的相互提携。豫东南送灯习俗通过把村落地域和流出的村民捆绑在一起,跨越并弥合了人情味浓郁的社会共同体与政治经济共同体之间的鸿沟,这种形式的农村村落个体间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的公共空间的建构和共同体生活的维系铸就了宗族共同体重塑与再造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中元节一直是一个内容丰富多元、流传范围广、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节日。历朝历代中元节普遍以七月十五为期,其活动内容既有与宗教有关者,也有一般人家所行的祭祖之礼,而且通常并行不悖,其中荐新祭祖一直是一般民众的主要活动。目前来看,该节在南方比北方要隆重。明清两朝至民国年间,山东中元节亦以"祭祖"这一基本内容最为普遍。当代山东地区的中元节无论是节期还是名称均延续了明清以来的习惯,在活动内容上也以祭祖(居家祭祀或上坟祭扫)为主。区域分布上,山东中元节习俗活动几乎涉及全省大部分村落,其中以鲁中地区的祭祖活动最成体系也最为典型。调查表明,尽管中元节在山东节日体系中的地位也存在区域差异,但人们认可中元节是对亲人的感恩与缅怀,表达的是对祖先的孝心与家族归属感,有其严肃性和神圣性,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应该积极传承下去,这应该就是它在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锡晋与晚清义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赈是晚清国运衰颓时由江南士大夫发起实施的新的灾荒救济形式,体现了一批中下级官员和在野士大夫的政治抱负和经世能力。唐锡晋在晚清义赈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运转高效灵活的指挥中枢,同时他还利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以及职业关系,为义赈提供物资、人员等多方面的保证。唐锡晋投身义赈达三十七年,历地八省五十一州县,以坚持时间之久与跋涉地域之广而享誉朝野,并在死后获得民国政府的隆重褒奖,他的义赈经历在晚清义赈主体中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民族关系指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具有特定民族内涵的特殊社会关系。通过对云南省昭通市青岗岭乡的居住格局、族际交往、族际通婚及其态度的社会学考察得知,混杂居模式和深入持久的族际交往有利于促进积极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宽容,而宗教信仰是影响民族关系的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20.
唐五代小说中载录竞渡、求续命物、取蛇胆等端午节俗。学界目前考察小说与节俗之间关系时,明清小说往往为关注的重点,宋前小说则关注较少。本文在对唐五代小说中的端午节俗材料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发掘其文学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