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传统着墨率的计算方法只表示不同着墨辊的着墨比率,其值与墨辊排列方式无关,属于静态指标。因此对不同的墨辊排列结构,动态着墨率对输墨性能的评价更有实际意义。文章以罗兰Roland 700及其2种改变分流结构的输墨系统为对象,将输墨系统抽象为有向网,并对油墨传递过程离散化。经计算机仿真,得到3种排列结构下输墨系统的动态着墨率,从而为输墨系统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印刷机传统调墨斗人工调墨精度低、消耗人力物力的缺陷,以及电动式调墨系统机械结构复杂、机械部件易 磨损、设备成本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PLC控制的气动式调墨系统。采用调墨轮替代了传统调墨系统的墨刀,设计出通 过气压调节调墨轮和墨斗辊之间的间隙的新型调墨方式;设计了气动式气管道结构并介绍了气动过程;采用光电编码器 编码原理和PLC高速计数器的计数原理,设计出将各墨区墨量数字化的方法;设计制造了气动式调墨系统样机并进行 了调墨测试。试验证明该气动式调墨系统调墨准确可靠,提高了调墨效率,节省了调墨时间,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雕版印刷的线装古籍书页上,常有"墨等"出现。本文以影宋明州大字本《徐公文集》为例,考查了"墨等"现象的形成原因、后代版本的校勘订讹演变情况。讨论了古籍印刷及古籍装帧与当时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水墨平衡是保证胶印印刷质量的关键。借助Pro/E软件,建立传水机构的三维模型,然后对传水机构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印刷机墙板结构进行了优化,从而为印刷机的传水辊设计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UC轧机辊间压力不均匀分布问题,采用中间辊非对称弯辊系统替代原有对称弯辊系统.应用影响函数法计算辊系变形,同时考虑辊缝中金属横向流动对带钢出口张力横向分布的影响,通过迭代方法计算出中间辊两端施加不同弯辊力后的辊间压力分布、出口厚度横向分布与出口张力横向分布.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中间辊非对称弯辊可以改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降低轧辊磨损和减少轧辊辊面剥落,且不会影响成品带钢的厚度和板形.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五辊式无溶剂涂布各影响因子对涂层厚度和稳定性的微观影响,利用我国某公司生产的五辊无溶剂涂 布复合机进行实验研究,获得定间距、变车速推荐下的施涂样本。采用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施涂样本沿辊筒 轴向、径向的厚度进行拍摄,运用SmileView测量软件进行厚度测量,并结合称质量法验证结果的可信度。结果表明:在 实验参数下,轴向涂层厚度稳定性比径向涂层厚度稳定性要强;随着工作车速的增加,涂层稳定性有逐渐变好的趋势;涂 层厚度先变厚再变薄,厚度在200 m/min左右的工作车速下达到最大值。该研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涂布 车速来调节涂层的厚度和稳定性,对实际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递纸摆动机构作为单张纸胶印机关键部件之一,设计难度较大,计算繁杂,机构的运动性能影响到整机印刷速度,实现对摆臂运动的精确控制是核心。本文分析了摆动机构的运动过程,应用矢量法求解各个构件的运动,实现了对该机构设计软件化,方便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8.
在组件冗余备份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连接迁移技术的服务自组织方法。该方法根据服务处理流程将系统组件分解为通信组件、服务分发组件、数据存储组件;备份组件将其生存性信息实时发送给工作组件,并获取最新服务状态列表,当某一组件生存性最高时,根据组件的功能及其在体系结构中的位置,通过多种连接迁移技术进行服务自组织。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生存性计算的有效性;并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搭建一个Web服务器证明:在攻击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稳态和瞬时的服务可生存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密封签需求数量少且规格变化频繁,不适合拼大版印刷和裁切的情况,课题组基于TRIZ理论对密封签印刷机构进行结构创新设计和仿真分析。运用“物 场模型”分析现有密封签印刷机构存在的问题,结合40个发明成果的原理对印刷机构进行创新设计,使其符合密封签单张定制印刷和贴封的生产需求;利用SolidWorks构建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压印叼牙辊可以满足咬紧和松脱单张密封签的生产要求,3 s可完成单张密封签印刷,印刷速度达到20个/min。经密封签印刷样机试机,印刷速度可达到30~40个/min,密封签印刷和贴封质量稳定,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更换轧辊过程中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及调节精度低等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冷弯成形轧辊快换机组。该机组采用PLC作为系统控制器,结合传感器检测信号与人机交互界面指令信号设计了轧辊位置自动调节系统,通过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左轮转盘装置旋转来实现换辊过程,并利用槽销连接实现装置周向固定;利用伺服电机驱动蜗轮减速器运动,进而使得丝杠带动左轮转盘装置上下移动产生位移;采用限位开关标定转盘零点位置,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控轧辊移动距离并构成闭环控制系统,从而精确调节轧辊间距;对机组关键部分进行了选型与有限元强度校核。结果表明:该机组能显著提高换辊精度及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该机组能完成6种规格轧辊的自动更换过程及辊缝精确调节,为冷弯成形机组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印刷机中普通胶辊由于胶辊扰度造成印制品厚薄不均的问题,以中高度法原理为依据,提出了将中高度曲 线方程解析成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用单片机计算和控制中高机运动,设计了以单片机、交流伺服控制器、变频器和磨头 等构建的一个数字控制系统为核心的胶辊数字中高机。应用结果表明数字中高机可安装在普通车床上实现中高胶辊的 加工,且中高曲线和中高度可任意设置,设计简便实用,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新闻自由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但新闻自由的滥用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滥用新闻自由行为的一般表现是新闻侵权 ,对新闻侵权予以明确、合理的法律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为了保障符合时代需要的新闻自由 ,又必须设置合理的新闻侵权的法定抗辩事由 ,使新闻事业在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互相制衡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闻出版事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晚清印刷业对于小说事业的兴盛发生了重要影响。进入19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机械印刷术的输入,我国的印刷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活版铅印和石印为主要方式的近代化印刷体系已经开始建立。较之古代的手工抄写和木刻线装,规模化的机器复制方式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有了近代化的印刷事业作基础,发行量一天天扩大的近代化报刊和平装书的大量产生才会成为可能,以报刊和平装书为主要载体的晚清小说事业才可能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4.
建设良好的编、印、发三个环节良性互动关系,通过全方位的积极互动,沟通信息,相互理解,坚持不懈,才能把出版社做大做强。文章从出版社运转的角度探讨实现出版社编辑、印制、发行三环节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纸浆模塑包装制品有颜色单调、表面结构复杂、表观粗糙等局限,及产品外观粗劣、附加值低无法应用于高端产品包装等缺点,提出了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完成纸浆模塑包装制品表面印刷的方案。设计以纸浆模塑制品为承印物,以网印水基油墨、紫外线光固油墨、电子束辐射固化油墨为实验油墨,通过不同的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网版间距进行表面印刷,并对纸浆模塑包装制品进行表面印刷效果测试评估,从而确定最适合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油墨对丝网印刷的效果影响最为显著,紫外线光固油墨黏度适中,同时在特定光线光照条件下油墨固化快,文字平滑度比电子束辐射固化油墨好,不易蹭脏,印品相对完整,清晰,是最佳的丝网印刷油墨,但成本较高;5~10 cm/s的印刷速率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杰出代表,其最突出的文化性是在张元济主政时期奠定的。考察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活动可以从其注重中华古籍和汉译名著的出版行为背后,看出其"温故知新,两者并重"的出版理念。出版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和行为也反映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之间交汇、碰撞,出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和西方文化的中国化的结果,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诉调对接机制的确立与运行是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有机统一的体现,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马克斯·韦伯的正当性概念为诉调对接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与价值基础。合法性是诉调对接机制的制度根基,规律性是诉调对接机制的合理性体现,道德性是诉调对接机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