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宿州学院学报》2014,(11):F0002-F0002
徐连军,教授,1962年出生,安徽阜阳人,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2002—2004年参加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班学习,2005年在北京体育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曾任宿州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中共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现任体育学院院长。三十年来,徐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长期担任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武术”“体操”以及“大学体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场地设施、实验室、科研水平、师资力量4项指标的调查,对安徽省6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6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排序依次为阜阳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宿州学院、淮南师范学院、黄山学院和巢湖学院;建议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从引导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增加相应的场地设施等方面入手,以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以宿州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近四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学生的就业观念过于绝对。针对这些问题,从内外部因素分析原因,并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解决今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宿州学院体育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与路径: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理念;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实习实训模式,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非体育类高校开设体育类专业有其自身特点。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四年总体情况的思考,针对办学过程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办学特色、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在社会体育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下协调术科课程的取舍和教学规格的统一;专业发展应根据办学实际,重视和加强专业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根据我校以地学为优势的办学特点,确立以对不同人群户外运动作健身指导以及服务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和推进学校体育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宿州学院2006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体育技能的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以及对上海市2家健身会所和部分社区的访谈,认为目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一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新技术、新项目体育人才,如瑜伽、博击等项目教练;二是不能培养社区居民健身需要的体育辅导员。并据此,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分析国内与新疆体育经纪人培养的现状,对新疆高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体育经济全球化、市场需求、高校的专业优势是新疆高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条件,并从体育经纪人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社会实践方面对新疆高校体育经纪人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宿州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4月9日,宿州市公安局、宿州学院召开共建“平安高校”活动座谈会。4月20日。宿州市蛹桥区武装部来校调研武装工作。宿州市人社局与招就处联合发起高校毕业生服务本地企事业单位调研活动。10月12日,体育学院与省市体育局合作,举办首届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询资料,访问,比较等科学方法,从课程论的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旨在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4日至6日,“创青春·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安徽工业大学举行,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行随我动”大学生旅游咨询工作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作室》、体育学院《宿州市速派物流终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三件作品脱颖而出,均获得银奖。  相似文献   

11.
廖军,男,1964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以及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的研究工作。现任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南省体育总局裁判员培训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2.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F0002-F0002
高贵珍,女,教授,1962年生,安徽蚌埠人。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2003年获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微生物专业硕士同等学历,2002—2003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窒作访问学者,2003年8月晋升为教授。曾任宿州学院校团委书记、学生处处长,现任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安徽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植物学会理事、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3.
分析社会需求导向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情况,探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对策,为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开展民族民间体育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开展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设置主要以武术教学内容为主,所开展的民族体育课与武术课的教学内容相重合;民族民间体育课的内容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地域的特色而设置的,本课程选取以毽球、舞龙舞狮以及腰鼓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和理财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保险理财业对实务性和技能型人才需求也尤为迫切。本文结合安徽省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安徽省高职院校开设保险理财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安徽省高职院校开设保险理财专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在深入分析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方吉泉教授     
方吉泉,男,1963年12月出生,安徽歙县人,中国农工党员。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十项全能第五名。1991—1992年度在广州体育学院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2004年安徽省高校教师同等学力申请研究生学位课程进修班结业,2004-2005年度在北京体育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宿州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体育教育训练学教授。方吉泉教授从教24年来,一直担任体育系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主讲并辅导《田径》(普、专选)、《运动训练学》、《游泳》、《大学体育》等课程。先后主持院级教研课题“对提高新升格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和科研课题“建构安徽省学校体育培养基础后备人才训练网络的研究”两项。参与完成了省级教研项目“普通高校体育实践课CAI人体动画素材库的开发与研制”和院级“双分模式教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等多项教科研课题。参与编写了《现代田径运动》、《田径运动科学选材与训练》等专业教学、训练论著。先后撰写了“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十五年的发展研究”、“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的调查研究”、“制约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若干因素及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学院各专业学生进行人格评估以完善和调整体育专业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EPQ作为工具对体科院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收集数据录入SPSS20.0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本校体育大学生比常模人群更外向,情绪稳定性较差,心理整合性适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外向程度最低,情绪稳定性最差,精神失调倾向最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精神整合性最高;社会体育-潜水专业学生社会化程度最高.男性学生在E、N人格维度高于常模;女性在E维度高于常模.专业对性别的交互作用表现在对E维度较显著.体育大学生的专业、性别因素交互影响其人格特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既注重因材施教,也要注重完善人格,以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宿州学院学报》2013,(9):F0002-F0002
高贵珍,女,安徽蚌埠人,教授。长期从事遗传学和植物生理学方面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生化药理性质及应用,花卉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快繁。现任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遗传学会会员、安徽省遗传学会副秘书长、安徽省植物学会理事、安徽省生物化学学会会员,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一直担任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工作以及专业实  相似文献   

20.
对宿州学院体育学院2009~2012年毕业生考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宿州学院体育学院2009~2012年学生报考、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近4年学生报考率、调剂比例逐年增高,调剂成功率、最终录取比例逐年下降;(3)女生考研人数逐渐增多;(4)健美操、武术、排球项目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较多;(5)学生考研院校主要选取一类、二类地区的省外普通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