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的"礼"与西夏《天盛律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礼治”思想是西夏制定王朝法典的主导思想,“礼”和“律”的紧密结合是《天盛律令》的显著特征,说明中原文化对西夏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尊君、孝亲、崇官是西夏《天盛律令》礼教法律观的核心,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同时《律令》又极力保护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天盛律令》是西夏王朝封建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文主要从法学原理与立法技术的角度探讨《天盛律令》的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2.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官阶封号表》《天盛律令》卷首的"颁律表"与"司次行文门",以及西夏文献款题中出现的职官与封号是了解西夏官制的比较重要的资料,但其中职官和封号之难解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本文利用《掌中珠》以及存世西夏文献中有夏、汉两种文本可资对照的款题,通过对西夏职官和封号的勘同,讨论了西夏人对这些专有名称的翻译原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这一原则为指导,对《官阶封号表》《天盛律令》卷首的"颁律表",以及西夏文献款题中出现的职官和封号进行了重译,希望对这些译名的勘同、翻译乃至西夏官制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鲜为人知的有关材料,结合其他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西夏的丧葬习俗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西夏丧葬习俗一方面明显受汉族丧葬礼俗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西夏游牧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就西夏宗教政策的内容及出台的历史背景、原因等作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俄国黑水城特藏中的6965号西夏文残卷因其内容不明而不见于诸家译介。本文指出这个残卷是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十四的另一种写本,其中有23条可补通行本《天盛律令》之缺。文中对这23条进行了试译。  相似文献   

6.
流传至今的《天盛律令》,是研究西夏法制及其他西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它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涉及面广,不仅吸收了唐、宋法典的编纂经验,而且又在体例上、结构上有许多自已的独创性。《天盛律令》在结构上放弃了将法令严格地划分为四种传统类型:律、令、格、式,而将四种传统类型全部统一在格式的律令条目,甚至没有注疏。在条文的结构上改变中国传统的“两要素”而采用“三要素”,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同时,法典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有关财产、军事、盗杀牲畜的内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透过这些内容反映出了西夏法典中存在着私法制度。用现代的眼光看,法典中有关民事规范的规定虽然只是“涉及”但反映出的民事原则,正是今天民事法律原则中不可缺少的原则,虽不是全部,却是最重要的民法原则。  相似文献   

7.
迄今出版的中国法制史教科书只记载与西夏同时代的辽、金法制,而对西夏立法只字未提,是一个明显的缺憾。《天盛年改旧定新律令》由西夏第五代皇帝李仁孝诏令修纂并于天盛二年完成。该法典共20 章1463 条,在立法形式和内容上都已十分完备,其以儒家宗法制度为立法指导思想;诸法合体的结构方式以及较为鲜明的民族特点,引起法史学界的深刻关注。可以预见,将西夏法制纳入法史学的研究及为其确立在中国法制史中应有的位置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出版关于西夏学研究的专(译)著5部,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西夏文献史料、历史与地理、社会经济、政治与军事、民族、人物与遗民、文化艺术。语言文字、文物考古等。其中《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天盛律令》修订本及《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六册、《西夏书籍业》中译本等西夏文献史料的整理研究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狱政制度是反映一部成文法司法制度是否健全的一个方面.现存的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有关囚人的法律地位、生活卫生、医疗、饮食、基本保障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以及对狱禁官吏的管理等制度也明确加以规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狱政管理法律体系,这套狱政法规就是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完备的唐、宋律令相比较也是毫不逊色.《天盛律令》不但吸收了唐、宋律令中狱政的一些传统制度,同时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狱政制度.  相似文献   

10.
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详尽记述有关死亡、伤害、疾病、精神状态等法医学条文,司法官运用这些法医学知识,在刑案中通过验、看、问、阅等方式,给予准确的定案与刑罚。这些法医学条文反映出的特点、立法精神以及学术价值,都说明西夏法医学理论和法医学运用等已初具规模,这为我们今天研究西夏乃至中国古代的法医学发展提供了真实而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西夏中后期仁宗仁孝在位时是西夏王朝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并在这一时期颁布了著名的法典《天盛律令》。从法典的法律条文看,妇女在人身权利,婚姻形态等各个方面,与同时期宋、辽、金五朝有相似的一面,也有党项民族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婚姻制度是西夏民法方面的重要内容。西夏仁宗仁孝天盛年间(1149~1169 年)颁行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是西夏时期修订的一部综合性法典,共20 卷,以西夏文刊布。最近该法典由西夏学界几位资深学者依据西夏原文译介出来,其中第八卷中的《为婚门》正是有关西夏婚姻制度方面目前最为系统、集中的原始材料,显为学界所知。本文通过对此方面法规的条分缕析,并重点结合唐、宋律令中的相关条款,对西夏婚姻制度的礼制化、民族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西夏刑罚是西夏法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西夏天盛律令》的诸多法律条文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以“笞、杖、徒、死”为主刑和以“罚、没、革、黥、戴铁枷”为附加刑的刑罚体系,并对各种刑罚的具体适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账籍文书是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重要政务文书,从战国、秦朝的计书,两汉的计簿,一直到明清的黄册,这些文书都详细记载了全国各户的人口、地亩、徭役等情况,因而是历代王朝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命脉。西夏仿中原账籍制度,也建立了账籍文书的造籍、上报和管理。笔者所探讨的是西夏账籍文书中很重要的一种,即户籍文书。根据《天盛律令》和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户籍文书实物,我们主要从西夏户籍研究的现状、户口登记制度与程序、户籍文书的内容、户籍文书所反映出的问题等四个方面着手,探讨了西夏户籍及户籍文书的相关重要内容,为我们研究西夏文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珍贵的西夏文法典《天盛律令》中的资料,对西夏军队的武器装备与管理制度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指出西夏军队虽然有民族、身份、以及护卫军、兴灵兵与地方监军司兵之分,但只要编为正军,都必须配备战马,这是西夏军事装备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至于军事装备的管理,主要为每年或隔年一次的季校审验。一般经略司系统由本司派遣校验人,非经略司系统由殿前司派遣校验人,一起于十月一日开始,按照典册一一点验诸溜盈能、大小军首领、末驱、舍监、以及各类军卒的披甲马与武器装备是否完好无缺。如果官马羸弱短缺,武器、杂物或损耗,或不合格,当事人除依法承罪外,还要给之期限,令其补偿  相似文献   

16.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是西夏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西夏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强有力工具之一,受到了西夏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本文根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和其他有关西夏汉文史籍,从文书队伍、文书格式、文书内容、文书语言等四个方面对西夏文书撰拟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税收是最古老的一种国家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有关税收方面的立法自然也就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极为重视的活动,西夏的统治者也不例外,在其《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就有比较详细的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规定。本文意图通过对西夏的税法规定进行一定的梳理,介绍西夏税法中涉及到的税种和税法要素,从中总结归纳出西夏税法的特点,为对西夏税法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从《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看西夏妇女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夏文文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的法律条文看,妇女的人身权利、婚姻形态、贞节观念等等方面,西夏有与同时期宋、辽、金王朝相似的一面,但也有民族政权的某些特殊方面  相似文献   

19.
西夏是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性的民族割据政权,历史上留下有关这个政权情况的记载不多,而反映这个政权的法律制度的资料记录则更少的可怜。根据已有的文献反映,西夏政权颁布过的法律有《天盛年改定新法》、《猪年新法》、《贞观玉镜统》,而这已知的三部西夏文法典都在本世纪初由俄国探险家取走,迄今俄罗斯仍未将这三部西夏文法典公诸与世。《天盛廿二年卖地文契》是俄国探险家柯兹洛夫在1908──1909年在我国黑水城(现内蒙古自治区派济纳旗》取走的大量西夏文献中的一件,由前苏联西夏学学者恰克诺夫于…  相似文献   

20.
西夏是中古时期游牧民族党项在西北地区建立的政权,畜牧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中,官营牧场尤为重要。西夏时期的畜牧业经营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天都山、横山及燕支山周边的几大牧区中,其中,处于甘州地区的燕支山牧区以甘州马场为中心,对西夏河西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借助《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研究西夏时期甘州马场的经营管理,对了解西夏社会,尤其是河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