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6月1日新《律师法》实施以来,针对新《律师法》对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庭审言论豁免权的进一步放大,公诉部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旧《律师法》对律师刑事辩护的限制性规定使得公诉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而新《律师法》使得公诉人的优势地位丧失殆尽,甚至面临律师的证据突袭更显在处于下风。各级检察机关公诉部  相似文献   

2.
无罪推定原则是作为一项基本的刑事诉讼原则,是国际范围内予以保护和承认的基本人权,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治国家共同的法律价值追求。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虽然吸纳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在精神,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确立完整意义上的内在原则。随着当前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入,加强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禅师了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了完善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方式,本文通过将中国和日本、美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践中的若干不足,希望从中得到启发,从而促使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刑诉法》是规范刑事法律案件审理和诉讼活动的专门性法律,也是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诉法》经历了若干次的修订和完善,其中新近修订颁布的新《刑诉法》中增加了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对于进一步规范刑事案件侦查、审理及诉讼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刑诉法》(2012年)的主要亮点之一。在本文中,作者结合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工作的实际,对新《刑诉法》中提出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及相关规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08,(5):106-107
2007年12月29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获得通过。这部在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权威大法”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律专家、人力资源专业律师梁枫从解决劳动争议实务问题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
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后经过2001年修改,该法为完善律师制度,保障律师依法执行业务,规范律师的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律师法》在继承原有《律  相似文献   

7.
刑罚执行作为国家刑事司法活动的最后阶段,肩负着最终实现刑罚目的的使命,刑罚执行是否合法、到位,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活动是否完整,而且是刑事法律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宗旨能否实现的重要保障。而完善的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对于保证刑罚执行的合法性、保护社会、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刑法种缺乏对证人权利的有效保护机制,导致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出庭率极低,进而影响到司法公正,极大地制约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只有完善了我国证人的出庭保护机制,才能保证证人的出庭率进而保障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制度近年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具体制度的构建、立法上的完善等方面还存在争议。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一个完备的刑事和解制度是今后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和经济在高速的发展,法制也在逐渐的完善起来,而且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和发展,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日益成为各国法律关注的重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也逐渐确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在近几年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前沿性的学术研究课题。特别是在缓和社会纠纷、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实现司法改革的同时,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的完善在我国将掀起法制和人权的改革之风。  相似文献   

11.
晦涩难解的法律术语和复杂的句法结构,是法律英语的一大特点。它的自身特点给涉外律师法律文件的翻译工作带来了诸多困境,甚至导致涉外律师对法律文件翻译活动的搁浅。本文立足法律英语的自身特点,试图从法律文件的重要性、涉外律师的知识构成、法律英语自身特点、文化差异等方面论述涉外律师在法律文件翻译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建立完善的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从其外在意义与内在意义来看,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完善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法律职业人员职前培训存在诸多问题,检察官职前培训存在地区分化和培训制度不完善两个问题;法官职前培训存在培训模板化、考核形式化的问题;律师职前培训存在“培训过度”与“培训不足”的问题.笔者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对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颖 《人才瞭望》2017,(14):131-132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广州商学院是广东民办高等教育先行先试的探路者,一直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关于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将在同类院校中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闫德利案件曾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极大,我们在给予受害人同情的同时,不免忧虑闫德利的受损名誉将得到法律的何种救济。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对犯罪行为人的刑事处罚远远不能弥补受害人的精神痛苦,解决之道惟有完善现行法律,将精神损害赔偿引入附带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在办理贪污贿赂犯罪等职务案件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权利。取保候审制度的实施,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体现,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有力地保证了刑事侦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质量,还大大节省了有限的司法资源。但是从司法实践来看,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总结完善。  相似文献   

16.
律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但在整体价值等级上并不高于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是律师的共同信仰和行为准则,当所有律师将这种信仰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时,法律就有一批忠实的执行者。法律职业和社会上其他职业不同,它是把法律的公正、公平的运用到社会中的人和事。只要我们信仰法,只要我们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充满信心,我们就一定会创造出一个良善和谐的律师执业环境。  相似文献   

17.
艾伦·德肖微茨:哈佛大学终身法学教授,美国成就最大的民权律师,被誉为全球最著名的刑事律师,曾出任辛普森案、泰森案、克林顿总统弹劾案和美国总统大选案的首席辩护律师,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刑事辩护律师”。3月20日,德肖微茨在出席“中美刑事审判实务高级研讨会”期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8.
刑事立案监督制度之法律规定几经变革,虽然其框架建立起来了,但其制度本身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完善,致使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不能充分发挥,对于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改进,可以通过检察审查会制度,赋予其相关职权,在制度重构的基础上对立案监督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刑事禁止令是《刑法修正案(八)》新增设的一项制度。由于立法未界定刑事禁止令的适用原则。因而,确立刑事禁止令的适用原则,是摆正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结合刑事禁止令的形式依据和内在依据的角度来看,都要求刑事禁止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遵守必要性原则、关联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以及均衡性原则。唯此,才能为具体的刑事禁止令司法活动提供着方向性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杀了所有的律师。”这是莎士比亚名剧《亨利六世》中的一句台词。当然,莎翁在世的时候别说没有法学院,连美国本身也没有影子。如果莎翁生活在今天的美国,多半会说:“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先上法学院。”在美国,律师的儿子是律师,富人的儿子也是律师,穷人的孩子更要当律师。美国已故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西奥多·罗斯福都是世家子弟,但两人哈佛大学毕业后又都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卸任总统克林顿和已故总统尼克松都出身贫寒,但两个苦孩子一个上了耶鲁大学法学院,一个上了杜克大学法学院。可见美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