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普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相关学者就网络道德概念、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原因及对策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作者拟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引起更多人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专班毕业生的分析,了解他们的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他们在校期间存在的问题。采用自编问卷对我校五个专业方向203名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将近一半(48.77%)的学生在小学开始接触网络,且51.23%的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都在1-3小时左右;大部分学生的信息意识还是比较乐观,77.48%的同学在遇到问题时会求助与网络,;在信息知识方面,少于50%的学生对于办公软件、音视频、网页制作软件以及网络安全信息基本掌握;50%以上的学生的信息能力还是比较乐观;74.38%的同学强烈要求增加教育技术课程的课时,希望能够学习更多的信息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3.
中学阶段学生,尤其初中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的快速期,其心理的成熟水平明显落后于生理发育的速度,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身体正处于急剧发展阶段,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模仿性强,有极大的可塑性。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在身心各方面迅速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很容易步入歧途。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中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最近网上疯传的耳光门,某学校中学生对其同班女同学打耳光事件,更有几个中学生抢劫财物偷钱上网等等,一系列由中学生引起的暴力事件屡屡被曝诸于网络视频。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挫折心理进行初步探讨。194名徐州地区青少年参加本研究,其中男109人女85人。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挫折承受能力测试及自编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数据分析显示青少年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16.5%,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挫折承受能力上具有极其显著差异。挫折承受能力与网络成瘾程度具有极其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积极性理学的开展主要为了挖掘出人性当中的积极心理品质,并以此来促使人们能够建立起互相之间的信任,从而真体验到到爱和幸福的感受,并持续的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形成一种积极品质。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普遍较高,很多中学生因为心理障碍的问题而做出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而且这种心理危机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就有必要对中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采取积极心理学来进行干预,促使学生们提高自我防范和预警的能力,以此来起到解决和方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流 《人才开发》2003,(5):38-39
21世纪人类正在由工业社会进入网络社会,随着校园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以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益增加,当代学生已步入网络时代,而且,“网上新时代”逐渐成长并进入校园,“网络社会”的发展,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我国传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研究“网络社会”与德育工作这个崭新的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中学阶段是一个学生一生中最关键又最有特色的阶段,也是他们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在中学期间,学生的身理与心理都会发生巨大改变,而这一变化主要程阶段性发展,前一阶段是中学初期,后一阶段是中学后期,中学生的身心在这两个时期会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分别从中学生身理与心理的变化对中学生阶段性身心变化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心理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切社会生活环境,对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而言,健康的校园心理环境能够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而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占70%,。人所进行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当代青少年虽然健康、向上的良性心理占主流,但不良心理仍然在许多方面影响和困扰着学生。这不仅有可能扭曲学生的心灵,阻碍他们全  相似文献   

12.
在推选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体育教学不再只是简单的传技,更需要有心,需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本文不体育教学中学生扑克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培养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双面效应中学生思想成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本文的问卷调查揭示了中学生目前的触网现状。网络媒介素养缺失会对中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中学政治思想教育有必要对改善中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加以关注。通过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科学的网络教育方法应用,全方位互动型的德育网络环境优化可以有效提升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更好的让网络助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信息化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更是给高校辅导员的学生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如何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积极的网络交流,树立健康向上的上网理念,构建绿色有益的网络环境,与时俱进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新生的不适应谈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是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沟通不够,中学关心的是升学率.而大学关心的是选拔优秀人才;中学对大学教育茫然。而大学对中学教育漠然.由此.造成一些中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出现诸多的不适应。经调研.每年大学新生入学以后,各个院校都有学生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甚至有的被劝退、体学。从现象上看,是个人适应问题,而深层次的原因,却是高等教育与大学教育如何衔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也是他们心理发展从幼稚到成熟的阶段,从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走向独立面对生活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已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认知程度,性格的可塑性非常大。由于来自家庭、社会、网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五年制学生普遍存在着以自私、独立性差、只能适应顺境、对苦难挫折手足无措、缺乏处事的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出现了与人交往中的心态不平衡的现象。这就使得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复杂和紧迫。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生活,进而,更好地融入今后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中学生已经成为网民大军中的庞大群体,他们具有好奇心强、贪玩、自控力差等方面的性格特点,在网络应用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维,是指人们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广义的可理解为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由于心理习惯和思维习惯主要是通过行为习惯表现出来的,故我们重点从中学生的行为上去窥测其习惯的表现,以便引导学生发扬其良好习惯,改变其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种种现象说明,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学校方面看,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有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他们  相似文献   

20.
心理安全感是决定人的心理健康的关键性因素,人的自尊、自信、自强等均要建立在心理安全感之上。然而,理工科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安全感低的问题,给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理工科高校学生心理不安全感的来源及其结果,并提出了几点应对心理不安全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