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系统的发展指导思想,要求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法律角度看,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都是一种法律关系,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法治。我国的民生问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民生的现实状况同我国的大国地位显然不相称,也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头等问题,我们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档案管理也是作为一项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关注民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民生期待     
历年的"两会",民生话题都是代表委员、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关心的的热点。教育、医疗、房价、物价、社保……每一个词的背后都隐含了中国百姓对生活质最提升和分享改革红利的渴求。民生无小事,"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中国执政党的政治宣言。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民生政策推进的路线图,也展现出了人民生活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平台迅速崛起,传统媒体也纷纷"上线",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社会热点问题的不同侧面,而大数据技术则为分析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要战略,民众更关注哪些民生问题?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传统媒体的热点新闻是否一致?通过对新浪微博和百度指数平台的大数据挖掘,发现民众更关注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和发展范围这三类问题,而传统媒体的热点新闻则集中在产业发展和发展政策上。更进一步分析发现,民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福利待遇提升;而是体现出对京津冀整体性、外部性、全域性、前瞻性关注的特点,如雾霾治理、通信交通一体化、不同城市定位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能力和舆情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更迅速、更准确地识别民众真正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重点政策、引导舆论、服务民众,实现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苏杏 《办公室业务》2013,(19):72+75
服务民生是时代对民生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从事档案工作者发挥自身服务功能的必然体现。本文试从思想重视、营造氛围、明确内涵、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切实监管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建好民生档案,从而促进民生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生档案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对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解决民生问题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当前民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必须采取的举措,从而促进民生档案能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根本权益,服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考察各级党委与政府为政之道、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本着这一标准,西峡县五里桥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当成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新举措,营造了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8.
民生档案是政府全面掌握民情并以此为依据服务民生的关键部分,它记载着众多涉及群众切身具体信息,也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浅析民生档案的作意义》。首先,探讨了民生档案的基本概念及内容;其次,进一步论述了民生档案在社会中所发用;再次,就民生档案产生的意义发表了浅见;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流,以期为进一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工作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档案信息,促进社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的出现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是当代社会民主进程加快、传媒产业化竞争加剧、媒介功能发生重大转换的产物,也是社会新闻在新时期“三贴近”语境下与时俱进的结果。民生新闻的最本质特征是其平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文章从民生新闻的内在涵义出发,分析了民生新闻仍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0.
晋国强 《决策探索》2010,(24):30-31
民生元年,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从GDP向民生转移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人民渴望这样的年份,渴望从此后年年都是民生年,希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年年、月月、天天都围绕着民生转。2011年能否成为人民渴望已久的民生元年?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及重要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见解,对当前民生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两会召开后,民生问题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民生是指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和能力,是一国政治稳固的基础,自古以来就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世界各国的政要们也都十分关注和重视民生。当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生问题往往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所在,尤其是在日益发达的媒体的渲染下,局部性的、个别孤立的民生问题被曝光、渲染,成为引发社会群体性冲突的隐患,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消除社会不和谐现象,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正>改善民生,是十七大提出的一项伟大战略目标,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兴邦的基本方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民生的确是一种境界。改善民生是一种人本境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质上是"民生如天"的人本境  相似文献   

14.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泛的系统工程,其环节之多、利益关系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但调结构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必须始终立足改善民生这个根本。以民生为本调结构才能夯实民生的物质基础。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因此,从不同角度,可以对民生下不同的定义。可见,"民生"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很丰富的信息,本文首先从民生的概念与多学科视野中的"幸福"与"民生"入手,从分配视角引出民生与的关系及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都要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对群众来说,民生进步的标尺是:民生保障与期望值是否存在差距,差距多大;今天与昨天民生保障对比有没有进步;今后的民生保障有什么措施,将发展到什么程度等.对于党政主要领导来说,推动民生进步,关键在于读懂民生、落实民生. 读懂民生,就要一读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二读人民群众缺少什么,三读人民群众得到什么.怎样读民生?概括来说,就是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做到"四勤".  相似文献   

17.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民生问题成为国家和人民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更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它与档案服务“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相吻合。各类与民生相关的档案,都可以称为民生档案。因此,民生档案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并不是单独的一种或一类档案,而是涉及民生问题方方面面档案的总称。虽然目前对“民生档案”的定义未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统一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民生档案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服务社会和群众,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按社会主义的办法,通过改善民生来发展经济是正道,是走得通的,是科学,要在"积德"中实现大发展。改善民生,不仅是积德的善举,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个动力作用丝毫不逊于其他两驾"马车"。改善民生不是单纯"花钱",同时也能"挣钱",而且越舍得在民生上花钱,政府就越有钱。——薄熙来"五个重庆"是全面推进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既是经济建设,也是重要的民生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已经启动的公租房建设,从投资规模看,比任何一个房地产项目都大得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大得多。———黄奇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各领域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民生满意度总体不断提高。从"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各年度的调查结果看,2013~2017年,城乡居民对于生活整体满意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均保持在90%左右的高位;对未来的信心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2016年及2017年连续上升,2017年对未来"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和"一般"的比例达到90%。同时,城乡居民对民生各领域的满意度总体不断改善。其中,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和居住地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提高较快;就业、住房、社区公共服务、司法公正、交通等满意度得分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政府服务、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满意度得分稳中有升。特别是,随着食品安全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民生短板得到切实加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民生关切和诉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家庭生活的关切点中,排第一的是收入水平,选择比例为29.2%,较2016年上升0.9个百分点;其次是医疗服务,选择比例为12.2%,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住房和养老并列排在第三位。对于社会环境的关切点中,排前两位的仍然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尽管2017年城乡居民对这两个领域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治理仍然是城乡居民的强烈诉求;改进交通出行位列第三。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养老保障、政府服务等领域,广大群众都有一些具体的关切和诉求。从民生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各省份不同方面民生指标改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生活指标区域之间的差距继续缩小,但缩小的幅度在降低;公共服务方面不少指标没有延续均等化趋势,发达地区改善得更多;公共安全方面,部分东部沿海地区改善更加明显;生活环境方面,东部沿海和东北部分省份的改善程度较其他地区更加显著。在新时代,需要在科学把握城乡居民民生满意度、民生关切点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具体民生诉求,着力解决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民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20.
周香勤 《决策探索》2007,(13):19-20
一、民生的涵义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表述人民的生计问题;《尚书》中说"惟民生厚",表述人民的生性.古人使用"民生"一词,大多指百姓的经济生活,而真正将这作为哲学范畴,运用到政治经济的是孙中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